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四川自贡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四川自贡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上。答卷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 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 36 分)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恐吓.(xià) 稽.(qǐ)首 吹毛求疵.(cī) B. 盘桓.(héng) 叱咄.(duō) 瞬.(shùn)息万变 C. 驾驭.(yù) 诘.(jié)难 战战兢兢.(jīng) D. 缟.(gǎo)素 囫.(wù)囵 信手拈.(niān)来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A. 惋惜 劝戒 取义成人 不屑置辩 B. 要决 雷霆 身临奇境 哗众取宠 C. 涉猎 隐匿 如座针毡 无精打采 D. 寂寥 诡谲 味同嚼蜡 铢两悉称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B. 这次西藏之行虽时间仓促,浮光掠影....,但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C. 对他的错误必须提出严肃批评,不能只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了事。 D. 楼阁建筑精美,雕梁画栋....,尤其是砖雕图案,造型新颖,神奇多姿。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购买的关键。 B. 面对观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正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 C. 线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合理使用和选择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D. 近段时间“地摊儿经济”火遍大江南北,摆摊儿、逛夜市的热度也随着气温飙升。
【答案】C 5.下列句子排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比如它的名字,是“蜡梅”还是“腊梅”呢?很多人不知道它正确的写法是“蜡梅”,成都植物园的牌 子也写错了。 ②成都人喜欢蜡梅,是自然的。 ③我们可以用黄庭坚的诗注作证,“京洛间有花,香气似梅,亦五出(五瓣)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 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④明朝的《花疏》中写,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⑤但惟其自然,有时候我们对所爱的东西并不深究。 A. ②①③④③ B. ②⑤①③④ C. ④①③2③ D. ④③②⑤① 【答案】B 6.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历史剧《屈原》和现代诗歌《天上的街市》都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 B. 《变色龙》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讽刺小说。 C.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山坡羊,曲牌名。 D.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答案】D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最近一段时间,《龙岭迷窟》《我是余欢水》《清平乐》《传闻中的陈芊芊》等几部口碑上佳的电视剧、 网络剧闪耀大小屏幕,好不热闹。这几部剧集有一个共同点,即皆由网络文学改编而成。事实上,网络文 学已成为近年来影视改编的富矿和重要创意来源,而这正得益于网络文学巨大的体量和强大的内容生产能 力。 ②经过 20 余年高速发展,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极具创造力的文学样式,日益成为新中国文学重要组 成部分。最新数据显示,网络文学用户数量已达 4.55 亿,网民使用率达 53.2%,网络文学创作者达 1755 万, 累计作品 2442 万部。网络文学全新生产机制的出现,让许多人心中埋藏的文学种子得以生根发芽,写作不 再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梦想,而成为有章可循、每个人都可一试身手的具体实践。这极大地释放了文 学生产力。受益于读者和作者的深层互动,网络文学题材类型更加丰富,内容多元化表现显著,已经形成 都市、历史、玄幻等 20 余个大类型、200 多种小分类,满足不同读者群体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③尤其是近几年,网络文学整体稳健升级,显示出强韧的内生发展力。一方面,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主 流风向标。这既得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也是网络文学自身发展与变革的必然要求。
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走向现实题材的广阔天地,以新的时代生活经验激发类型写作活力,创作出一批现实 题材“爆款”,使网络文学总体艺术水准明显提升、思想内涵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类型写 作不断进化。一批作家在既有类型传统基础上持续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日臻成熟,向着精品化方向努力。 此外,越来越多 90 后、95 后新锐作家脱颖而出,不仅为网络文学新增体育、科幻等题材类型,也以其轻松 幽默的文风为网络文学注入活力。新生创作力量源源不断的加入,将不断夯实网络文学创作的“金字塔” 塔基,使网络文学保持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④凭借强大的内容优势和庞大的市场容量,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化产业重要引擎。网络文学与影视、动 漫、游戏、有声读物、衍生品开发等领域广泛联动,形成文化全产业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 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圈粉”无数,中国 网文“出海热”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短短几年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方式不断升级,完成从内容到 模式、从区域到全球、从输出到联动的进化,在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推进文明互鉴等方面迈出 坚实有力的步伐。 ⑤当前,网络文学精品率尚低与网络文学巨大阅读需求、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依然突出。总体 上看,网络文学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在质量、品位、价值观和导向等方面还有很大改 进空间,平庸之作较多,历史虚无主义、伦理道德、凶杀暴力、过度色情描写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出 现历史观、民族观、边疆观、史学观错误。老百姓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家长迫切要求加强网络文学管理,进 一步改变网络文学生态。 ⑥新时代新使命,中国网络文学正处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网络文学当在提高创作质量 上持续发力,着力凸显价值引领,把更多正能量、高质量同时又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奉献给广大读者。为此, 各方当共同推动形成有助于网络文学健康繁荣发展的环境。主管部门当规范管理与扶持引导并举,切实加 强版权保护,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地作协当积极倡导正确创作导向,推动实施精品 工程,开展网络文学评论引导,加快人才培养。网络文学企业当加强行业自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 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引领创作生产,坚决抵制侵权盗版和低俗内容。网络作家 当铭记文学创作价值与使命,进一步提升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的 精品力作回应时代关切和读者期许。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作者:张珊珊,发表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A. 随着《龙岭迷窟》《我是余欢水》等电视剧的热播,网络文学成了近年影视改编的富矿和重要创意来源。 B. 丰富的网络文学题材类型,显著的内容多元化,让读者和作者在互动中受益,满足了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C. 现实题材创作成为网络文学主流风向标,既有国家和社会的倡导、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也有其自身发展 变革的要求。
D. 网络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铭记文学创作价值,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论述网络文学体量的巨大和其内容生产能力的强大。 B. 第③段比较了“一批作家”与“新锐作家”在网络文学类型写作中的不同题材与风格。 C. 最后两段先分析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为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D. 文章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紧紧围绕“网络文学”展开论述。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批作家在网络文学的类型写作上不断进化。他们精耕细作,创作风格更加成熟,不断向精品化方向努 力。 B.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受到广泛关注,已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形象展示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C. 目前,网络文学体量巨大,但精品率低,还需在质量、品位、价值观等方面加以改善,优化网络文学生 态。 D. 主管部门只要依法规范管理,采取政策扶持等有效措施,就能推动形成有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环境。 【答案】7. C 8. D 9. D 三、文言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 丧之,欲以棺椁①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盂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 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②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③,发甲卒为穿圹④,老 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大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 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⑤,令“葬之于人腹肠”。
【注】①棺椁(guǒ):套棺。②文梓:有纹理的梓树。③题凑:指护棺的木块。④穿圹(kuàng):摭墓穴,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挖坟坑。 ⑤太官:主管宫中膳食的官员。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 B.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刺.:当面讽刺 C. 发甲卒..为穿圹 甲卒..:士兵 D.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属.:通“嘱”,交付 11.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B.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C.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D.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12. 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谏齐王时,采用类比方式说理,层层推进,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B. 齐王真诚采纳邹忌的谏言,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实现齐国大治。 C. 楚王宠爱马,让他的爱马在吃、穿、住等方面过着优裕的生活,最终导致马肥胖而死。 D. 楚王欲以人君礼葬马,优孟冒死直言,以退为进,消除楚王排斥心理,成功说服楚王。 13.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2)诸侯们听到这个消息, 都知道大王是很看重马而很轻看人的。 