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
商标信息
• Microsoft 和 Windows 为 Microsoft Corporation 的注册商标。
Macintosh、 Mac OS 和 QuickTime 为 Apple Computer, Inc. 的注册商标。
Adobe 和 Acrobat 为 Adobe Systems Inc. 的注册商标。
SD 标志为 SD Card Association 的商标。
PictBridge 为商标。
ImageLink 和 ImageLink 打印系统标志为 Eastman Kodak Company 的商标。
D-Lighting 技术由 oApical Limited 提供。
在本手册或随尼康产品提供的其它文件中所提及的所有其它商标名称分别为相关所有者
所持有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前言
拍摄准备
L 基本拍摄和播放:自动模式
b 选择场景模式:场景模式
F 减震模式
A 人像优化模式
i 更多播放说明
T 短片
O
声音录制
连接到电视机、计算机和打印机
m 拍摄、播放和设定菜单
技术注释
i
前言
安全须知
为防止损坏您的尼康产品,或为避免您或他人受伤,在使用本设备前请完全
阅读以下安全须知。请妥善保管这些安全指示,以便所有使用本产品的人均
可参阅。
不遵守本节中所列举的注意事项可能会引起的后果用以下符号标注:
前
言
该标记表示警告,提醒您在使用本尼康产品前阅读这些信息,以防止可能
发生的人身伤害。
警告
发生故障时关闭电源
当您发现相机或交流电源适配器冒
烟或发出异味时,应立即拔出交流
电源适配器并取出电池,同时小心
不要被灼伤。继续使用可能导致受
伤。请在拔下或断开电源后,将器材
送 到 尼 康 授 权 的 服 务 中 心 进 行 检
查。
请勿拆卸
触摸相机或交流电源适配器的内部
零件可能导致受伤。只有合格的技
术人员才可进行修理。如果由于跌
落或其它意外事故引起相机或交流
电源适配器的开裂,请拔下产品和/
或取出电池,然后将产品送至尼康
授权的服务中心进行检查。
请勿在有可燃气体存在时使用
相机或交流电源适配器
请勿在有可燃气体的地方使用电子
设备,以避免发生爆炸或火灾。
小心使用相机带
切勿将相机带缠绕在婴儿或儿童的
颈部。
请放在儿童无法取到的地方
请特别注意防止婴幼儿将电池及其
它小部件放入口中。
ii
前
言
安全须知
使用电池充电器 MH-71 (另
售)时,请注意下列事项
保持干燥。未能遵守本注意事项
可能会造成火灾或触电。
插头金属部分或其附近的灰尘应
用干布擦拭干净。继续使用可能
导致火灾。
雷雨天气请勿使用电源线或靠近
电池充电器。未能遵守本注意事
项可能会造成触电。
请勿损坏、修改、强行拉扯或折曲
电源线,勿将重物压在上面,也勿
使其受热或被火熏烤。如果绝缘
层破损致使电线裸露在外,请将
其送到尼康授权的服务中心进行
检查。未能遵守这些注意事项可
能会造成火灾或触电。
使用电池时请注意
使 用 不 当 可 能 导 致 电 池 漏 液 或 爆
炸。在使用本产品的电池时请注意
以下事项:
电池更换前,请将产品电源关闭。
如果正在使用交流电源适配器,
请确认已将其拔下。
只能使用准予用于本产品的电池
(c 10)。请勿使用其它类型的
电池。请勿混用新旧电池或不同
品牌/类型的电池。
请将每对尼康 EN-MH1 NiMH 充
电电池作为一组充电和使用。请
勿拆对混合使用。
按正确方向插入电池。
请勿使电池短路或拆卸电池,也
勿试图取下或损坏电池绝缘层或
外壳。
请勿使电池接触明火或高热。
请 勿 将 电 池 浸 入 水 中 或 接 触 到
水。
请勿与项链、发夹等金属物品一
起运输或存储。
当电量用尽后,电池很容易漏液。
为避免相机受损,请在电池电量
用尽时取出电池。
一旦发现电池有异常 (如变色或
变形),请立即停止使用。
如果受损电池的电池液接触到衣
物或皮肤,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
洗。
iii
闪光灯与人或物体接触时请勿
闪光
未能遵守本注意事项可能会造成灼
伤或火灾。
避免接触液晶
如果显示屏破裂,注意不要让碎玻
璃划伤,同时防止显示屏里的液晶
接触皮肤或进入眼睛/口中。
安全须知
勿 用 湿 手 接 触 插 头 或 电 池 充 电
器。未能遵守本注意事项可能会
造成触电。
前
言
使用合适的连接线
将 连 接 线 连 接 到 输 入 和 输 出 插 孔
时,只能使用尼康附带或出售的连
接线,以便保持产品性能。
谨慎操作可移动部件
注意不要使手指或其他物体被镜头
盖或其它可移动部件夹伤。
CD光盘
不可用音频CD设备播放本装置附带
的CD 光盘。在音频CD 播放机上播
放CD光盘可能会导致听觉损伤或设
备损坏。
使用闪光灯的注意事项
将闪光灯贴近被拍摄对象的眼睛可
能会造成短时视觉受损。请特别注
意,在给婴幼儿拍照时,闪光灯距拍
摄对象的距离不得少于一米。
iv
注意
相机及相关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含量及环保
使用期限说明
环保使用
期限
部件名称
1 相机外壳和镜筒 (金属制)
相机外壳和镜筒 (塑料制)
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
汞
(Hg)
镉
(Cd)
六价铬
(Cr (VI))
多溴联
苯
(PBB)
多溴二
苯醚
(PBDE)
前
言
铅
(Pb)
✕
✕
2 机座和机械元件
3 光学镜头、棱镜、滤镜玻璃
4 电子表面装配元件 (包括电子元件) ✕
5 机械元件,包括螺钉、包括螺母和垫圈等
6 无线发射器和遥控器*2
7 交流适配器、电池充电器、电池匣和
连接线类*2
✕
✕
✕*1
8 锂离子充电电池*2
✕
9 镍氢充电电池*2
10 非电子附件 (盖子、罩子、带子、遮
光罩、光学附件、转接环、盒子等) *2
11 光盘 (CD-ROM) *2
注:
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标识说明
表示该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在该部件所有均质材料中的含量均在SJ/T11363-2006标准规
定的限量要求以下。
✕ 表示该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至少在该部件的某一均质材料中的含量超出 SJ/T11363-2006
标准规定的限量要求。但是,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要使相机相关产品完全不含有上述有毒
有害物质极为困难,并且上述产品都包含在 《关于电气电子设备中特定有害物质使用限
制指令2002/95/EC》的豁免范围之内。
*1 表示存在于相机机身内置的某些滤镜中。
*2 部件名称栏中 6-11 类的附件既可能与主产品同捆销售,也可能单独销售。无论何种情
况,其中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含有量相同。
环保使用期限
此标志的数字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表示该
产品的环保使用期限的年数。
请遵守产品的安全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在产品使用后根据各地的法律、规定以适当的方法回
收再利用或废弃处理本产品。
v
目录
前
言
前言 ........................................................................................................ ii
