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6月29日安徽安庆怀宁县教师招聘考试幼教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 6 月 29 日安徽安庆怀宁县教师招聘考试幼教专业知 识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幼儿的耳朵不太敏感,所以平时老师对幼儿说话应大声点。 ( ) 2.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词汇发展最丰富的时期。 ( ) 3.在歌唱活动中,儿童最易掌握的是音准,最难掌握的是歌词。 ( ) 4.欣赏文学作品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是了解口语和书面语言之间关系的主要 经验。 ( ) 5.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是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 ) 6.幼儿园应不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 ) 7.幼儿园晨间检查环节中的“问”是指保健医生向小朋友问好。 ( ) 8.幼儿园的点心以“低脂肪、低热量”为主,着重补充维生素 C。 ( ) 9.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体现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趋势。 ( ) 10.幼儿被蜜蜂蜇伤时,可在伤口处涂抹淡碱水。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编故事的活动中,能完全编制出完整故事情节是对( )阶段幼儿的要求。 A.小班 B.中班 C.小小班 D.大班 2.着重培养幼儿独白语言的活动是( )。 A.听说游戏 B.谈话游戏 C.文学游戏 D.讲述游戏 3.美术教育与其他艺术教育有很大差别,其本质差别是( )。
A.时间艺术 B.听觉艺术 C.视觉艺术 D.表演艺术 4.教师指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 )。 A.对话法 B.游戏法 C.比较法 D.体验法 5.画面有清晰明确的前后因果关系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称为( )。 A.凌乱式构图 B.并列式构图 C.平行式构图 D.遮挡式构图 6.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主要是借助于( )。 A.倾听能力 B.记忆能力 C.分析能力 D.交流能力 7.先天语言能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 A.乔姆斯基 B.斯金纳 C.皮亚杰 D.布鲁纳 8.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和平解决,该社会领域目标所属的年龄班是 (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9.成人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耳朵,以防生冻疮,是因为幼儿的( )。 A.耳廓血液循环差 B.耳咽管较短 C.耳皮下脂肪较多 D.外耳道较浅 10.幼儿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平衡,在下列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 A.运动系统 B.循环系统
C.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 11.幼儿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是缺乏微量元素( )。 A.铁 B.铜 C.锌 D.碘 12.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 )。 A.食物传播 B.空气飞沫 C.水源 D.虫媒 13.下列不适宜作为幼儿早操后活动场地的是( )。 A.草地 B.水泥 C.塑胶 D.泥土 14.“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这一目标适合的年龄班是(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5.幼儿用橡皮泥制作许多颜色的小圆球,该活动幼儿要运用到的泥工基本技能是( )。 A.拉伸 B.抟圆 C.压扁 D.搓长 1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强调一些卫生常识,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 角度 来看是为了(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17.晨检中的“二摸”是指( )。 A.摸额头和手 B.摸额头和腮部 C.摸腋下和颌下 D.摸腋下和额头
18.儿童在感受、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最普遍的形式是( )。 A.倾听欣赏音乐 B.载歌载舞、唱唱跳跳 C.参与奏乐 D.歌唱活动 19.中班幼儿走的基本动作的发展目标之一是( )。 A.上体正直,自然地走 B.听信号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 C.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进行曲线走 D.左右分队走 2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 A.出生后的第一年 B.3~4 岁 C.5~6 岁 D.6~10 岁 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2.单元主题活动中,选择与确定主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 4.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四、案例分析题(10 分) 某幼儿园中班发现一例甲型肝炎病例,该园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对病儿进行隔离,时间为 30 天。 (2)对病儿使用过的玩具、食具进行消毒。 (3)对该班儿童进行医学观察。 问题:(1)该园采取的措施哪些恰当?哪些不够明确?(3 分)
(2)该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7 分) 五、论述题(10 分) 试述正确组织儿童进餐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答案】×。解析:幼儿听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大声说话会给幼儿的耳膜带来 刺激,长此以往,可能使幼儿听力受损。 2.【答案】√。解析: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该时期是词汇 理解、使用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3.【答案】×。解析:在歌唱活动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是歌词,节奏次之,速度第三, 呼吸第四,最难掌握的是音准。 4.【答案】×。解析: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 写准备。 5.【答案】×。解析: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 6.【答案】×。解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 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7.【答案】×。解析:幼儿晨检中的“问”是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 小便有无异常。 8.【答案】√。解析:幼儿园可在正餐之外安排点心,点心应以“低脂肪、低热量”为 主,不吃甜食和油煎炸的食物,着重补充维生素 C。 9.【答案】√。解析: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体现出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趋势,即先只限 于判断自身范围的位置,再是确定与自身靠近的空间物体的方位定向,最后才能确定与自身 较远的空间方位定向。 10.【答案】√。解析:蜜蜂的毒液呈酸性,伤口可涂弱碱性液体,如淡碱水、肥皂水 等。 二、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大班在创编故事上,要求幼儿编出的故事具有语言、情节、人物 和主题等要素。
