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广东省汕尾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生活在距今约 70——20 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
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中国银行行徽(图 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 2)。这种形状的钱
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图 1 中行行徽
图 2 古钱币
4.“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5.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
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
7.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
《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
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C.推翻清朝政府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0.奕訢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
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
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 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
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3.握手是一种礼节,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握手更是寓意深刻。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
正确的是:
1972 年毛泽东主
席和尼克松总统
1979 年邓小平副
总理和卡特总统
2001 年江泽民主
席和布什总统
2009 年胡锦涛主
席和奥巴马总统
A.美国最早与新中国建交
B.中美之间隔阂开始消除
C.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D.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14.1984 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
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15.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 1957—1978 年间的 2.1%提高到 1979—1984 年间的 4.9%。粮
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
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6.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 ②巴黎圣母院
③洛阳白马寺
④麦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
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8.法国国旗上的蓝、白、红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当时
资产阶级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此文
件是:
A.《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 下面是一组关于“三角贸易”的图片。图片反映了:
猎捕黑奴
黑奴装船
黑奴抵港
A.三角贸易的血腥性
B.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C.三角贸易的全过程
D.非洲人口过剩的状况
20.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从此,获得“解放”的农奴:
A.只能从事农业生产
B.可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C.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可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21.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
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现了:
A.地圆说
B.万
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赔款
有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
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有英、法、日等国瓜分
22.列林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
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23.根据右表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些内容出自: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24.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下面
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25.1944 年 6 月,盟军官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等待执行一项两栖作战任务。他们将要参
加的是:
A.诺曼底登陆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6 小题 13 分,27 小题 12 分,共 25 分)
26.《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
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
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 年 1 月 1 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
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 年 6 月 21 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 年 8 月 3 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
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
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
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 年 1 月 1 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1 分)党和
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 分)全国人民“积极奋斗”
取得了哪些成果?(2 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 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2 分)指出“战
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3 分)
27.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对它的分析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请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
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
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
的可持续发展。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
材料二: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
为实现亚太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 年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12 年 4 月 24 日在哥德堡参观了沃尔沃轿车公司总部。温家宝
表示,沃尔沃和吉利的联姻在中瑞两国成为一段佳话……这种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
础上,不仅是资本的合作,也是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
与交流。中国吉利汽车集团在 2010 年以 18 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 100%股份。2011
年在德国市场满意度调查中,沃尔沃汽车击败本土豪华品牌排名第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体现是什么?(1 分)经济全球化带来了
——新华网记者瑞典哥德堡报道
哪些影响?(3 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的主张是什么?(1 分)中国参加了哪
些国际性经济组织?(1 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吉利和沃尔沃在“联姻”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
的?(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2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历 史
16~20:CBBAC
21~25:BBADA
6~10:BDCAC
11~15:DDDAC
一、单项选择题
1~5:BCACD
二、综合题
26、
(1)工业化(1 分);第一个五年计划(1 分);成果:到 1957 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
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
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
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
一批新的工业基地。(2 分)
(2)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使得以高指
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2 分)
(3)改革开放(2 分)。转变前,党的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
建设。(2 分)
(4)认识: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满分 3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1)主要体现在资源,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争夺上(1 分)。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
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3 分)
(2)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1 分)。太经合组
织、世界贸易组织。(1 分)
(3)加强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建立现代的经营管理制度,用先进的技术,占领世界
的市场,加强两国企业家的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相互包容。(满分 4 分。言之有理,
可酌情给分)。
(4)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
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
相互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
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
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也进一步加大。(满分 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