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江苏扬州大学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A 卷
一、名词解释(共 30 分,每题 6 分)
1.符号和语言符号
2.语音学和音系学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4.外来词和意译词
5.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二、判断说明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正、误的理由。)
1.元音和辅音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2.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出来的音位,如元音音位和辅音音位。
此外语音中的音高、音重和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因此也能构成音位,这种音位叫非音质音位,如调位、重位、时位。
3.转喻和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转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
似性的基础上。隐喻的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
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标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4.词类可以根据词形变化或词的街法功能来划分。由于每个词都有意义,因此词类也完
全可以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
5.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是书面语,口头说出来的是口语。由于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
成的,因此一种语言的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形式总是一致的。
6.洋泾浜和克里奥耳语有区别,但它们都是语言统一的结果。
三、分析题 42 分)
1.分析下列各词中的语流音变现象,并指出其语流音变的类型∶(8 分)
(1)think
(2)领导
(3)木头
(4)豆腐
2.举例分析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词尾)两种语素的异同。(8 分)
3.下列各例都是按照“动词+了+时段词语+了”的结构构成的,请运用变换分析的方法
分析它们的异同∶(8 分)
(1)等了三天了
(2)死了三天了
(3)挂了三天了
4.结合下列实例分析各组表达语法意义所使用的语法手段∶(8 分)
(1)态度端正∶端正态度
漂亮衣服:衣服漂亮
(2)狐狸狡猾:狐狸的狡猾
去了美国:去过美国
(3)学习:学习学习
干净:干干净净
(4)work:worked
begin:began:begun
5.结合下列实例分析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发展∶(10 分)
(1)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2)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3)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行》)
(4)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四、问答题(共 48 分,每题 12 分)
1.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具有系统性?
2.应该如何看待对立和互补在音位归并过程中的作用?
3.语法范畴有哪些特点?现代汉语的名词有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为什么?
4.语言为什么会分化?语言分化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