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A卷
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计 100 分)
1. 试从利益关系的视角阐释“政治”的内涵。
2. “政治学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请评析。
3. 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管理的基本特征。
4. 简述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5. 解释名词:“天赋人权论”。
6. 简述政治权利的内含及其基本特性。
7. 简述政治认同对于政治统治的积极功能。
8. “稳定是最高政治价值。”请评析。
9. “当代中国,政治团体的兴盛会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请评析。
简述现代政治学原理的学科特性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意义。
二、论述题(20 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政治目标,请结合当
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基本作用以及当代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基 本路
径的认识。
三、论文写作题(30 分)
1. 阿克顿:“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自由与权力》)
2. 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
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论法的精神》)
3. 汉密尔顿等:“用这种方法来控制政府的弊病,可能是对人性的一种耻辱。但是政府本
身若不是对人性的最大耻辱,又是什么?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 果是
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 抗。”
(《联邦党人文集》)
4. 习近平:“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
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 坚
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 清正、
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上 述材
料,完成一篇 800 字的小论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 10 分,计 100 分)
1.试从利益关系的视角阐释“政治”的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 指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 障其权
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1)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关系,从这个层面来理解政治,政治就是社会政治
组织依据一定的制度正确处理和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
体等之间的利益关系。
(2)利益矛盾是利益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政治的内涵还包括正确处理利益主体之间的
矛盾,化解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2. “政治学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请评析。
答:“政治学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这个论断是比较狭隘的。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政
治学就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但,由于人们对 于政治的含义的看法不同,因
而对于政治学含义的确定也各不相同。如拉斯韦尔从心理和行 为的角度进一步发展,提出
“政治学是对权势和权势人物的研究”。 这个论断是比较狭隘的。主要是因为:
(1)政治学作为研究政治的科学,其含义的确定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政治
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 认
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由此,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即政
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 使用一个单一的标准是不能对权势人物作出令人满意的描述的。权势在某种程度
上表现在对诸如尊重、收入、安全等价值的要求上。但是尊重不见得都归于有钱的人,安全 也
不一定归于杰出的人物。显然,如果对权势采用不同的标准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3) 政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们对政治的认识并不能局限于它的外观上,而要深入
认识其本质。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会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政治想象的认识的深化
而不断发展。政治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阐明情况,而在于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促进政治
实践的发展,才是政治研究的根本任务所在。
3. 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管理的基本特征。
答:政治管理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 权
力主体的利益和要求。政治管理的特征作为政治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为,在市场经 济条件
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 政治管理具有公共性
①政治管理行为的公共性,是社会利益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在政治权力行为特
性中的体现,也是这种共同利益对于政治权力行为的规定性。
②作为政治权力行为,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在政治权威和服从关系的条件下实施的对于 社
会力量和成员的管理。
③政治管理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和管理社会事务,是特定社会利益关系和共同利益得以实
现的要求,这些职能和事务具有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的特点。这就在政治管理的职能和事务 层次
上赋予了政治管理的公共性。
(2) 政治管理具有组织性
①首先体现为管理所凭借和运行的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机结合性。这些资源和要素包括
人力、物力、财力、权力、权利、信息、地理环境、民族和传统文化等。
②体现为政治权力和社会成员的政治系统构成性。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管理的组织
性要求,通常体现为政治权力的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组织。
③体现为政治管理运行的协同性。在政治管理过程中,政治权力的各组织部门之间具有 规
范意义上的分工和协作性,以使得政治权力的管理运行力量大于各组织部门单个行动力量 的算术
和。
(3) 政治管理具有责任性
①根本在于政治管理行为与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吻合性,因此,政治管理的责任,表现
为政治权力的公共责任。
②政治管理的责任性,是对于政治权力主体行为的规范,它包含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对 于
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管理活动的命令性规范、允许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③政治管理的责任性,与政治管理的权力呈对称性。在政治管理过程和社会生活中,权力
