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CCS3.3中的graph详细使用说明.pdf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CCS 提供显示时频图(Time/Frequency) 运算结果也可以通过 CCS 提供的图形功能经过一定处理显示出来,CCS 提供 的图形显示包括时频分析、星座图、眼图和图像显示.如表 2-3 所示.用户准备好 需要显示的数据后,选择命令 View→Graph,设置相应的参数,即可按所选图形类型 显示数据. 各种图形显示所采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即采用双缓冲区(采集缓冲区和显 示缓冲区)分别存储和显示图形.采集缓冲区存在于实际或仿真目标板,包含用户 需要显示的数据区.显示缓冲区存在于主机内存中,内容为采集缓冲区的拷贝.用 户定义好显示参数后,CCS 从采集缓冲区中读取规定长度的数据进行显示. 显示 缓冲区尺寸可以和采集缓冲区的不同,如果用户允许左移数据显示(Left-Shifted Data Display),则采样数据从显示区的右端向左端循环显示.”左移数据显示”特性 对显示串行数据特别有用. CCS 提供的图形显示类型共有 9 种,每种显示所需的设置参数各不相同.限于 篇幅,这里仅举例时频图单曲线显示设置方法.其它图形的设置参数说明请查阅连 机在线帮助”Help → General Help→ How to → Display Results Graphically?”. 表 2-3 CCS 图形显示类型 显示类型 时域图 单 曲 线 图 (Single Time) 双曲线图(Dual Time) 在一幅图形上显示两条信号曲线 FFT 幅 度 (FFT Magnitude) 复 数 FFT(Complex FFT) 描 述 对数据不加处理,直接画出显示缓冲区数 据的幅度-时间 选择命令 View→Graph→Time/Frequency 对话框,在”Display Type”中选 择”Signal 对显示缓冲区数据进行 FFT 变换,画出幅 度-频率曲线 对复数数据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作 FFT 变 换,在一个图形窗口画出两条幅度-频率曲 线 在一个图形窗口画出幅度-频率曲线和相 位-频率曲线 对显示缓冲区数据(实数)进行 FFT 变换, 其幅度-频率曲线构成一帧.这些帧按时间 顺序构成 FFT 多帧显示图 显示信号的相位分布 显示信号码间干扰情况 显 YUV 或 RGB 图像 FFT 幅度和相位(FFT Magnitude and Phase) FFT 多 帧 显 示 (FFT Waterfall) 星座图(Constellation) 眼图(Eye Diagram) 图像显示(Image) Time”(单曲线显示),则弹出图形显示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 2-13 所示.
图 2-13 单曲线显示属性设置参数 需要设置的参数解释如下: (1)显示类型(Display Type) 单击” Display Type”栏区域,则出现显示类型下拉菜单,内容如表 2-3 所示. 点击所需的显示 类型,则 Time/Frequency 对话框(参数设置)相应随之变化. (2)视图标题(Grph Title):定义图形视图标题. (3)起始地址(Start Address) A:当监控的为数组时,一般我们用数组来存变量的值,也就是自己做 了个变量的缓冲区,缓冲区的长度即为数组的长度,变量的值先存到数组形式的 缓冲区中。 这个时候 Address 处写数组名就可以,学过 C 语言的大家都清楚,数组名即为 首地址是个地址常量,不同于指针。 B:当监控的为变量时,变量的地址如何获得呢?大家当然想到了取地址符&, 对就用它就可以了,&变量名,如我要监控的变量为 out,那么此处为什么呢?当 然是&out 了。 (4)数据页(Data Page):指明选择的采样缓冲区来自程序、数据还是 I/O 空间. 此处基本都是 Data(跟地址的分区有关,由于 DSP 采用哈佛结构,地址 映射为 data , program 和 IO,与 CMD 文件对照理解可以了解深入些)