安全须知................................................................................................... ii
警告 ....................................................................................................ii
注意 ..........................................................................................................v
关于本手册 ............................................................................................... 1
信息及注意事项......................................................................................... 2
相机部件................................................................................................... 4
显示屏...................................................................................................... 6
拍摄 ................................................................................................... 6
播放 ................................................................................................... 7
基本操作 / 显示帮助................................................................................... 8
模式选择器 ......................................................................................... 8
多重选择器 ......................................................................................... 8
MENU 按钮 ....................................................................................... 9
帮助画面 ............................................................................................ 9
拍摄准备................................................................................................ 10
装入电池................................................................................................. 10
支持的电池 ....................................................................................... 10
打开和关闭相机................................................................................. 10
设定显示语言、日期和时间 ...................................................................... 12
插入存储卡 ............................................................................................. 14
取出存储卡 ....................................................................................... 15
L 基本拍摄和播放:自动模式 ................................................................ 16
步骤 1 选择 L (自动)模式并打开相机................................................... 16
步骤 2 构图............................................................................................. 18
步骤 3 对焦和拍摄 ................................................................................... 20
步骤 4 查看 / 删除照片 ............................................................................. 22
查看照片:全屏播放 .......................................................................... 22
删除照片 .......................................................................................... 22
使用闪光灯 ............................................................................................. 24
用自拍功能拍照....................................................................................... 26
近拍特写模式 .......................................................................................... 27
曝光补偿................................................................................................. 28
b 选择场景模式:场景模式................................................................. 29
场景模式................................................................................................. 29
场景模式................................................................................................. 31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