第Ⅱ卷(共 114 分) 注意事项: 判断题、多项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在答題卡上题目指示的位置,按题目要求规范填涂;主观性试题,必须 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四、古代诗文阅读(25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 年—799 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中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屡 试不第,受举荐为官,又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未受重用。 14.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1)首联写春望之景,用“东风”“却望”“千门”照应题目。( ) (2)“草色闲”中的“闲”字精巧,与诗人愁情形成对比。( ) (3)颔联写春望之思,间接抒发了诗人思乡望归之情。( ) (4)尾联写春望之感,表现感时伤乱、归隐田园的主题。( (5)全诗虚实结合,浅吟低唱,让人读后产生情感共鸣。( ) ) 15.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并概括画面特点。 【答案】14. (1). A (2). A (3). B (4). B (5). A 15. 示例: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家乡:浮云缭 绕,遥不可及,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 (二)默写名句名篇(8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8)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答案】 (1). 会当凌绝顶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4). 千树万树梨 花开 (5). 燕然未勒归无计 (6). 了却君王天下事 (7). 万钟于我何加焉 (8). 思而不学则 殆
五、文学作品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儿菜 谢俊芬 儿菜长到一定阶段,会从叶腋处长出许多嫩芽苞儿,一个个翠绿的嫩芽苞儿环抱着粗根,如同无数孩 子把母亲围在中间,儿菜因此得名。 小时候,我细身条,脸色白中带黄,幺婶见我就咋呼:“崽儿,你瘦得怕人哟!”我妈一把将我藏在 身后轻声说:“她不爱吃菜,怎么长得好嘛!”我妈生怕幺婶因为我太瘦而说出不吉祥的话来。 有一回去外婆家,我偷听到另一个版本的对话。外婆说:“大妹,你管管玲儿。昨晚家里来了一大桌 客人,玲儿只顾狠命吃她面前的那盘儿菜,好吃的人将来婆家嫌弃。” 我妈听说女儿贪吃,无比羞窘,默不作声。第二天,我妈从后山掰回两个儿菜,洗净切开。切开的儿 菜有着洁白的心、翠色的边。我妈将猪油、碎红椒煎香后,再倒进儿菜片,锅里开了花:红的、绿的、白…… 那天,我自然又是狼吞虎咽。 “崽儿习惯吃浓香浓辣,以后不会过寡淡日子……”我爸敲着碗沿说,“以后不准放辣子。”我妈早 已习惯唯命是从,家里的菜肴变得如斋饭,不辣、不咸、无肉,寡淡! 念中学后我住了校,身体一天天变得壮实。每次出门,我妈都偷偷塞给我一个玻璃罐,她说:“别让 你爸看见,他吵人。”我把罐子藏进书包,紧捂着去了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住校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偌 大一幢木楼,地上一人铺一张草席,就是一个人的窝儿。那时候正是长身体容易饿的年龄,夜里自习后, 大家变着法儿找吃的,或是家里炒的玉米粒儿,或是大红番茄……最奢侈的是刘富贵带的兔肉,是她爷爷 上山打的野兔。她的床与我的挨着,熄灯后我俩打着电筒在被窝偷偷嚼兔肉,细碎细碎的声音生怕招来老 师。那夜,我掏出我妈塞给我的玻璃罐,揭开盖子,一股辣子和姜蒜的香味弥散开来,我夹起一条浸泡在 辣子里的儿菜丝儿,放进富贵嘴里说:“我妈偷偷给我泡的。” 富贵嚼了嚼,啧啧着嘴,用手扇扇嘴说:“够辣,够脆,再给我夹根儿。”富贵说完,仰着脖子、嘟 着嘴等待儿菜丝儿,还顺势反手从枕下掏出十元钱说:“这罐香辣儿菜丝儿值姐一周饭钱。”看着她的馋 样儿,我故意把儿菜丝儿晃着不让她吃,我们像亲姊妹一样闹腾着。 第二天,富贵拉着我说:“玲儿,我枕下的钱不见了,我家穷你是知道的。”富贵失魂落魄,谁能忍 受只吃白米饭过上一周?我把香辣儿菜丝儿拿出来,她略有迟疑,接过玻璃罐儿走了。 我以为她会感激我,那可是我妈给我的开胃菜,她却躲着我独享儿菜丝儿。从那以后,我俩再无夜嚼 兔肉的快乐,一直到毕业。偶尔,我主动向她示好,她却斜着身子扭头走过。深深的失落感令我许久尝不 出香辣儿菜丝儿的鲜美来,但终因有香辣儿菜丝儿相伴,我渐渐白胖起来。 如今,我已上班许久,富贵偶尔会闯进我的回忆。我爸老了,多病,前阵去菜地后浑身起疹子,我带
我爸去镇医院看大夫,竟然遇见多年未见的她——富贵。她那极具韵致的身姿晃在白大褂里,我发现,富 贵竟然那么美! “嗨!”我朝她招手, “玲儿……”她跑过来,亲热地抱住我。 富贵是我爸的主治医生,她耐心细致地给我爸擦药。我爸出院后,我发现钱包落在医院了,赶紧回去 取,碰巧听见富贵说:“我与玲儿扯平了!这次她爸患皮疹,我多开了几支美肤膏。读书时,她做了错事。 虽然那时大家都穷,情有可原,但不惩惩她,我心绪难平。”她们哈哈笑起来,我躲着,直到她们离开, 我才进去取走钱包。 又到了吃儿菜的季节,从医院出来,我带我爸去了我家。我切开儿菜,儿菜有着洁白的心、翠绿的边, 特别好看。我爸在边上说:“炒时兑点辣椒圈儿,趁你妈没来。”我笑了笑,切碎了红椒说:“吃浓香浓 辣,不会过寡淡日子。” “不是我不让吃辣子,是你妈生你后患了炎症,吃辣就犯病,咱爷俩吃辣,那不是折磨你妈呀?” 听完,我从碗柜里拿出一瓶老妈做的香辣儿菜丝儿说:“尝尝吧,我妈做的,我一直有吃。”“你俩?” 那天,我讲了我与富贵的事儿。 “富贵心结解了。”我爸沉吟了会儿又说,“你得感谢她,她怀疑你,但没告诉老师,也没在同学间 乱传!” 我听着,用力铲着锅里的儿菜,锅里又开了花:红的、绿的、洁白的…… (选自《小说月刊》,2019 年 4 月) 1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小说以“儿菜”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B. 小说按“小时候”“念中学后”“上班后”的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条理清晰且内容丰富。 C. 第一段介绍了“儿菜”得名的原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表现作用不大,可有可无。 D. 父亲要求母亲在做儿菜的时候“以后不准放辣子”,仅仅是为了让我体验到生活的寡淡。 E.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18. 小说结尾处爸爸说“富贵的心结解了”。联系全文思考,富贵的心结是什么?并在文中概括两处与“心 结”相照应的情节。 19. 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我把罐子藏进书包,紧捂着去了学校。 20. 小说围绕“儿菜”讲述“我”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在“儿菜”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 【答案】17. CD 18. 富贵认为是“我”偷了她的钱。富贵独自享用“我”给她的菜丝儿,不再和“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