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北京门头沟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 分)
(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A. 氮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B. 氧
C. 铁
D. 铝
A. 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
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3. 下列物质在 O2 中燃烧,产生白烟的是
B. 红磷
C. 蜡烛
D. 铁丝
A. 硫粉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气体形成白烟,符合题
意;
C、蜡烛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白烟产生,如果蜡烛不充分燃烧可能产生黑烟(生成的
炭黑悬浮在气体中形成),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不能产生白烟,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下列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A. 铝制易拉罐
B. 一次性餐具
C. 菜叶
D. 废旧报纸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制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不符合题意;
B、一次性餐具属于其他垃圾,不符合题意;
C、菜叶属于厨余垃圾,菜叶易腐烂可制成有机肥,符合题意;
D、废旧报纸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 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B. Fe3O4
C. CO2
D. P2O5
A. 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O 是由氢、氧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Fe3O4 是由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铁是金属元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C、CO2 是由碳、氧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P2O5 是由磷、氧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铁矿石
【答案】B
【解析】
B. 蒸馏水
C. 矿泉水
D. 雪碧
【详解】A:铁矿石中含有铁的化合物和杂质。是混合物。
B:蒸馏水只由水分子构成。是纯净物。
C:矿泉水中 含有水和矿物质。是混合物。
D:雪碧中含有水、蔗糖、二氧化碳等。是混合物。
综上所述:选择 B。
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C.
取用固体粉末
D.
过滤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中瓶塞没有倒放,试剂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故 A 错误;
B 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故 B 错误;
D 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选 C。
8.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B.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详解】花的香味来源于花瓣中有一种油细胞,它会不断分泌出带有香味的芳香油 。因为芳香油很容易挥
发,当花开的时候, 芳香油就会随着水分一起散发出来 ,即该物质的分子向空气中运动,被人的嗅觉器
管感觉到,人就闻到花香了,故选 D。
9.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银用作导线
B. 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
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 干冰用作制冷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银用作导线,是因为银导电性能良好,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
碳酸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铜的导热性能良好,可用于制作铜火锅,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0. 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B. 蔗糖
C. 食盐
D. 味精
A. 花生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花生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
B、蔗糖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食盐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D、味精能够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 A。
11. 下列符号中,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B. 2H
C. 2H2
D. 2H2O
A. 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H2 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不合
题意;
B、2H 表示两个氢原子,不合题意;
C、2H2 表示两个氢分子,表示方法正确,符合题意;
D、2H2O 表示两个水分子,不合题意。
故选 C。
12.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C.
B.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 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A. 稀有气体
B. 氮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供给呼吸。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用于呼吸。
C:氧气的用途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综上所述:选择 C。
14.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B. H2O2
C. CO2
D. MnO2
A. 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含分子;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原
子不含氧分子,错误;
C、1 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2 氧原子,错误;
D、1 个二氧化锰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错误。
故选 A。
15. 金属铬常用于制不锈钢。一种铬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24 个质子和 28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4
【答案】B
B. 24
C. 28
D. 52
【解析】
【详解】原子的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4。
故选 B。
16.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B. 碘
C. 锌
D. 钙
A. 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患贫血,故 A 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
素,缺乏或过量会患甲状腺肿,故 B 错误;C、锌影响人的生长和发育,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发育不良,故 C 错误;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使骨胳和牙齿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时幼
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故 D 错误。故选 A。
17. 下列对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C.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活性炭可使硬水软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A 正确;
B、分子都是在不断的运动,无论出于哪种状态,冰中的分子也在不断运动,B 正确;
C、硬水不易使肥皂水起泡沫,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C 正确;
D、活性炭可以吸附杂质,不能软化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 错误。
故选 D。
18.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NaCl
C. CO2
D. Ca(OH)2
A. 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盐,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特点,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钙是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碱,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故选 C。
19.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 多乘公交车,少坐私家车
C.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 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以防锈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应该不使用或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A 合理。
B: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我们应多乘公交车,少坐私家车。B 合理。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撒沙土灭火。C 错。
D: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所以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可以防锈。D 合理。
综上所述:选择 C。
20. “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元素名称为氟
C. 元素符号为 F
【答案】B
【解析】
B. 原子序数为 19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名称为氟,故选项说法正确。
B、左上角的数字为 9,表示原子序数为 9,故选项说法错误。
C、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F,故选项说法正确。
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1. “灭火弹”是一种新型灭火器,将其投入火灾现场,可迅速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
灭火原理是
A. 隔绝氧气
C. 清除可燃物
【答案】A
【解析】
B. 降低着火点
D.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详解】释放出超细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
故选 A。
“新型疫情”仍在持续,疫情防护从我做起。请回答下面小题。
22. 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A. 水
B. 乙醇
C. 酒精
D. 白酒
23.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 物质种类
B. 原子数目
C. 原子质量
D. 元素种类
24. 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其化学式为 C2H4O3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过氧乙酸可以消毒杀菌,是由于过氧乙酸中含有臭氧分子的缘故
C. 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 9 个原子
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12
【答案】22. A
23. A
24. B
【解析】
【分析】
【22 题详解】
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故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