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峰值检测电路.pdf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第一章 摘要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基本原理
3.1 理论分析
3.2 电路功能分析
第四章 电路模块选取及参数计算
4.1 模块选取及测量电路设计
4.2 参数选取及计算
4.3 设计电路器件选取
第五章 电路性能测试
5.1 输出波形multisim仿真
5.2对于微小输入幅值的分析
第六章 误差分析
第七章 结论
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燕山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峰值检测电路设计 学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7 级精仪 2 班 _ 学 号: 070103020127 学生姓名: 魏黎明 指导教师: 温江涛 教师职称: 讲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基层教学单位: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学 号 070103020127 学生姓名 魏黎明 专业(班级) 07 精仪 2 班 设计题目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峰值检测电路设计 设 计 技 术 参 数 设 计 要 求 工 作 量 工 作 计 划 参 考 资 料 输入信号是由 10-100Hz 的正弦波和三角波叠加而成。测量电路每隔 0.2 秒采 集一次输入信号的峰值。 1:完成题目的理论设计模型; 2:完成电路的 multisim 仿真; 1:完成一份设计说明书(其中包括理论设计的相关参数及仿真结果); 2:提交一份电路原理图; 第一周周一到周二,查阅资料; 第一周周三到周五,理论设计; 第二周周一到周三,计算机仿真; 第二周周四到周五,撰写设计说明书并答辩; 1:基于运算放大器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 2:模拟电子技术; 3:数字电子技术; 4:电路理论 指导教师签字 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0 年 6 月 27 日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 答辩小组评语: 成绩: 课程设计总成绩: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组长: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峰值检测电路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摘要 ............................................................ 5 第二章 引言 ............................................................ 5 第三章 基本原理 ........................................................ 6 3.1 理论分析 ..................................................................................... 6 3.2 电路功能分析 ................................................................................. 6 第四章 电路模块选取及参数计算 .......................................... 7 4.1 模块选取及测量电路设计........................................................................ 7 4.2 参数选取及计算................................................................................ 9 4.3 设计电路器件选取............................................................................. 10 第五章 电路性能测试 ................................................... 10 5.1 输出波形multisim仿真......................................................................... 10 5.2 对于微小输入幅值的分析 ....................................................................... 11 第六章 误差分析 ....................................................... 12 第七章 结论 ........................................................... 13 心得体会 .............................................................. 14 参考文献 .............................................................. 15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第一章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运算放大器的的峰值检测电路设计,简要地介绍了峰值检测 电路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案,并详细地介绍了该检测电路的参数设计和制作过程, 通过 multisim 仿真与测试,记录和分析了该峰值检测电路的工作特性,论证了该电 路的可行性。该峰值检测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实现,在工业仪表控制的 采样电路中具有很高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章 引言 峰值检测器可用在工业仪表的采样电路中。采样得到信号的峰值大多时候只是 一瞬间产生由又消失,于是需要峰值保持器来保持峰值,以便于信号处理系统进行 采样、分析和处理。峰值保持模块选用电容器,因为电容器对电荷有保持作用,采 用定时开关对电容进行定时放电,能够实现峰值检测器的周期采样。用运算放大器 搭接成电压跟随器,就能很好的记录采集电容上保持的电压,这是本设计电路的关 键模块。 峰值检测电路是将某一时间段内信号的最值反映出来,遇到信号峰值就跟随,若 没有更大的峰值就保持。其工作状态主要包括跟踪、保持和复位,可以广泛应用于信 号采集和处理、仪器仪表、医疗、自动控制等众多领域,如用来实现波形的毛刺捕捉、 冲击信号峰值检测、轴承振动噪声的峰值检测等。因此峰值检测器有着广泛的市场需 求,且随着电子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信号的采集处理方面的要求愈加突出, 它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共 15 页 第 页 5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第三章 基本原理 3.1 理论分析 峰值检测器的作用是提取输入的峰值,并产生输出 v o = v ( I peak ) 。为了实现这个目 标,让 v 跟踪 v 直至达到峰值。这个峰值会一直被保持,直至一个新的更大的峰值出 o i 现。此时,电路会用新的峰值更新 v 。峰值检测器可以应用于测试和仪器仪表中。如 o 图 3.1。 图 3.1 峰值检测器的时域波形 3.2 电路功能分析 由峰值检测器的电路特性,可以确定下面四个模块: (a) 用来保持最近峰值的模拟储存器,即电容器,它存储电荷的功能 使它充当一个电压存储器, V Q= / C ; (b) 当一个新的峰值出现时,用来进一步对电容充电的单向电流开 共 15 页 第 页 6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关,即二极管; (c) 当一个新的峰值出现时,使电容电压能够跟踪输入电压的器件, 即电压跟随器; (d) 能周期的将 ov 重新置零的开关,这里是用 NPN 型 BJT 和电容相 并联实现的。 第四章 电路模块选取及参数计算 4.1 模块选取及测量电路设计 在图 4.1 中,四个模块的功能分别是由 、 、OA 和 555 多谐振荡电路与 C 2 D 2 1 BJT 组成 的。OA 的作用是对电容电压进行缓冲,以防止通过 R1 和任何外部负载所引起的 2 放电。OA 选用具有超低偏执电流的 BJT 输入运算放大器,以减少 的放电。 2C 2 当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时,它会吸收一个漏电流,当温度每上升 10℃,这个电流会增 加一倍。图 4.1 的检测电路采用第三个二极管 和上拉电阻 R ,以消除二极管漏电 3D 2 流的影响。在跟踪模式期间, 、 二极管对相当于一个单向开关,但电压降是 2D 3D 原来的两倍。在保持模式期间, R 将 的阳极拉起,使它与阴极具有相同的电位。 2 3D 这样就消除了 的泄露;只用 来保持反相偏置,可以利用类似的技术的使复位 3D 2D 开关漏电流最小。 和 D1 1R 是为了防止OA 在检测到峰值后出现饱和。在图 4.1 中, 1 开关是由两个 BJT 来实现的。给它们的基极加上一个正的脉冲会使两个 BJT 导通, 共 15 页 第 页 7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2C 放电。一旦脉冲结束,两个 BJT 截止;然而,因为 R 将 的发射极拉至与集电 1Q 9 极具有相同的电位, 的漏电就被消除了;仅用 来维持开关电压。这里开关脉 1Q 2Q 冲采用 555 多谐振荡器电路。 R1 10kΩ C1 60pF R2 10kΩ D2 D3 3 D1 1 6 VCC 15V VCC 7 OA1 1 2 V EE -15V VEE 5 6 Vi R3 10kΩ 17 R4 10kΩ XFG2 8 2 V1 Vo 15 VCC 15V VCC 7 OA2 1 2 EEV -15V VEE R9 10kΩ 5 6 4 Q1 7 Q2 C2 1nF R8 400Ω U3 16 8 VCC OUT 3 VCC VCC 15V 5 0 R7 200Ω 4 7 6 2 5 RST DIS THR TRI CON 10 GND 1 GND GND R6 5.76kΩ 12 R5 23.2kΩ 11 D4 14 D5 C3 10uF C4 10nF 0 XSC2 Ext Trig + _ B + _ A + _ 0 XSC1 GND Ext Trig + _ A + _ B + _ GND R10 0Ω 0 图 4.1 峰值检测器电路原理图 共 15 页 第 页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