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Al—27
Cl—35.5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 8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C.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百利而无一害”
D.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
2.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三者一致
的是
A.苛性钠 Na2CO3
C.生石灰 Ca(OH)2
盐
碱
B.干冰 H2O
氧化物
D.水银 Hg
单质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
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 OH-
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
的选项是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 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 CO 和 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6.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灭掉室内大火,迅速打开门窗降温
B.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C.为除去铝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
D.为防止铁锅生锈,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
7.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 FeCl2 溶液的方案中可行的是
A.过量的 Fe 粉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B.过量的 Fe2O3 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C.过量的 Fe 粉和 ZnCl2 溶液混合后,过滤
D.过量的 CuCl2 溶液与 Fe 粉混合后,过滤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将 30g 甲物质放入 70g 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100g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6 分)
1.(4 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下列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
;
(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
;
(3)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
(4)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2.(4 分)右图是干电池的截面示意图。废旧电池也是资源,将其回收利用对保护环境具着
重要意义。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______
性。
(2)将电池填充物(MnO2、C 及 NH4Cl 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
滤,便可得到 NH4Cl 溶液。NH4Cl 还可作化肥使用,属于化肥中的
__________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3) 干电 池 中 含有 金 属铜 和 锌 ,以 下 能证 明 Cu、 Zn 金 属活 动 性 强弱 的 试剂 组 合 是
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锌、铜和稀硫酸
B. 锌和氯化铜溶液
C. 铜和硫酸锌溶液
3.(5 分)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1)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
是
。
(2)妈妈为小芳准备了米饭、红烧肉、高钙牛奶。请你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补
充的营养素是
(填字母序号)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油脂
D. 维生素
(3)细心的小芳发现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
(用文字
叙述)。小芳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达到除去异味的
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近几年,由于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致使化石燃料大量使用,
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找新能源。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对环
境没有污染.且释放出大量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3 分)CO2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工业上却可用 CO2 来制备甲醇等物质。 “碳
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 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利
用 NaOH 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用 NaOH 溶液“捕捉”CO2 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
;
;
(3)此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2 分)
1.(6 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注射器
A
B
C
D
E
F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 2)实 验室 中能 用于 过氧 化氢 溶液 制氧 气, 且便 于随 时添 加液 体药 品的 发生 装置 是
_________;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判断 CO2 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2.(6 分)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她向
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
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
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
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②氢氧化钠有剩余; 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
。
;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 请根据相关
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 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
如果
则盐酸过量
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
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 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 氢氧化铜
(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 pH 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6 分)
胃酸过多的病人,通常需每天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 9 片,
能消耗胃酸中的氯化氢 2.19g。某病人有胃溃疡病症,这种药物
会加剧胃部疼痛。医生建议改用含氢氧化铝(其它成分不与胃酸
反应)的胃舒平,药物标签如右图。请计算中和相同质量的胃酸,
每天需要服用胃舒平多少片?
胃舒平
缓解胃酸过多 引起的胃痛
每片含 0.26g 氢氧化铝
德州市二〇一六年初中学业考试
化 学 试 题 阅 卷 标 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D
3.C
4.C
5.B
6.D
7.A
8.B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4 分) (1)P2O5
2.(4 分) (1)导电
(2)Na+
(2)氮 -3
(3)O
(4)2H2+O2
2H2O
(3)ABC
3.(5 分) (1)取衣服纤维,灼烧闻味,看灰烬 (2)D (3)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
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吸附 (4)4NH3+3O2
4.(1)2NaOH+CO2=Na2CO3+H2O (2)过滤 (3)置换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除 2.(3)小题 2 分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12 分)
2N2+6H2O
1.(6 分) (1)A (2)C
F
(3)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证明已收
集满。
2.(6 分)
(1)观察到加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说明溶液一定不显碱性,所以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
剩余”;
(2)有气泡冒出;没有气体生成;
(3)C (2 分)
(4)C
四、计算题(6 分)
解法一:设每天需要服用胃舒平的片数为 x
Al(OH)3+3HCl=AlCl3+3H2O
78
109.5
0.26gx
2.19g
x=6
答:需要服用胃舒平 6 片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解法二:设中和相同质量的胃酸,需要氢氧化铝的质量为 x
Al(OH)3+3HCl=AlCl3+3H2O
78
109.5
1 分
1 分
x
2.19g
x=1.56g
1 分
1 分
需要胃舒平片数为:1.56g/0.26g=6
1 分
答:需要服用胃舒平 6 片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