与责任是政治管理权力的一体两面,两者共生于政治管理权力,互为条件,并且相互对称。
④政治管理的责任性也体现为相应的结构性,政治管理的责任是按照组织的层级和部门相应配
置和分布的。
(4) 政治管理具有服务性
①政治管理根本上是服务于政治权力主体,满足和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要求。
②政治管理的服务性,体现为政治权力主体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产品。
(5) 政治管理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①在社会共同利益的多重价值和政治权力的多重功能中,政治管理行为力求实现的是社
会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因此,它以这些价值作为行为的基本取向。
②政治管理以有效实现共同利益和规范不同利益的实现方式,有效规制社会利益关系,
促进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效率的要求。同时,政治管理以各种方式协调各方面社会利益矛盾, 按照
特定社会的公平要求,实现对于社会的管理,来实现公平的价值。
4. 简述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
答:执政党权力是指特定阶级或者阶层的政治组织的政治权力,其形成的基础是特定阶 级
和阶层的共同利益;社会公共权力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就全社会共同体来看,社 会公共
权力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社会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在这个层次上,只有社会 公共权力是政
治权力,其他范围和层次上形成的共同力量只是社会或政治力量而不构成政治 权力,具有普遍性和
至上性的特点。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如下:
(1) 从本质上来讲,执政党的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是一致的。但由于社会公共权力是
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力量凝结,而执政党作 为
统治阶级或阶层的核心组织,其构成成员范围要小于社会成员。就全社会的范围和层次来 说,社
会公共权力是政治权力,执政党力量是社会政治力量.
作为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政治力量,执政党的力量在社会公共权力意志形成和实际运行中具
有领导地位,它代表本阶级或者阶层的利益和意志,在社会公共权力的运行方向、 运行过程中起支
配性或主导性作用。所以执政党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关系是领导关系。
(2) 由于社会公共权力是特定意义上全社会范围和层次的政治权力,执政党的力量则
是执掌该政治权力的政治力量而不是该权力本身,因而执政党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的关 系
是执掌关系。
5. 解释名词:“天赋人权论”。
答:天赋人权论是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首先由格老秀斯与斯宾诺莎提出来的,后经霍布 斯
与洛克将其发扬光大,最后有卢梭等人完成理论系统化工作。
斯宾诺莎认为,天赋人权就是自然权利,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们所签订的一种社会契约
论。在这个社会契约中,人们同意转让一部分自己的自然权利,同时人们还保留了另一部分 自然
权利。这些被保留的权利就是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被剥夺的天赋人权。
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类文明进入文明社会以前,受自然法则支配,人人都享有自然权利:
生命权、财产权、自由权等。由于人们同时具有自私自利等缺点,从而会对其他人权利构成侵害
和破坏,因此,有理性的人们便联合起来,订立契约,让渡权利,组成国家以保护人们的权利。
国家权力的基础是人权,国家权力的原旨和目标是维护人权,政治民主化是天赋人权的内在要
求。
6. 简述政治权利的内含及其基本特性。
答:(1)政治权利的内涵
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 障的
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
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 定范围内的自
主性。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个人政治权利和集体政治权利。
(2)政治权利的基本特性
①政治权利具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
是指政治权利属于相对共同利益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政治权利,而且政治权利的实现归
根到底是相对共同利益意义上的社会个体的权利实现。
②政治权利具有法定规范性
作为社会成员的法定政治资格,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规定着政治 权
力和社会成员进行政治行为、从事政治活动和承担政治义务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因而政 治权
利具有规范性’的特点。
③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主体的自主性
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在法定范围之内自由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资格,因而它具有权利主
体自主性的特点。
④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有机构成,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一切政治权利内含
的两个方面。
⑤政治权利具有自由价值性
作为主张和实现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具有特定的公共价值含义。政治权利的
特定基本价值,是政治权利主体在法定范围内进行政治生活的自由。
7. 简述政治认同对于政治统治的积极功能。
答: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威的服从心理,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心 理
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方法的认可和同意;政治统治是指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 同一性双
重驱使下,政治统治行为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必须建构 政治权力主体对
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政治认同对于政治统治 具有以下积极功能:
(1) 政治认同与政治权威之间构成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秩序,以价值观念和心理趋
向的方式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行为秩序和制度秩序,从而成为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达到稳
定社会的目标。
(2) 政治权力只有有效地转化为政治权威,培植稳定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合法性,才能
持久有效地建立和维护特定的政治统治秩序,所以政治认同具有稳定政治秩序的功能。
(3) 政治统治的要求和规则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有效实施,往往也取决于政治
认同和政治合法性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建立,所以政治认同有助于政治统治的要求和 政
策付诸实施。
8. “稳定是最高政治价值。”请评
析。答:(1)稳定的含义
稳定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系统保持动态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具体而言是指没有全局性的
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政权不发生突发性质变,公民不用非法手段来参与政治或夺取权力, 政
府也不用暴力或强制手段压制公民政治行为,以此维护社会秩序。政治稳定是把社会冲突控制
在一定的秩序之内。
