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5月29日湖南长沙岳麓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 5 月 29 日湖南长沙岳麓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 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 面”指的是()。 A.全面和谐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行政、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建成和谐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二全面从严治党 2.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标志着我国该制度的建立。 A.《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方案》 B.《国家义务教育数量监测方案》 C.《国家中等教育数量监测方案》 D.《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 3.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2015 年将推进招生计划管理改革,新增 ()全部安排给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和人口大省。 A.大学生招生计划 B.研究生招生计划 C.本科招生计划 D.专科招生计划 4.()在我国北师大设立,该奖旨在奖励县及县以下基础教育一线,尤其是老少边穷岛地区, 在三尺讲台站满 30 年、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这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全国基础教育一线教师 的奖项。 A.“启功教师奖”B.“教师之家奖” C.“优秀园丁奖”D.“一线教师奖”
5.习近平在亚峰会上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 了新的机遇之窗。其中“一带”是指(),“一路”是指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A.沿海经济开放带 B.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带 C.丝绸之路经济带 D.环太平洋地带 6.()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等教育主张,认为在师生关系上, 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做中学。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7.宋代王安石《伤仲永》一文,方仲永从小聪明伶俐,5 岁作诗,然后却“泯然众人矣”, 这说明(一)。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一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D.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8.有人在较早年龄阶段身心达到成熟,有人则在较晚年龄阶段才达到成熟。F 列关于人的 发展对教育制约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 J 顷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B.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 C.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内容上相应变化,加速青少年的身心发 展 D.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9.张老师在班主任例会上谈到现在的学生难管理时说:“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声 地严厉批评,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观
点来解释。 A.给予惩罚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消退 10.全国有些省市中考的文科综合科目,采用开卷形式进行。,开卷考试时,学生记忆活动 主要是(). A.识记 B.回忆 j C.再认 D.保持 11.课外教育、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A.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B.师生共同参与的 C.学生自愿选择的 D.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12.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些观点适用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3.下列说法中,不能正确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共同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能力的培养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D.重视个别差异 14.下列哪项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C.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D.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15.作为一名新班主任,你认为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C.开展了班级工作 D.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16.教师正在组织上课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这一现象属于 哪种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动摇 17.“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把整个问题分解为局部,使矛盾充分暴露, 再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主要矛盾。"这句话描述的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阶段。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18.新教师王老师在上人职后的第一节课时,尽管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但是由于紧张,她的教学过程显得匆忙,语速快,也没有关注到学生,最后没有按时下课。 你认为王老师今后在教师能力素养方面应首先提高()。 A.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1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体现的师生关系是()。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20.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一教学策 略属于()。 A.目标策略 C.情境策略
B.成就策略 D.变化策略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 题纸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行政法规。 22.《教师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2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 24.美育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艺术美和现实美都具有这种功效。 25.人的行动方式、行动的坚持性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动机性质的制约。 26.教师是最活跃的教育力量,教师的行为.是形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 27.本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28.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分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其中应用是学生掌握 知识的中心环节 c 29.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起点是热爱学生。 30.德育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智育是培养细节的行为习惯。 三、多项选择题【每个题的正确选项有多个,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全部填上,填错或漏 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表扬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但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下列选项,属 于有效表扬的是()。 A.针对学生良性行为的表扬 B.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并强调导致表扬的行为 C.真诚的表扬,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 D.通过表扬,学生体会到投入适当的努力,将来还有可能成功 32.有经验的教师都清楚,唤起学生的注意并不难,难的是保持学生注意稳定于整个教学过 程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
A.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随意注意,运用随意注意提高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 B.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保持学生注意 C.以适当的教学速度,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 D.注重教学内容难易适度,避免过难、过易的内容削弱学生注意力 33.创造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为培养学生创造 思维的品质和能力,教师应该()。 A.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B.重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C.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D.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 34.青少年性意识发展包括()。 A.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和了解 B.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 C.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 D.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慕 35.素质教育是()。 A.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面向全面发展的教育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材料分析题.(下面有三个不同的材料,请根据材料完成选择题,答案都是单选题,即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结论正确。其中每个小题 2-5 分,共 25 分) 阅读材料(一)完成 36-38 题。
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曾做了一项对比实验。 学生在学习“柳叭‘燕子叭 c 溪川‘流”这五个笔画较多、比较难写的生字时,教师指导学 生抄写这五个生字,每字五遍。在课堂上,老师统计时间,结果发现,快的学生只用了 4 分钟,慢的学生只用了 6 分钟。教师将同一任务让学生在家里抄写完成,学生记住所用时间, 结果有的学生用了 5 分钟,有的学生用了 8 分钟,个别学生甚至用了 10 分钟以上。 36.上述实验结果,说明了()。 A.小学生的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较差 B.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C.五个生字的书写难度大,学生难以掌握 D.家庭教育缺失,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37.该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 A.讲解和鼓励作用 B.监督和指导作用 C.示范和引领作用 D.帮助和协调作用 38.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下列说法可取的是()。 A.制定课外学习和辅导计划,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B.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加强知识学习,增强学习技能的训练 C.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写字、看书、做作业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D.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关注小升初 阅读材料(二)完成 39-42 题。 班上有一个文静、可爱的小女生,初一新生刚入学时,她的脸上总洋溢着甜甜的微笑。不久, 笑容从她的脸上消失了,她每天默默地坐在位子上,很少言语,对班级的事情漠不关心。起 初,我并不在意,认为这是她的性格所致。有一天,我惊异地发现,她用冷漠的神情对着讲 台上侃侃而谈的我。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她在小学是一名学习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非常
受老师的器重和喜爱,但她性格腼腆,心思细腻,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少主动表现自己。于是, 我为她争取了一个代表班级参加演讲比赛的名额。当我拍拍她的肩膀以示鼓励和信任时,她 的小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参赛前的日子里,我总是寻找时机与她目光相对,微笑着对她 点点头。她上台演讲前,我伸出两根手指冲她做出一个坚定的“V"型动作;她演讲结束时, 我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向她表示祝贺。我相信,这些无声的语言可以给她莫大的勇气和鼓励, 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她为班级捧回了“第一名”的奖状。 从此,这个曾经失意的女孩变为班级建设的积极分子,虽然依旧那样文静,却多了一份事事 行动在先的热情和自信。有一天,她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条:“刘老师,是您无声的鼓励,唤 醒了我的自信,激发起我对班级的热爱,愿您继续关注班上每一个沉寂的心灵,使我们的班 级变成爱的海洋。" 39.材料中的女孩升人中学后不久,内心出现失意和惆怅的主要原因是()。 A.性格改变,与老师不熟悉,与同学关系不融洽 B.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平衡,产生青春期烦恼 C.学习任务加重,各学科成绩不尽人意 D.缺少展示自我的机会,缺乏来自老师的关注 40.材料显示,女孩后来充满自信,转变成为一名班级建设的积极分子。其原因主要是()。 A.女孩主动向老师表达意愿 B.教师的鼓励和信任 C.全班同学主动帮助女孩 D.家长主动与教师沟通 41.按照年龄推断,女孩正处于身心发展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关于该年龄段学生心理 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乐观情绪和朝气,精力旺盛,好奇心强 B.易喜形于色,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高度一致 C.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易兴奋和冲动 D.情绪表达方式与方法越来越少,情绪隐蔽性减弱 4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不当的做法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