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满分 100 分,90 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
A.氛.(fèn)围
B.给.(gěi)予
C.嫉.(jí)妒
D.埋.(mán)怨
琴.(qíng)弦
水藻.(zhǎo)
倔.(jué)强
逮.(dài)捕
2.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
A.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3.下列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不能让年华虚渡。
B.成都的春天姗姗来迟,新生的一切为这一刻做足了铺垫。
C.转眼就盛夏,热浪滚滚,蒸茏一般,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粟。
D.苍海桑田,故乡的一切发展迅速,让久别的游子由忠惊叹。
4.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
就可以(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冷漠的坚冰,
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 驱散
融化
摆脱
B.摆脱
C.摆脱
融化
驱散
驱散
融化
D.驱散
摆脱
融化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学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希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蜀锦以其用料的讲究、工艺的精湛、悠久的历史遐迩闻名....。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反对,再次发射火箭,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他们是同学们眼中遵守纪律的好伙伴,是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和生活中学语文。
C.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使成都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7.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草原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8.下列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
)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
A.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爱
10.下面语句序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
②④⑤
二、古诗文知识积累(7 分)
1.古诗以它精练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填上恰当的诗句。(2
分)
是
叹
即将小学毕业,面对将要分别的老师和同学,你会想到的诗句
,
。
面对万物复苏,春光宜人,你会不由地赞
2.下列对联吟咏的各是古代哪位诗人?(2 分)
(1)一对忧国忧民目,一双写实写史
手。
)
,
。
(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
)
3.请分别写出下列诗句所歌咏的是什么花?(3 分)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
三、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找出最深的一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 分)
小船第一次下水,看着眼前茫茫的大海,不解地问:“大海呀,你的路在哪儿呢?”
“你躺着不动,我便没有路,但当你迈开步子,我便四处都是路。”大海说。
“大海呀,你的暗礁在哪儿呢?”小船问。
“就在你触礁的地方。”大海说。
“难道不可以在我触礁前就预先告诉我暗礁在哪儿吗?”小船问。
“世上没有预先的成功,也没有预先的失败。”大海回答道。
“如果我被一个浪头打翻了,怎么办呢?”小船问。
“去准备迎接下一个浪头,在下一个浪头中,努力把自己扳转过来。”大海说。
“大海呀,岸在哪儿呢?”小船问。
“岸就在远方。”大海说。
“远方又在哪儿呢?”
“就在你不懈的追求中。”
(二)记叙文阅读(16 分)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 19 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
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
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
子。
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
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
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
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
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 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 年后
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
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
相丘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
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
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
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
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
是:
(3 分)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
躇满志。
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2 分)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
3.在第②段的横线上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
的焦急。 (3 分)
4.从整篇文章的阅读效果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
丘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4 分)
5.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4 分)
(三)文言文阅读(10 分)
割席分坐
管宁与华歆,俱与东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
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
①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②,曰:“尔非吾友也。”
【注】①轩冕:就单指车子。 ②宁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
坐”喻朋友绝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窃.见管神色 (
书 (
)
宁读如故.
(
)
)
也
(
)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 分)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又尝.同席读
尔.非吾友
3.管宁为何要和华歆断交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 分)
四、语言运用题(3 分)
给商品起个好名字直接影响到这个商品的销量。以下列举的是一些商品的牌子。
请从其中大概的情况看,要给商品起一个好的名称,要考虑些什么?请举例简单回答。
(本题只评价名称,不评价商品本身的质量。)(3 分)
奔驰轿车
联想电脑
美加净牙膏
盼盼防盗
门
永固门锁
五、作文(30 分)
请以“昨天的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立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
400 字。
一、
参考答案
1.C [解析]采用排除法做题。A 项氛.围(fēn),钢琴.(qín);B 项,给.予(jǐ),水藻.(zǎo),
D 项,埋.怨(mán),逮.捕(dài)。
2.D [解析]D 项全部属于历史故事类。
3.B [解析]A 项应为“年华虚度”,C 项应为“蒸笼”,D 项应为“沧海桑田”、“由衷”,采用
排除法,正确答案应为 B。
4.C [解析]这道选词填空主要考查了词语的搭配问题,第三个空是突破口,坚冰只能“融
化”,不能“摆脱”,也不能“驱散”,由此排除 A、B,其次是第一个空中枷锁只能“摆脱”,
而不能“驱散”,故只能选 C。
5.B [解析]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成语题做错的关键因素。A 项,“萍水相逢”指如浮
萍漂浮在水中一样,偶然遇到。C 项,“轩然大波”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严重的纠纷或
乱子,与前面的“强烈的”语意重复。D 项,“不耻下问”指的是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能
力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句子意思是向老师请教,不是向不如自己的人,用错对象。
6.B [解析]A 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即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两面,后面也应该是
两面,即能否取得好成绩。C 项缺少主语,应该去掉“使”。D 项“纠正”、“指出”应该调
换顺序。
7.D [解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
体(打比方的事物)。A 项虽然使用了“仿佛”,但是没有本体、喻体。B 项使用了拟人的修
辞手法,将花草比作人。C 项“红领巾”指代了少先队员,运用了借代而非比喻。
8.C [解析]依照题意其中三句应表示同一个意思。A、B、D 三项表达的意思都是“他肯定知
道这件事”,只有 C 选项认为“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所以选 C。
9.A [解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说明雪花、梅花各有优缺点,长处、短处,故选 A。
10.B[解析]做排序题一定要重点关注代词、关联词这些具有提示作用的词。⑤中出现代词
“这”,说明这句一定不会排在第一句,排除 C 选项。③中提到“教科书”,那么紧接着的
几句必然会围绕这个新生的概念来谈,②句开始就提到了“读教科书”,所以应该排在③后
面,排除 D 选项。④开始出现了“只有”,后面一句势必要有“才”出现,组成“只有……
才”,所以①应该紧跟在后面,排除 A 选项,选择 B。
二、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游城南晚春》)
2.(1)杜甫 [解析]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史诗”。
(2)李白 [解析]“力士”是高力士,“贵妃”是杨贵妃,暗示生活在唐高宗时;“豪气”、
“仙才”道出了他的诗风豪放,应该是“诗仙”李白。
3.(1)菊花 [解析]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写了赏菊的情景。
(2)梅花 [解析]出自王安石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