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道德与法治 40 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友谊的天空,承载着我们几多欢乐、几多幸福,兴许还有困扰和烦恼。这启示我们交友时( ) A. 坦诚相待 不分界限 B. 真诚待人 求同存异 C. 推心置腹 无限宽容 D.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交友的原则。 AB:交友需要坦诚相待,要做到求同存异,但不能不分界限,A 说法错误,B 说法正确; C:宽容是要讲原则的,C 说法错误;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结交益友,不交损友,乐交诤友,D 说法体现的不是交友的原则,D 说法与 题不符; 故本题选 B。 2. 对下列观点或社会现象点评正确的是( ) 选项 观点或社会现象 点评 我喜欢的老师幽默开朗、见解独到 只尊重我喜欢的老师 课堂上与老师有严重的分歧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不懂感恩 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面对父母的叮嘱,我觉得好烦 亲子冲突难以化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老师和家长的认识和理解。
①: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老师,故①说法错误; ②:课堂上与老师有严重的分歧,我们应该用恰当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要尊重知识,故②说法正 确; ③:我们要与父母携手同行,故③说法正确; ④:亲子冲突可以通过我们与父母的双方努力化解,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3. 一辆公交车突然着火,满车的乘客被困在车厢里。许多人不顾危险上去救人,有的人则站在远处边看边 指指点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②珍视生命,自己生命最宝贵 ③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 ④休戚与共,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生命的正确认识。 ①④:公交车突然着火后许多人不顾危险上去救人,是敬畏生命的表现,做到了休戚与共,将生命至上, 也体现了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①④说法正确; ②: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站在远处边看边指指点点是漠视生命的表现,②说 法错误; ③: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体现的是生命的特点,③说法正确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 D。 4. 下边漫画反映了( ) A. 负面情绪和情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B. 情绪和情感是复杂多样的 C. 负面情绪和情感对个人成长毫无意义 D. 情绪和情感是不可调控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情绪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 A:仔细观察漫画内容,如果被消极情绪左右,这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故 A 说法正确; B:这不符合题文的主旨,故排除; C:感受负面情感未必是件坏事,故 C 说法错误; D:情绪和情感是可以控制的,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5. 王某因贩卖毒品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并处罚款 8 万元,其涉案毒品、原料及工具被依法予 以没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王某的行为属于( ) A. 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D. 一般违法行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ABCD:我们可以依据处罚结果,判断违法行为的种类。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等;行政违法行为一般罚款、拘留、吊销营业执照等;刑事违法行为一定会出现刑罚的处罚,没 有刑罚处罚的不是刑事违法行为。故 C 说法正确,AB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6. 开国将军甘祖昌夫妇生活上十分节俭,他们用自己的收入修水库、建校舍、扶贫济困、捐款救灾。从青 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他们用无言的行动践行自己平凡的承诺:“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决不无功受禄、 不劳而获。”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 ) ①发扬实干精神能创造美好生活 ②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③社会地位高低决定人生价值大小 ④参加公益活动能获得社会赞许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等相关知识。 ①:“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决不无功受禄、不劳而获”体现了他们的实干精神,①说法正确; ②④:题文中甘祖昌夫妇建校舍、扶贫济困、捐款救灾的行为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他们做到了 关爱他人,不言代价与回报,而不是为了获得赞许,②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③:社会地位高低不是决定人生价值大小的条件,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 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③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7.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因为(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要放弃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至上,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利益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把国家利益放在 第一位,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维护国家利益,并不一定要放弃个人利益,故②说法错误;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8. 对下边漫画《厚此薄彼》中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A. 错误,没有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 B. 正确,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C. 正确,义务是可以推卸的 D. 正确,必须充分享有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ABCD: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 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 务。漫画中的人物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其做法是错误的,故 A 说法正确,BC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9. 2021 年 2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强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体现 了我国(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②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④贫困现象已不复存在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正确认识。 ①③: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体现了党和政府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③说法正确; ②:我国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②说法错误; 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不意味着贫困现象不复存在,因为个人能力、发展机会的差异,以及地区、城乡 之间的发展差距,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0.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 建言献策。这说明( ) 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②网络协商提高了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③实行民主决策,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④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保障公民权利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A.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参与民主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①:公民不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故①说法错误; ②:这与题文的主旨不符; ③④:“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建言献策。这说明了实行民主 决策,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保障公民权利,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11. 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 2021 年 1 月 1 日实施。该法的 颁布 ①体现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②为政府公正司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为公民维权提供了基本遵循 ④保证公民通过正确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的认识和把握。 ①③:我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这是我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说明了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为公民 维权提供了基本遵循,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政府没有司法的权力,故②说法错误; ④:这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2. 从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杨靖宇,到新中国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再到新时代把生 命献给脱贫伟业的黄文秀……这些年来,各级政府积极褒扬英烈事迹。这说明( ) ①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②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③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回报的权利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向榜样人物学习的意义的理解。 ①④:依据题文描述,各级政府积极褒扬英烈事迹。这说明了我们要善于向榜样学习,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和历史观,养成亲社会行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这不是为了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故①说法错误; ③:承担责任不能以获取回报为目的,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13.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 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体现了我国( )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 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逐步消除了民族差别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解。
①③:我国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这与民族平等无关,且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 ④:有些方面的民族差别无需消除,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4. 2020 年全球经济萎缩 44%,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望 2021 年,中国经济要持续 健康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需要( ) ①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②对国家有认同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对发展有信心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做自信的中国人的要求的理解。 ②④:依据题文描述,这告诉我们做自信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对发展有信心,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③:材料没有体现出对文化传承的内容,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 15. 2021 年 1 月 25 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对话会中强调,解决时代课题,必须维护和推行多边主 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事件与此相一致的是( ) ①2021 年 2 月 26 日,美国空袭叙利亚 ②2021 年 5 月 7 日,巴以冲突持续升级 ③2020 年 6 月 17 日,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召开 ④2020 年 11 月 10 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召开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 惠的发展前景。故①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16. 2020 年 6 月 7 日,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记录了中国人民抗疫的伟大历程, 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经验,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这表明中国( ) ①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②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
③坚决维护世界各国利益 ④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②④: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表明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致力于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④说法正确;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①说法错误; ③: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二、非选择题:第 17 题 9 分,第 18 题 6 分,第 19 题 9 分,共 24 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桂梅,坚守云南贫困山区教育 40 多年,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她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 子高中,使 1800 多名家庭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她始终坚持言传身教,给予困难学生母亲般的呵护;她长期 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的收入用于兴教办学,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 上”的诺言,成为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优秀人民教师。 (1)请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张桂梅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人生梦想需要老师来点亮,更需要自己去努力,为了实现梦想,你准备如何努力? 材料二 张桂梅获得感动中国 2020 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她的颁奖词是:“灿烂山花中,我 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 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张桂梅老师是怎样面对挫折的? 材料三 面对自己的人生,张桂梅作出了许多让人不可思议的选择:放弃优越条件,只身来到贫困山 区支教;到处筹款,只为这些女孩们能读书;由于多年辛劳,她病魔缠身,面对个人生死,她坦然处之; 成立儿童福利院,照料幼小孤儿。 (4)有人说,面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张桂梅老师选择为别人而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请结合“感受生 命的意义”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承担责任等。 (2)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等。 (3)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