2.【答案】D。解析:讲述游戏是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言语的目的性、 独立性、创造性和连贯性,对幼儿的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答案】C。解析: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 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美术创作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其艺 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同其他艺术教育相 比,美术教育侧重于平面和立体的绘画、手工创作,更多表现为视觉艺术。 4.【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实施的基本指导方法是对话法,即师生间 以问答的形式欣赏美术作品。 5.【答案】D。解析:遮挡式构图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 清晰明确的前后因果关系。 6.【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 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 7.【答案】A。解析: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即具有先天的、内在的、 规则的语法系统。 8.【答案】B。解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部分的目标 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中指出,4~5 岁的阶段目标为:(1)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 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 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5)不欺负弱小。 9.【答案】A。解析:幼儿皮肤较薄嫩,与软骨组织紧密连接,皮下脂肪少,对寒冷耐 受力差,耳廓血管表浅,局部血液循环差,不易保温,所以容易发生冻疮,因此成人要注意 保护幼儿的耳朵。 10.【答案】D。解析:儿童发育最早的是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发育得最快,12 岁左右 达高峰,以后逐渐退化;生殖系统在幼儿时期进展缓慢,到青春期迅速发育并达到成人水平。 11.【答案】C。解析: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促 进作用,缺乏锌就会导致儿童食欲减退、皮肤粗糙、智力发育不良、发育迟缓以及贫血等。 12.【答案】B。解析: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 气飞沫传播。 13.【答案】B。解析:幼儿早操后的户外活动场地,应避免选择坚硬地面,如水泥地面, 防止幼儿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 14.【答案】A。解析:《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 能力”目标中,3~4 岁幼儿的典型性行为表现包括:幼儿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能跟随熟
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拟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能用简单的线 条和色彩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 15.【答案】B。解析:幼儿用橡皮泥制作小圆球需要用到泥工基本技能中的抟圆。 16.【答案】B。解析:饭前便后洗手可以去除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细菌,从而切断传播途 径。 17.【答案】B。解析:幼儿园晨间检查中的“二摸”是指摸幼儿额头是否发烫,腮腺是 否有肿胀现象。 18.【答案】B。解析:儿童在感受、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最普遍的形式是载歌载舞、唱唱 跳跳,他们欣赏音乐的方式通常是外化的动作表现,而这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年龄特征 的写照。 19.【答案】B。解析:能够听信号按照节奏上下肢动作协调,有精神地走是中班幼儿走 的基本动作的发展目标之一。C、D 项是大班的目标,A 项是小班的目标。 20.【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 50 厘米,第一年会增加 24 厘米,此后每年增加 10 至 20 厘米;初生的婴儿平均体重为 3.2 千克,一年后体重可增加 至三倍,在前五个月中重量的增加最大,约为出生时的两倍,以后的增长速度会减慢。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类型包括: (1)歌唱活动。歌唱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儿童表达 自己感情的一种方法。 (2)韵律活动。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 (3)打击乐演奏活动。打击乐器是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之一。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 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操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 (4)音乐欣赏活动。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 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 2.【参考答案】 单元主题活动是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内,围绕事先选择的主题组织教育活动。主题的 选择与确定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儿童:儿童的需要、兴趣、生活、已有的经验是首要因素。 (2)主题自身的特性:主题中蕴含的可能的教育价值、可能涵盖的教育内容是重要因 素。 (3)教师:教师的特长、能力、知识储备一定程度上影响主题的选择。 (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一定的教育资源是单元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5)已经开展过的主题:幼儿园教育活动应该是一个整体,而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相 对比较松散和缺乏。 (6)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隐形地位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到知识的意义,特别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的价值。 3.【参考答案】 (1)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积累想象的素材。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营造宽松心理氛围。 (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4.【参考答案】 (1)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练习。基本动作即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 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身体运动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攀登、钻、爬。 (2)学前儿童基本体操练习。主要包括体操动作练习和队列队形练习两个方面。 (3)学前儿童体育游戏。以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为基本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 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 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要目的。 (4)学前儿童运动器械练习。 四、案例分析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