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自己整理的纲要,考研、期末复习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doc

第1页 / 共99页
第2页 / 共99页
第3页 / 共99页
第4页 / 共99页
第5页 / 共99页
第6页 / 共99页
第7页 / 共99页
第8页 / 共99页
资料共9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请注意: 1. 以课件涉及的相关内容为主 2.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问答题); 第一章 1.1.1 概念:传输速率、分组交换、ISP、协议 链路传输速率: 每秒传输多少位数据。单位 bit/s 或 bps。 分组交换:发送端将要发送的数据分成若干较小的块,添加首部 形成分组(包 packet) ,分别发送到目的端,再组装恢复原数 据。 ISP: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一个由多个分组交换机和多段通信链路组成的网络。 协议: 控制网络中信息接收和发送的一组软件。每个端系统、路由器和 其他因特网部件都要运行。 1.1.2 两种服务: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 两个端系统之间交换数据时,要先通过“握手过程”建立连接, 然后才发送实际数据。 传输控制协议 TCP 面向连接服务: 提供的服务可同时包括三种特性。  可靠的数据传送  流控制  拥塞控制 无连接服务: 两个端系统之间交换数据时,不需要“握手过程”,可直接发送 分组,数据传递更快。 1.1.3 协议 协议:控制网络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定义了通信实体之间发送、接收报文的格式和传输顺序,以 及收到报文所采取的动作。 不同的协议完成不同的通信任务。
1.2 网络结构:网络边缘(资源子网)和网络核心(通信子网) 网络划分为两大部分:  网络边缘(资源子网)  外围部件、主机  网络应用  网络核心(通信子网) 路由器 通信链路 网络的网络 1.2.1 应用程序模式:客户机 /服务器、对等共享、混合 客户机 (client):桌面和移动 PC 和 PDA 等等; 服务器(server):功能更强的机器,如 Web 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是分布式应用程序: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在端系统上分 别运行。  描述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机程序(client program):服务请求方。发出请求, 并从服务器程序接收服务。 服务器程序(server program):服务提供方。接收客户机 请求,并提供服务。 通过因特网互相发送报文进行交互。 路由器、链路和其他部件成为“黑盒子”
对等模式: 最小限度(或不)使用专用服务器。例如,P2P 对等文件共享 应用程序(BT)。  特点 :端系统中运行的对等应用程序同时起客户机和服务 器程序的双重作用。  向另一个对等机请求文件时,起客户机作用;  向另一个对等机发送文件时,起服务器作用。 1.2.2 两种服务特点: 面向连接服务特性: 可靠的数据传送、流控制、拥塞控制 可靠的数据传送 应用程序通过该连接可以无差错、按序地传递所有数据。  确认: 当接收端收到发送端发送的分组时,要回发一个“确认”, 使发送端知道相应的分组已被接收。  重传: 如果发送端系统没有收到任何“确认”,认为发送的分 组没有被接收方收到,重传该分组。 流控制 拥塞控制
无连接服务 两个端系统之间交换数据时,不需要“握手过程”,可直接发送 分组,数据传递更快。 1.3.1 多路复用、TDM、FDM; 多路复用:在一条传输链路上同时建立多条连接,分别传输数据。  频分多路复用 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链路的频谱由跨越链路创建的连接所共享。  按频率划分若干频段,每个频段专用于一个连接。  带宽bandwidth:频段的宽度。如,4kHz。  时分多路复用 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间划分为固定区间的帧,每帧再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 隙,每一个时隙专用于一个连接,用于传输数据。 分组交换相关概念:存储转发时延、排队时延;  存储转发时延: 将一个分组转发到输出链路上所需时间。 若一个分组长 L bit,链路转发速率 R,该时延是 L/R s。  输出缓存 (输出队列): 用于保存准备发往某个链路的分 组。每条相连的链路都对应有一个。  排队时延:分组在输出缓存中等待转发的时间。 链路上要转发的分组多,在其输出缓存中等待。排队时延
是变化的,与网络中的拥塞有关。 网络几种分类方法:按拓扑结构、地理范围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 总线、星形、环形、树形、网状网 按照地理覆盖范围划分 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1.4.1 网络接入三种类型;两种宽带接入方式;数字信号和模拟 信号、调制和解调; 网络接入三种类型:  住宅接入(家庭用户 )  公司接入 (学校、单位)  无线接入(移动设备) 两种宽带接入方式 1、通过拨号调制解调器(dial-up modem) 2、新型宽带接入技术 调制解调器 MODEM 功能: 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 模拟信号:用连续变化的电磁波表示数据,可以按照不同频 率在链路上传输。  数字信号:用一系列电压脉冲表示数据,可用高、低两种电 平表示“1”、“0”。
1.4.2 物理媒体两种类型、导引型媒体四种类型; 双绞线连接设备两种方法:直连线和交叉线; 同轴电缆两种类型、光纤两种类型 物理媒体两种类型:  导引型媒体:电波沿着固体媒体传播。如双绞线、同轴电缆 或光缆等。  非导引型媒体:电波在空气或外层空间中传播。如无线电等。 双绞线连接设备两种方法:直连线和交叉线;  直连线: 用于不同种类设备之间(除计算机与路由器)的连接。网线两 端水晶头线序相同。  交叉线: 用于同种设备之间,及计算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网线两端 水晶头线序交叉。 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 基带同轴电缆:  宽带同轴电缆: 光纤两种类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