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二、化学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18 小题每 题 1 分,19~22 小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Fe-56 1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粗盐提纯 B.葡萄酿酒 C.冰雪融化 D.酒精挥发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带火星的木条 A.滴加液体 B.测溶液 PH C.氧气验满 D.蒸发食盐水 1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隔而原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5.白菜生长过程中不茂盛,叶子发黄,应施加的化肥是 A.CO(NH2)2 B.K2SO4 C.Ca3(PO4)2 D.KH2PO4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涤纶和羊毛点燃时都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1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A.AlO 表示氧化铝 C.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 B.H2 表示两个氢原子 D.在 SO2、S、H2S 中,硫元素化合价依次降低 18. 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B.烹调食物时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 C.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可以食用 D.油炸食品要常吃,以补充能量 19.草莓、香蕉等水果都具有芳香的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C4H8O2)等物质。关于 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有机物 B.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14 个原子 C.其中 C、H、O 元素质量比为 2∶4∶1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 20.下列每组中的两种固体物质,只用水做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NaCl、Na2SO4 B.CaCO3、Na2CO3 C.CuSO4、Na2SO4 D.NH4NO3、NaCl
2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u 2 + 、 SO 4 2 - 、 Cl - B.Ca2+ 、CO3 2-、NO3 - C.NH4 +、 OH- 、 NO3 - D.Na+ 、 K+ 、SO 4 2 - 2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括号内为杂质 方 法 A B C D CO2(HCl 气体) 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 KCl (KClO3) NaCl(Na2CO3) Fe(Cu) 加入少量 MnO2 加热 加入足量的盐酸后蒸干 加入足量的稀 H2SO4 后过滤 八、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8 分) 45.( 4 分)用化学式...填空 (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3)胃液中含有的酸 (4)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46.(4 分)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2)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它具有 功能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的原因是 (4)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耐腐蚀性的原因 47.(5 分)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是吉祥幸运的象征。小明通过妈妈包饺子的过程发现了 许多化学知识。 (1)包饺子所用的原料包括面粉、水、牛肉、 芹菜、食盐、植物油等,它们含多种营 养素。其中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2)调馅时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 (3)煮饺子用的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4)煮饺子过程中发现锅被熏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5)饺子煮熟后关闭燃气阀门,此灭火原理是 48.(5 分)水是生命之源,为了更好保护我们的鸭绿江水,某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研究。 (1)鸭绿江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检验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可向水中加 检验 (2)可采用 来测定江水的酸碱度 (3)为了防止江水污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工业废水处理后再排放 B.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不向江中随意倾倒垃圾 D.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4)小组同学想要证明水的组成,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字母) A.水的蒸发 B.水的蒸馏 C.水的电解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九、简答题(本大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20 分)
49.(5 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 P 点的意义是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使 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 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使 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 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 向 100g 50℃的水中加入 65g 甲固体,发现全 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 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60 40 0 溶解度/g 甲 P 乙 丙 10 30 50 温度/℃ 50.(6 分)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请写出天 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一氧化碳既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又常用于冶炼金属。请写出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3)某未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X+5O2 4CO2+2H2O,据此可知:X 的化学式 为 ,判断的依据是 51.(2 分)右图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由该数字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8 2 6 52.(7 分)右图中:A、B、C、D、E、F、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单质,B 为氧 化物,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 和 F 属于不同类别 的物质,D 和 E 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原料。 D “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 A B C E 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 (1)D 和 E 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A ② B B 的化学方程式 C 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 F 可以是 或 (具体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G F
十、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 3 个小题,共 20 分) 53.(4 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稀盐酸 氢氧化钠和酚 酞的混合物 A 水 浓硫酸 B (1)实验 A 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 B 造成的后果是 54.(8 分)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a 多孔隔板 A B C D E (1)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2)使用 A 装置制氧气,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甲同学选用装置 BED 的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其中 E 中盛放的是 ,乙同学认为用装置 C 代替 B 更好,理由是 55.(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 的实验方案 镁粉 铁粉 镁粉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 FeSO4 溶液 CuSO4 溶液 CuSO4 溶液 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甲 乙 丙 顺序为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 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十一、计算题(共 6 分) 56. 向 20g 赤铁矿样品中(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不断加入稀盐酸至固体量
不再减少为止,共消耗稀盐酸 184g,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4g。请计算: (1)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化学选择题 11、B; 12、C; 13、D; 14、B; 15、A; 16、A; 17、D; 18、B; 19、C; 20、A; 21、D; 22、C; 参考答案 (化学方程式评分标准:除计算题外每式全对得 2 分,化学式书写正确得 1 分,其它各项全 正确得共 1 分) 八、填空题 45、(1)NaCl (2)N2 (3)HCl (4)NaHCO3 46、(1)吸附性 (2)乳化 (3)分子构成不同(只要能体现分子不同,合理即可) (4)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强调出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即可) 47、(1)蛋白质 (2)贫血 (3)金属材料 (4)燃料不充分燃烧(或氧气不充足) (5)清除可燃物(合理即可) 48、(1)混合物 肥皂水(2)pH 试纸(或 pH 计)(3)ABCD(漏选不得分)(4)CD(漏选不得分) 九、简答题 49、(1)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2)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3)加溶质甲至不再溶解(或加溶质、加甲物质、蒸发溶剂也可。改变温度不得分) (4)丙 (5)甲溶解时放热 50、(1)CH4 +2O2 CO2 +2H2O (2)3CO + Fe2O3 (3)C2H2 质量守恒定律 (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 Fe + 3 CO2 51、 6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或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显-2 价(元素写成原子不给分) 或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原子写成元素不给分) 52、(1)复分解反应 (2)①C +O2 CO2 (只要反应物中有 O2 或 C , 生成物有 CO2 即可) ② Ca(OH)2 + CO2 == CaCO3↓+ H2O (3) Fe NaOH (可溶性碱和活泼金属,不包括 K Ca Na。写名称,化学式均可,顺序可以颠倒。) 十、实验探究题 53、(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红色消失) NaOH + HCl == NaCl + H2O (2) 液体沸腾而飞溅(沸腾或飞溅都可以) 54、(1)长颈漏斗 (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浓硫酸(或浓 H2SO4) 该装置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节约药品也可。控制反应速率不得分) 55、(1)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溶液颜色变化可不答,但只
答溶液颜色变化不得分) Fe + CuSO4==FeSO4 +Cu (2) 丙 Mg>Fe>Cu (3)①铜(或 Cu) ②铜 铁(或 Cu Fe)(漏选不得分) 镁(或 Mg) 十一、计算题 56、解:设:略 (1)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20g — 4 g == 16 g ……………………………… 1 分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 == 80%…………………… 1 分 (2)Fe2 O3 + 6HCl===2 FeCl3 + 3H2O ……………………………………… 1 分 160 16g 160 16g 325 X 325 X X == 32.5g …………………………………………………… 1 分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4 g + 20 g — 4 g == 200 g …………………………… 1 分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6.25% …………………………1 分 答:略。 (单位和百分号都不在扣分范围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