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9-15,18,22,26,29 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
案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 古诗文名句填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天下离
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4)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送友人》中,借离群的马的长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秋词》中,通过对秋天别致景观的描绘,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
好的精神品质。
(8)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优秀篇章。这类诗词中有如
“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名句,自古流传至今,滋养了一代
代炎黄子孙。
【答案】
(1). 凭君传语报平安
(2). 锦江春色来天地
(3). 但愿人长久,
(4). 千里共
婵娟
(5). 海日生残夜, (6). 江春入旧年
(7). 挥手自兹去, (8). 萧萧班马鸣
(9).
晴空一鹤排云上,
(10). 便引诗情到碧霄
(1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2). 灌清涟
而不妖
(13). 黄沙百战穿金甲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
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
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萧,淤。
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喑.哑(àn)
B. 扶掖.(yè)
感慨.(kǎi)
拮据.(jù)
尴尬.(gà)
佝.偻(gōu)
鲜.为人知(xiǎn)
鞠躬尽瘁.(cuì)
蹒.跚(pán)
C. 阴霾.(mái)
D. 单.于(chán) 襁.褓(qiǎng) 宽恕.(shù)
【答案】C
归省.(xǐng) 忍俊不禁.(jīn)
咬文嚼.字(ju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
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C 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 项中“喑”应读 yīn。B 项中“据”应读 jū。D 项中“嚼”应读
jiáo。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为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潘建伟团队居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
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B.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
的灿烂春光。
C.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
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D.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
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
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
使用标点。A 项使用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B:第二和第四个逗号都改为分号。C:第一个问
号改为逗号。D:最后一个分号改为句号。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
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 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黄冈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已的努力走上脱贫致
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 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
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
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
改病句的语感能力。D 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 项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倾听着……可能出现
的困难”改成“倾听着……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B 项语序不当,
应改为:生根、开花、结果。C 项成分残缺,“致富”后面加上“的道路”。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
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
逻辑分析法。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
的广泛好评。
B.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 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
是买椟还珠....了。
D. 自黄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
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
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
面进行归纳。A 项使用不恰当,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6. 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跑”“公里”“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同、量词、副词、代词、介词。
B. “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 “5 月 16 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 500 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这
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
D. “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
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词语的性质、短语的结构、句子的主干和复句的类
型等。根据所学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 项判断与分析错误,这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7.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
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
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
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
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答案】C
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
效监管。
,
。
,
,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
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拿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②⑤①③④
B. ②⑤③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
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
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B 项正确,本题可以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排序,存在
问题—监管和执法—达到效果。
9. 语文实践活动。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
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
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
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______,推荐理由是:______。
【答案】
(1). (1)【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
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
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
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2). (2)【示例】岳飞。
(3). 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
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世一英名、万世传颂——“撼
山易,撼岳家难。”
【解析】(1)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开场白的特点: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
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开场白必须在瞬间抓住观众的心,所以要有激情,并且紧扣
“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2)本题考查概述英雄事迹,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英雄人物,概括出
他的主要事迹和思想品质即可,注意理由要表述清楚,语言简洁准确。
浅层次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则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汽车上的光学
①物理学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最近,我观察了各式各