(5)采用缓冲区尺寸(Acquisition Buffer Size) 用户可以根据所需定义采样缓冲区的尺寸.例如当一次显示一帧数据时, 则缓冲区尺寸为帧的大小.若用户希望观察串行数据,则定义缓冲区尺寸为 1,同时 允许左移数据显示. 这个要与第 3 点结合才能理解清楚, A:当是数组时(数组存的是一个变量的不同时刻的值),设置为数组的大小 n, 当然你也可以设置为 1-数组大小 n 之间的数值,但很显然你会丢失一部分数据 了,我们不会这么做吧我觉得,呵呵。 B:当是变量时,那就是 1 了,而且我觉得只能是 1(也就是当前的意思) (6)索引递增(Index Increment) 定义在显示缓冲区中每隔几个数据取一个采样点. (7)显示数据尺寸(Display Data Size) 此参数用来定义显示缓冲区大小.一般地,显示缓冲区的尺寸取决于”显 示类型”选项.对时域图形,显示缓冲区尺寸等于要显示的采样点数目,并且大于等 于采样缓冲区尺寸.若显示缓冲区尺寸大于采样缓冲区尺寸,则采样数据可以左移 到显示缓存显示.对频域图形,显示缓冲区尺寸等于 FF 帧尺寸,取整为 2 的幂次. (8)DSP 数据类型(DSP Data Type) 这个也是很重要的选项啊!你要是类型没选对,那显示的数就 肯定不对了(我习惯与 whatch window 中变量一块看,这样能看出是否自己设 置的对否) (9)Q 值(Q-Value) 采样缓冲区中的数始终为 16 进制数,但是它表示的实际数取值范围由 Q 值确定.Q 值为定点数定标值,指明小数点所在的位置.Q 值取值范围为 0~15,假定 Q 值为 xx,则小数点所在的位置为从最低有效位向左数的 xx 位. (10)采样频率(Sampling Rate(Hz)) 对时域图形,此参数指明在每个采样时刻定义对同一数据的采样数.假 定采样频率为 xx,则一个采样数据对应 xx 个显示缓冲区单元.由于显示缓冲区尺 寸固定,因此时间轴取值范围为 0~(显示缓冲区尺寸/采样频率). 对时域图形, 此参数定义频率分析的样点数.频率范围为 0~采样率/2. (11)数据绘出顺序(Plot Data From) 此参数定义从采样缓冲区取数的顺序: ·从左到右:采样缓冲区的第一个数被认为是最新或最近到来数据; ·从右到左: 采样缓冲区的第一个数被认为是最旧数据. (12)左移数据显示(Left-Shifted Data Display) 此选项确定采样缓冲区与显示缓冲区的哪一边对齐.用户可以选择此特 性允许或禁止.若允许,则采样数据从右端填入显示缓冲区.每更新一次图形,则显 示缓存数据左移,留出空间填入新的采样数据.注意显示缓冲区初始化为 0.若此特 性被禁止,则采样数据简单覆盖显示缓存. (13)自动定标(Autoscale) 此选项允许 Y 轴最大值自动调整.若此选项设置为允许,则视图被显示缓 冲区数据最大值归一化显示.若此选项设置为禁止,则对话框中出现一新的设置
项”Maximum Y-Value”,设置 Y 轴显示最大值. (14)直流量(DC Value) 此参数设置 Y 轴中点的值,即零点对应的数值.对 FFT 幅值显示,此区域 不显示. (15)坐标显示(Axes Display) 此选项设置 X,Y 坐标轴是否显示. (16)时间显示单位(Time Display Unit) 定义时间轴单位.可以为秒(s),毫秒(ms),微秒(μs)或采样点. (17)状态条显示(Status Bar Display) 此选项设置图形窗口的状态条是否显示. (18)幅度显示比例(Magnitude Display Scale) 有两类幅度显示类型:线性或对数显示(公式为 20log(X)). (19)数据标绘风格(Data Plot Style) 此选项设置数据如何显示在图形窗口中. ·Line:数据点之间用直线相连; ·Bar:每个数据点用竖直线显示. (20)栅格类型(Grid Style) 此选项设置水平或垂直方向底线显示.有三个选项: ·No Grid:无栅格; ·Zero Line:仅显示 0 轴; ·Full Grid:显示水平和垂直栅格. (21)光标模式(Cursor Mode) 此选项设置光标显示类型.有 3 个选项: ·No Cursor:无光标; ·Data Cursor:在视图状态栏显示数据和光标坐标; ·Zoom Cursor:允许放大显示图形.方法: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则定 义的矩形框被放大. 点击 ok,然后 Animate,就可以了,图形上应该就有你要监控的变量了吧 图 2-14 为一正弦波数据显示图的例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