(2)对“稳定是最高政治价值。”的评析
稳定是一国政治价值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并非一直占主导地位。因为随着社会阶段的变
化,一国的最高政治价值也会随着变化。另外不同的政治行为所追求的政治价值取向也是不 同
的。
①在政治统治的职能中,政治统治主体的行为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政 治
权力主体把社会和政治冲突控制在社会政治秩序范围内的活动,是建立和维护政治权力与 社会其
他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权威与服从的活动,是使得这些力量和成员处于可 支配和可约
束范围内的活动。
②在政治管理的职能中,政治管理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政治 管
理以有效实现共同利益和规范不同利益的实现方式,有效规制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 发展,
来实现效率的要求。同时,政治管理以各种方式协调各方面社会利益矛盾,按照特定社会的公
平要求,实现对于社会的管理,来实现公平的价值。
③在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时,如国家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处于动荡时期,稳定就成为了国家
的最高政治价值。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统治通常按照安全和稳定的价值要求展开活动, 正因为这
样,安全和稳定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也成为政治统治行为效果的衡量和评价标准。
④在国家处于稳定时期,其他的政治价值取向就可能成为最高的政治价值取向。例如当 国
家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时,那么公平有可能成为执政党当时的政治价值。
所以,“稳定是最高政治价值”的观点是片面的。
9. “当代中国,政治团体的兴盛会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请评析。
答:“当代中国,政治团体的兴盛会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 政治社团的含义与作用
①政治社团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 会政治生
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
体。
②在社会主义国家,各种政治社团也通过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本社团成员的 利
益要求,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其主要表现:
a. 在党、政府与本社团群众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我国,各政治社团如工会、
共青团和妇联等既向党和政府反映本团体成员的利益要求,使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法律时能最大
限度地考虑到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又向本社团成员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法律, 使之成为人
民群众自觉的行动。
b. 各政治社团通过对党和政府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和政府
的廉政建设。政治社团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作为特定社会政治力量,凭借其与 党
和政府的密切关系,可以通过民主监督,纠正党内不正之风以及政府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的 腐败现
象。
c. 各政治团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参政议政,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立法活动有着一定
的影响。
(2) 我国的政党制度特征
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其特点是:
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 命
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 党、九
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 量。
②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
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 积极
参政议政.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制是在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可协调性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各 民
主党派相互之间是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展开政治活动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又存 在着相
互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的基本准绳就在于各自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是否有利于社 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得到合理协调和实行。
(3) 政治团体的发展不会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
党合作制的基本方针,所以政治团体的发展和兴盛不仅不会削弱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反而 能够巩
固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中的那种相互倾轧、相互拆台的政治 竞争不同,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在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可协调性的基础上,中国共 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之间、各民主党派相互之间是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展开政治活动的。中国共 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
这种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具有积极建设性,它无疑保证了我国社会主 义建设的稳定与和谐。
10
简述现代政治学原理的学科特性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意义。答:
(1)现代政治学原理的学科特性
①抽象性
政治学原理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并
把它概括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形态。政治学原理是对于政治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的理论论
述。
②一般性
政治学原理是对于一切同类政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另一方面政治学原理又力图阐明一
切特点和规律的共相。
③基础性
政治学原理的抽象性和一般性,使它成为人们认识政治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学学科体系大 厦
的理论基石。因为抽象的规定在理论展开行程中表现为起点而不表现为结果,所以政治学 原理是
政治学训练的理论起点。同时,政治学原理的变化,既是政治学学科体系和各分支学 科变化的结
果,又为其提供了理论前提。
(2)学习政治学对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意义
①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政治学原理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a.它为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活动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