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北京东城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2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1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是禁止燃放鞭炮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禁止吸烟图标,此选项符合题意;
C、是禁止烟火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是禁止放易燃物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
A. 氮气
体
【2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块融化
B. 汽油挥发
C. 瓷碗破裂
D. 食物腐
败
【3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川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瓷碗破裂,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败生成有毒有害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 D。
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硫酸钠 NaSO4
B. 氧化镁 MgO2
C. 氢氧化铜 Cu(OH)2
D. 氯化钾
KCl2
【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 价,硫酸根显-2 价,所以硫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SO4,不
符合题意;
B、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氧元素显-2 价,所以氧化镁的化学式为 MgO,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 价,氢氧根显-1 价,所以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 Cu(OH)2,符合
题意;
D、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 价,氯元素显-1 价,所以氯化钾的化学式为 KCl,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A. 铁
B. 碘
C. 锌
D. 钙
【5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患贫血,故 A 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
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会患甲状腺肿,故 B 错误;C、锌影响人的生长和发育,缺乏
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 C 错误;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它使骨胳和牙齿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故
D 错误。故选 A。
6. 下列符号表示 2 个氢原子的是
A. 2H
B. 2H+
C. H2
D. 2H2
【6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2H,2H +表示两个氢离子,2H2 表示
两个氢分子,H2 表示宏观的物质和微观的分子。故选 A.
考点:符号的意义
7. 下列仪器中,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A.
试管
B.
量筒
C.
托盘天平 D.
集气瓶
【7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不符合题意;
B、量筒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符合题意;
C、托盘天平用于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不符合题意;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以及物质在气体中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 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C
B. O
C. N
D. Na
【8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是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是氮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是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 D。
9.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 清除可燃物
C. 隔绝空气
【9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B. 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D. 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详解】A、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 A 错误;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 B 错误;
C、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 C 正确;
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温度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故 D 错误。
故选 C。
10.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中子数
电子数
【10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B. 质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
【详解】试题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选 B。
考点:原子的结构。
点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11. 下列气体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一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二氧化
碳
【11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此选项符合题意;B. 氮气不是空气污染物,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氧气不是空气污染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高,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2. 一种氮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7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则该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5
B. 8
C. 7
D. 1
【12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氮原子原子核内含有 7
个质子,故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7;
故选 C。
13.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 使用太阳能
C. 分类回收垃圾
【13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B. 乘公交出行
D. 使用一次性木筷
【分析】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低碳”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
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
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使用太阳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B.乘公交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C.分类回收垃圾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符合“低碳”理念,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森林的砍伐,减少树木吸收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理念,符
合题意;
故选 D。
14.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属于氧化物
【14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B. 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D. 相同条件下密度都比空气的大
【详解】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A 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沸点低,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B 正确;
C、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属
于氧化物,C 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 29,相同条件下密度都比空气的大,D 正确;
故选 C。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滴加液体
C.
倾倒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15 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不能直接凑近容
器口闻气体气味,故 A 不正确;
B、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进试管内,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 B 不正
确;
C、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故 C
不正确;
D、装置气密性检查时,需要形成密封体系,将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外壁,若导管
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 D 正确。
故选 D。
16. 下列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 Cu
B. Mg
C. Fe
D. Al
【16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 A 项正
确;
B、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镁能与稀盐酸反应,故 B 项错误;
C、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铁能与稀盐酸反应,故 C 项错误;
D、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铝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7. 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 6
C. 元素名称为碳
【17 题答案】
B. 元素符号为 C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12.01 g
【答案】AD
【解析】
【详解】由碳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为碳;元素符号为 C;相对原子质量为 12.01,
单位是 1 不是 g;原子序数为 12;故 AD 错误。
答案:AD。
18. 人们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8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详解】A、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 A 错误;
B、分子在不断运动,茶叶中含有的香气分子通过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
叶的香味,故 B 正确;
C、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故 C 错误;
D、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9.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不锈钢锅
B.
塑料饭盒C.
纯棉衬衫 D.
玻璃花瓶
【19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