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湖北随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湖北随州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第Ⅰ卷共 25 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7 题为生物题,8~15 题为化学题, 16~25 题为物理题。1~15 题每题 2 分,16~25 题每题 3 分。 1.崇尚科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下列哪位科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A.张青莲 B.袁隆平 C.侯德榜 D.屠呦呦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溶液滴加 B.除去粗盐溶液中的难溶物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元素的核电荷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学习化学课程的主题内容,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B.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①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 ①相同质量的 2O 和 3O 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 术 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 ②小苏打是焙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钙 之一 ③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8 个电子
③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C.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D.化学与社会实践 ①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瓣的汁液自制酸 ①磷酸二氢铵( 碱指示剂 NH H PO )和硫酸钾 4 4 2 ②厕所清洁剂、食用醋、厨房炉具清洁剂 K SO )化肥都属于复合肥料 ( 2 4 三种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 ②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 ③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上 铸剑 的油污 A.A ③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B.B C.C D.D 5.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 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8.0g 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g 丙、5.4g 丁和 2.8g 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 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 3.2g 6.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方案) A B C D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 Fe 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两瓶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检验硬水和软水 取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区分化肥 4NH Cl 和 KCl 取样,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7.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B 科学思维 2CO 、 3SO 、 2 3 Fe O 、 6 C H O 等都属于氧化物 12 6 C D 科学探究与 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静置,测上层清液 实践 的 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科学态度与 责任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并回收废弃塑料等,控制“白色污染” A.A B.B C.C D.D 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 NaOH 和 4 NH NO 固体 3 B.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C.向部分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 2 Na SO 和 2 4 2 H SO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 Ba OH 溶液 4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 26~35 题为物理题,36~42 题为化学题,43~45 题为生物题。 9.请从 H、Li、C、O、P、S 六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氢分子_________。 (2)造成酸雨的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 (3)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 (4)+5 价磷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5)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写出锂离子的符号_________。 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1)“随州泡泡青”是随州最具特色蔬菜品种之一,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素有冬季“蔬菜之王”的美誉。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蛋白质是由多种_________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②β-胡萝卜素是一种前维生素,在动物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下能氧化成为维生素 A1( 20 C H O ),在维生素 1A 的分子中,碳、氢两元素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填写 30 最简整数比)。 (2)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的负氧离子( - 2O ),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随州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获“中国森林氧吧”荣誉称号,负氧离子浓度高达 4.75 万个/ 立方厘米。一个 - 2O 所含电子总数是_________个。 (3)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又是一年“端午”,粽叶飘香,这是因为分子 _________。 11.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Ⅰ.“航天新征程,十六问苍穹”。北京时间 2023 年 5 月 30 日 9 时 31 分,搭载神舟十 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钛和钛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机等。钛和钛合金属于 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2)肼( 2 4N H )又称联氨,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之一。试写出 2 4N H 在氧气中燃烧生 成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Ⅱ.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 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3)金刚石、石墨和 60C 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
(4)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也称石墨烯),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形成 的六元环呈蜂窝状的二维结构。石墨烯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奇特性质正激励着科 学家们不断去探索。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连接______个六元环。 12.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请根据下列图表进行分析: 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Ca OH  2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 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 Ca OH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 2 (2)10℃时, KNO 的溶解度_________(填“>”、“<”或“=”)NaCl 的溶解度。 3 (3)t℃时,将 75g KNO 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3 为_______g。 13. 2CO 捕获和转化可减少 2CO 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一种捕集烟气中 2CO 并转化利用 的流程如图: (1)CaO 俗称_________。
(2)催化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甲醇( 3CH OH )属于_________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4)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 2CO 减少的是 _________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A.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 2CO ,将其转化为氮肥 B.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 缓解旱情 C.利用和开发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D.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 收大气中的 2CO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2CO 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 2CO 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_________、 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 2CO 气体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 (填装置编号)。 (3)有人对气体发生装置 A 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 入小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改进后的优点_________。 15.化学实验探究与跨学科实践活动。 活动一: (1)探究水的组成 如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反应一段时间后 a、b 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为_________,该实验表明,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A.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 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C.实验中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 CuSO 溶液可加快氢气 4 的生成速率。 ①上述实验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现有 2 Na SO 、 4 MgSO 、 2 Ag SO 、 2 4 4 K SO 等 4 种溶液,可与实验中 4 CuSO 溶 4 液起相似作用的一种是_________。 活动二: (4)借助 pH 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 中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 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传感器显示 pH 7 ,若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 _________变为无色时,也可表明酸碱基本反应完全。 (5)工业上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分子筛薄
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6)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家用简易供氧器中的固体药剂是 A 和 B,A 是过碳酸钠 ( 2Na CO 3H O  2 3 2 ),它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分解出 2 2H O ,B 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催化 2 剂。该同学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器,如上图所示: ①B 可能是_________。 ②氧气通过乙塑料瓶中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