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浙江杭州师范大学高分子物理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5*2=30 分)
1. 多分散高聚物下列平均分子量中最小的是:
A.数均分子量; B.重均分子量;
C.黏均分子量;
D.无法确定
2. 以下参数无法表征高分子链柔性的是:
A. 等效链段长度; B. C-C 单键内旋转角度;
C. Flory 特征比;D. 无扰回转半径;
3. 下列体系中表现假塑性的是:
A. 水; B. 鸡蛋清;
C. PMMA 熔体; D. PVDF/DMF 分散体系;
4. 某高分子样品的玻璃化温度为 110℃,黏流温度为 200oC,那么 225℃下其运动的主要
单元是:
A. 键长键角,侧基支链;
B. 键长键角,侧基支链,链段;
C. 键长键角,侧基支链,链段,整链;
D. 以上都不对
5. 高分子链处于不同溶剂中会表现出舒展和塌缩等状态,以下参数可对此进行区分的是:
A . Flory-Huggins 相互作用参数
B. 第二维里系数;
C .体积扩张因子 D. 以上全部;
6. 下列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最低的是:
A. 聚乙烯 B. 聚丙烯 C. 聚氯乙烯 D. 聚丙烯腈
7. 以下关于自由体积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A. 凝聚态体积包括已占体积和自由体积两部分;
B. 自由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已占体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 自由体积的大小是决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重要参数;
8. 以下选项中,可以测得聚合物流体黏度(以 Pa*s 为单位)具体数值的方法是:
A. 流杯
B. 熔融指数仪
C. 平行板型旋转流变仪
D. 转矩流变仪
9. 哪一个选项不可以判定聚合物溶解能力:
A. 密度相近原则
B.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C. Huggins parameter 小于 0.5
D. 极性相近原则
10. 有关橡胶的弹性,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弹性形变量大且是可逆的
B. 形变有热效应;
C. 其回弹动力是熵增加;
D. 能弹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1. 在聚合物的动态力学分析(DMA)实验中,以下参数可以从所得的曲线获得的是:
A 储能模量
B 损耗模量
C 损耗角正切值
D 以上全部
12. 结晶聚合物的溶解要经过结晶聚合物的()和溶解两个过程;
A. 溶胀;
B. 溶剂吸附; C. 溶剂渗透; D. 熔融;
13. 常用测量晶态聚合物结晶度的方法不包括:
A. X 射线衍射法 B. DSC 法 C. 密度法 D. 黏度法
14. 下图为某高分子的 TGA 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样品在 100 度左右有一个失重过程;B. 其最快降解温度约为 600 度;
C. 在 800 度,全部样品发生了降解; D. 样品中可能含有溶剂等残留;
15. 关于 XRD 测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其测试原理基于布拉格方程;
B. 测试过程中需要连续改变测试角度以获得谱图;
C. XRD 测试可以获得半结晶性聚合物的结晶度;
D. PVDF 的三种晶型无法通过 XRD 谱图进行区分;
二、辨析题:说明下列概念之间的联系(相同点)与区别(3*10=30 分)
1.高分子构型与构象
2.蠕变与应力松弛
3.高分子单晶和多晶
三、简答题(4*10=40 分)
1.请将下列高分子按照黏度从高到低排序,并简要说明理由。
(1)PVC;(2)PDMS;(3)PP;(4)PAN
2.下图为某结晶性高分子的升温和降温 DSC 曲线,请据此判断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熔融温度(Tm)和熔体降温过程中的结晶温度(Tc);简要说明确定上述三个数值的
依据;
3.已知某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100 摄氏度,黏流温度为 210 摄氏度,请画出其模量-
温度曲线,并据此标明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位置以及玻璃化转变和黏流转变区。
4.请比较以下几种高分子结晶能力的强弱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
(1)聚苯乙烯;(2)聚乙烯;(3)聚丙烯
四、计算题(25 分)
1.已知 A 和 B 两种聚合物试样中都含有三个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10000、100000
和 200000,相应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A:0.3、0.4、0.3;B:0.1、0.8、0.1,试计算 A 和 B
的 Mn 和 Mw 以及 PDI(12 分);
2.已知某增塑 PVC 的 Tg =338K,Tf =418K,其流动活化能为 8.31KJ/mol,433K 时的黏度为
5Pa*s,求此增塑 PVC 在 338K 和 473K 时的黏度分别为多少?(13 分);
五、论述题(25 分)
下图为某高分子样品的拉伸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此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2)如何从分子运动机理角度解释该形变过程?
(3)若改变样品拉伸的温度,其拉伸曲线如何响应?请画图表示;
(4)若改变样品拉伸的速率,其拉伸曲线如何响应?请画图表示;
(5)如何从拉伸曲线判定材料的“硬和软”“脆和韧”以及“强和弱”?
(6)与金属及陶瓷等材料相比,聚合物力学性能有哪些特点?
(7)若想要提高其韧性,你有什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