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青海省海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不能反映出中外友好交往史实的是
(
)
A.玄奘西游
B.昭君出塞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是
(
)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C.《缀术》和《天工开物》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3.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斗争胜利的战争是
(
)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解放战争
D.鸦片战争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下列外交成就按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正式建交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④中国承办亚太
经合组织会议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6.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7.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B.希波战争
D.马可·波罗来华
8.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性组织的徽标图案,属于“欧洲联盟”的是
(
)
A
B
C
9.以下能正确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历程的选项是
D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10.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时尚智能手机,却是由深圳工厂流水线将来自美国的无线网络
接入模块、韩国的微芯片、台湾的触摸屏模板和世界其它地方的一百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
这种现象说明当今世界的
(
)
B.政治多极化
A.贸易自由化
C.经济全球化
D.区域集团化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
先进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
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
务,结束了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请回答:
(1)三民主义学说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哪次革命的指导思想?(1 分)
(2)有人说“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是怎样理解这句
话的?(4 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2 分)
(4)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什么历史事件?(1 分)
(5)结合两则材料,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所面临的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2 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中
的重大科技成果:汽船、互联网、汽车、“多利羊”、电灯、火车、内燃机、珍妮机、人造卫
星等。
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
遇与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
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请回答:
(1)请你把材料一中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3 分)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三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到了什么时代?(3 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你认为中国在这次科技革命浪潮
中应该如何应对?(4 分)
三、综合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3.古代日本是个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民族,然而到了近代,却不断对外发动战争,依据所学
日本历史,请回答下列问题。
(1)7 世纪中期,日本效法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1 分)这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
生了怎样的改变?(1 分)
(2)19 世纪中后期,日本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1 分)这次改
革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
(3)日本曾对中国发动过哪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2 分)这两次战争的结局如何?(3 分)
14.(10 分)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
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
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材料三:20 世纪的最后 20 多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
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综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次运动的口号(1 分)及代表人物(2 分)。
(2)根据材料二,综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中
的两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2 分)
(3)材料三所述“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事件为开端的?(1 分)中国“走向民富
国强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 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3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6.B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 l0 分,共 20 分)
11.(1)辛亥革命。
2.A
5.B
1.B
3.D
4.A
7.D
8.C
9.B
l0.C
(2)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失败:没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
(3)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反帝反封建。
12.(1)第一次科技革命:汽船、珍妮机、火车;第二次科技革命:汽车、内燃机、电灯;
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多利羊”、人造卫星。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
(3)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三、综合问答题(每题 l0 分,共 20 分)
13.(1)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3)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
关条约》;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14.(1)“自强”、“求富”;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写出三人即可得 2 分)。
(2)南昌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曲折;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超出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