1 月 20 日
SAP 产品成本计算流程
SAP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
(sales order)计算成本。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
们也以此为例说明 SAP 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 SAP 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
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 SAP 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
出目标成本。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
中,即 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 Simultaneous Costing.
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
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SAP 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 底
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 被
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 WIP, 就只有差异了。公式如下:
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
二、成本计算流程
1. Product cost planning
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
照
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
1) 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 向工单发料
工单发料在 FI 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
DR: 物料消耗科目(P&L)
CR: 存货( 如 RM)
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 P&L,因此在 CO 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
产生 CO 文件,如下所示:
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
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 FI 传递到 CO,则在 CO 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 凭 证可用 KSB5 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
生 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
工时等。通过报工时,成本从生产性成本中心转移到工单中。CO 的分录如下:
DR: 次级成本要素(类型为 43)- 工单
CR: 次级成本要素 - 成本中心
3)费用过账到成本中心
SAP 有不同类型的成本中心,比如生产型、管理型,或为分配需要设立的虚拟成
本中(dummy cost center). 费用过账会同时产生 FI 文件和 CO 文件。
4) Goods Receipt from the production order 工单收货
根据产成品的标准单价,将成本从工单转入会计的产成品科目,同时产生 FI 文
件和 CO 文件:
FI 文 件的分录为:
DR: 产成品 / 半成品等
CR: 物料消耗科目
CO 文件为: CR: 物料消耗成本要素
3. 期末结算处理
1)Allocation from service and administrative cost centers to
manufacturing overhead pool (also cost centers) 从管理性等成本中心将
成本转到生产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归集的费用可能要从一个成本中心转到另一个成本中心,最 后分配给
工单,或从成本中心直接分配给工单,所用的方法有:
- Cost center assessment and distributions
- Direct activity allocation
2)重新计算成本中心 的作业价格 (KSII)
刚才提到过,成本中心会有费用从 FI 计入,或从其他成本中心用分配/分摊/直
接分配等方法计入,这是 它的借方,报工时则会用类型为 43 的成本要素转出,
这是它的贷方项,如果作业价格定得准确的话,借方- 贷方会大体平衡,但一般
不会为 0,而有差异,这个差异用 SAP 术语(其实也是财务的术语)叫
under-absorption 或 over-absorption。因为作业价格事先计划的出入,需重
新计算一次。
3)按实际价格重估工单(CON2)
作 业价格重新计算后,用此事务码将差异分配给工单。
4)计算制费 (CO43),计算 WIP(KKAO),计算差异(KKS1)
实际上这是三步,因为不想看起来步骤太多,就放一起了。SAP 在 计算制费后,
根据工单的状态确定是 WIP 还是差异。如果工单状态为 DLV 或 TECO,表示工单
已完成,没有 WIP 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就是工单成 本差异
(variance),否则表示工单没有完成,工单转入之成本出成品转出成本之差异
仍为 WIP。
SAP 计算出 WIP 或差异后,并不会立即生 成 FI 凭证,需等到下一步工单结算才
正式产生。产生的凭证如下所示:
WIP 会计分录:
DR: WIP Inventory (BS)
CR: WIP Offset (P&L)
也可能借贷方相反,表示 WIP 减少。如果工单在几期仍没有完工,则 WIP 会被反
复计算,按这一对对应 科目自动过账。
差异的 FI 分录为:
DR: Production Variances (P&L) (Unfavorable)
CR: Material Consumption (P&L)
5)工单结算(CO88)
工 单结算的作用就是将上步 WIP 或差异的分录实际过账到 FI 模快。
以上步骤,如果您都能理解为什么,则您已洞悉 SAP 成本计算的流程和机制 了。
| 添加评论 | 固定链接 | 写入日志 | SAP FICO
12:12
1 月 13 日
SD Condition 的存储机制
1. 定义 Condtion table,系统将产生对应的表,表名为 AXXX。如:
定义三个条件表
对应的表为 A997/A998/A999,用 SE12 可以查看表的定义
2. Condition record 数据则存放在表 KONP 中。
3. Condition 维护及查看: VK11 / VK12 / VK13
| 添加评论 | 固定链接 | 写入日志 | SAP SD
4:29
1 月 11 日
CO01 - Maintain Controlling Area
Controlling Area 是 CO 模块的基本单位,配置的基本内容包括:
1. 维护 controlling area
2. 激活需要使用的模块,如 cost center
3. 将 company code 分配给 controlling area
Menu path: (tx: OKKP)
1) 进入下面所示界面,选择 Maintian Controlling Area 行,双击进入 Overview
界面。
2) 点击 New Entries 按钮新增一个 controlling area,本例为 9999。
Notes:
a) CoCd -> Co Area: SAP 有两种选择: 1) controlling area 与 company code
相同,即一对一关系,2)每一个 controlling area 包括几个 company code,即
一对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跨公司成本核算。
b) Currency type: 如果 CoCd 与 Controlling area 一一对应,则 currency type
只有 10,否则,系统会有多种选择。
c) Chart of account & fiscal year variant
指定 Controlling area 所要用的 COA 与 Fiscal year variant. 如果一个
conttrolling 下有多个 company code,则所有的 company code 的 COA 必须相同。
另外,company code 可以与 controlling area 有不同的 fiscal year variant,
但 normal period 必须相同。同时,在 CO 中,如果有多个 special period,交
易只会记入第一个 special period 之中。
d) Cost center standard hierarchy: 指定 controlling area 的 cost center
hierarchy, 只有在指定后,才可建立成本中心。
3) 双击左边 Activate components 文件夾,设置需 Activate 的组件。注意 Profit
Analysis 不能在此激活,这里只是显示,以后的文章会说明 CO-PA 如何激活。
Currency 與 Variances 的設置與期 間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