样的汽车,发现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
②例如,汽车的头灯总是安装在汽车前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安装在车顶上。依我们看来,安
装在车顶上照射的范围会更广些,更可行些。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觉得头灯靠近地面更有道理。
③一般说来,汽车头灯是为晚上照明用的。安装得低一些,在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光照射在路
面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就会留下长长的影子。这样,影子的阴暗处与其他地方的光亮处就形成了鲜
明的反差,司机就比较容易选择平坦的道路了。
④又如汽车的头灯,它的结构看似与手电筒的灯头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又不难发现它们还是有一
些区别的。
⑤手电筒的灯罩使用的是平面玻璃,而汽车头灯的灯罩使用的玻璃却是凸形的,而且上面还有横竖
条纹式的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头灯的后面是一个凹面镜,灯丝就装在这个凹面镜的焦点处。
这样灯丝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就平行照射到地面上了。这对于照亮路面是很有益的。但是,司机
除了要看清路面,还要看清路边的建设、路标等等,灯罩的特殊结构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它的带横竖
条纹式的棱就好比透镜和多个棱镜,将反射的平行光进行了合理“分配”,分散了一部分到四周去了。
这样,既不影响照亮路面,又让司机看清了两旁建筑,岂不是一举两得。
⑥再如,小汽车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也是有区别的。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小汽车的挡风玻璃总是
略有倾斜,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原因是档风玻璃虽然是透明的,却也不是绝对不反光。小
汽车较矮,如果挡风玻璃安装成竖直的,车内人的影像就正好映在挡风玻璃上,而其高度又和车外的行
人差不多,司机就不容易分清哪是影像、哪是行人了,容易造成事故。以倾斜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车
内人的影像就映在司机观察不到的上方,不会造成司机视觉上的混乱。大汽车较高,以竖直的方式安装
挡风玻璃,尽管车内人的影像映在司机前方的玻璃上,但此影像比路上行人高,不会给司机的辨认造成
麻烦。
⑦还有,汽车的反光镜采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或者凹面镜等。
⑧你们看,汽车上的物理学原理是不是很多呀!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学。
10. 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光学知识在汽车上的运用,请依次概括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
(1)______——(2)头灯灯罩的特殊结构——(3)______——(4)反光镜的镜面选择
1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文中将汽车头灯的灯罩与手电筒的灯罩进行比较,说明了它们在结
构上的区别。
B. 选文笫③段中加点字“一般”指大部分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科学性。
C.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汽车上的头灯和玻璃,突出其使用材料的不同特征,逐一介绍,语言平实,通俗易
懂。
D. 科学在于应用,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这种勇于探索的科学
精神值得肯定。
【答案】10.
(1). (1)头灯的位置选择
(2). (3)挡风玻璃的安装方式
11. C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
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另外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头灯的位置选择,
挡风玻璃的安装方式。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
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
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
1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
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 项理解分析错误,“说明对象是汽车上的头灯和玻
璃”错,说明对象应是“汽车上的光学”。
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朴素也是一种美。
朴素美
②“朴素美”,是指质朴无华、淡雅大方的美。它首先包含人的仪表的自然美:眉清目秀,五官端
正,就给人以美的印象;还有红润的脸色,乌亮的头发,看上去也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的美感。其次,
朴素美指的是人的衣着穿戴:一个青年如果衣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合身得体,虽然不刻意雕琢,也
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③那么,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首先,朴素美的色调、形式不复杂,清晰、分明,一目了然。
寓美于清淡之中。一件衣服,五颜六色可能是美的。但有时候浑然一色,也是美的。树叶是绿色的,海
水是蓝色的,麦浪是金黄色的,虽然是一色,不也很美吗?这是美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其次,因为朴
素美不刻意雕琢,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
自然之美。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妆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朴素的打扮和装
束,不至于喧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第三,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崇尚朴
素、崇尚勤俭的内在美。而这种内在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虽然不显露在外表,但它会使人的外表愈发显
得美。当我们知道某处雷锋式的青年把自己的积蓄慷慨无私地献给灾区人民,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衣着
朴素的时候,看到他的形象难道不觉得美吗?不但觉得美,尊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④所以,在美的花园中,朴素美的地位是不能抹煞的。以朴素为麦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
表现。那种以为只有打扮得奇异、华丽、时髦才是美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太懂得美,或者说是不完全懂
得美,因为他们把本来是美的东西还没有看作是美的。
12. 谈谈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13. 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2. 以朴素为美,讲究仪表的自然美,重视衣着打扮的干净整齐得体,体现了崇尚勤俭的内在
美,这种既重外在美又重内在美的人才真正懂得美的表现。
13. 第①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第②③段分别阐述了什么是朴素美,为什么朴素是一种美。第④
段总结全文,强调了以朴素为美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解析】
12.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
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理解分析即可。以朴素为美,讲究仪表的自然美,体现了
崇尚勤俭的内在美,这种既重外在美又重内在美的人才真正懂得美的表现。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
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
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
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
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
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
(节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
(3)还次.蒲州驿(______)
(4)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______)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烨然.若神人/②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 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 ①时人莫之.知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 ①则天甚异.之/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16.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17. 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18. 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
存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____。
(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
发现张嘉贞________的特点。
【答案】14.
(1). (1)同“披”,穿;
(2). (2)破;
(3). (3)停留,住宿
(4). (4)咨
询或询问
15. D
16.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17. (1)因为(我)内心有足够值得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2)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
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18.
(1). (1)“略无慕艳意”或根本不羡慕
(2). (2)才能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