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下半年江苏教师资格初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
1、 “经营位置”在美术作品中指的是( )。
A.章法
B.笔法
C.意境
D.意义
[答案]A
2、 如图 1,该作品是( )。
A.战国《人物御龙帛画》
B.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C.西汉《迎宾拜谒墓室壁画》
D.东汉《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
[答案]B
3、 如图 2,该碑刻中的字体是哪位书法家创造的?( )
A.柳公权
B.欧阳询
C.虞世南
D.颜真卿
[答案]D
4、下列选项中属于苏州园林的是( )。
A.个园
B.豫园
C.网师园
D.圆明园
[答案]C
5、下列选项中,倡导“南北宗论”的中国画家是( )。
A.董其昌
B.张彦远
C.石涛
D.谢赫
[答案]A
6、 如图 3,该作品所属的风格是(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后印象主义
[答案]C
7、下列选项中,属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的是( )。
A.透纳
B.约翰.康斯泰伯尔
C.米莱斯
D.威廉.莫里斯
[答案]D
8、 如图 4,该建筑是( )。
A.泰姬陵
B.巴黎圣母院
C.凡尔赛宫
D.克里姆林宫
[答案]A
9、 如图 5,该作品的作者是( )。
A.康定斯基
B.马蒂斯
C.夏加尔
D.米罗
[答案]C
10、 立方体的成角透视有几个灭点?(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B
11、 如图 6,图中箭头所指的骨骼是( )。
A.额骨
B.顶骨
C.颞骨
D.枕骨
[答案]C
12、 如图 7,该作品运用的皴法是( )。
A. 斧劈皴
B.折带皴
C.披麻皴
D.米点皴
[答案]C
13、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版)》,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面向有深造意愿的学生
B.面向喜欢美术的学生
C.面向有美术专长的学生
D.面向全体学生
[答案]D
14、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版)》,对美术语言的基本构成理解正确的是()
A.题材与主题
B.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C.风格和流派
D.造型原理和构图方法
[答案]B
15、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不提倡的
做法是( )。
A.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
B.以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为目的
C.鼓励学生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
D.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答案]B
16、 如图 8,高老师在讲解三星堆的青铜人面具时,学生对面具的柱状眼睛造型感到很好
奇,教师便组织学生对其原因进行研讨,该教学方法是( )。
A.探究法 B.示范法
B.练习指导法
C.讲授法
[答案]A
17、 魏老师在上《泥塑》课时,设计的教学环节为“激发兴趣——文化引申——方法学习
一作品展示”,这指的是( )。
A.教学理念
B.教学难点
C.教学内容
D.教学程序
[答案]D
18、 肖老师以《古建筑保护》为题,设计了“现场考察、搜集资料、整理展示”三节课并
实施教学,这种课程设计形式是( )。
A.校本课程式
B.主题单元式
C.活动合作式
D.问题解决式
[答案]B
19、 在《陶罐制作》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
B.感受陶艺的魅力
C.学习陶艺的基本工艺
D.掌握拉坯成型的技能
[答案]D
20、 对《中国山水画技法》一课教学目标表述较为合适的是( )。
A.学会画中国山水画。熟练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
B.欣赏中国画艺术,了解中国画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观念
C.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精神,体验中国山水画用笔用墨的方法
D.提高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识.传承中华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答案]A
21、 在《楷书练习》一课教学中,教学重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了解文房四宝的功能
B.了解楷书的风格特征
C.掌握多种楷书的书写风格
D.掌握楷书的结体与用笔
[答案]D
22、 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下列选项不合适的做法是( )。
A.对教学中所有作品都予以讲解
B.对作品讲解同时关注鉴赏方法
C.选择教科书中部分作品进行深度讲解
D.适当增加教材以外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
[答案]A
23、 在欣赏课上,张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后,鼓励学生体
验色彩画法。对此,合适的评价是( )。
A.欣赏与体验相结合,增强了对作品的理解
B.欣赏与创作相结合,提升了绘画创作的技能
C.欣赏课主要是思维活动,不需要动手
D.欣赏课不应当进行创作,混淆了课程
[答案]A
24、 针对《古镇考察》一课,以下教学方法不恰当的是( )。
A.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来搜集资料
B.让学生临摹教科书上的古镇建筑图
C.组织学生走访当地的老人、专家和学者
D.组织学生实地参考与考察
[答案]B
2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目的的是( )。
A.完善教学管理
B.促进学生学习
C.改进教学方法
D.提高教师地位
[答案]D
26、 下列选项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袋中不包括的是( )。
A.美术教科书
B.设计方案
C.创作过程记录
D.构想草图
[答案]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
以下图作品为例。简述达利绘画艺术的特点。
[答案]
[解析]
达利是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
他的绘画追求极度的无条理性,将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或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
运用分解、综合、重叠和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该作品是达利的代表作《记忆的永恒》,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
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
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桔死的树; 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
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
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
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
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 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
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活动建议,
针对《书籍装帧》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的建议。
[答案]
[解析]
(以下参考答案任选三种):
(1)欣赏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些主要特征,尝试用语言或文字
从封面以及内容的角度进行评述。
(2)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步骤与方法,自己选择一本书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练习。(3)了解书
籍封面的常用工艺,结合实际生活,完成符合实际需求的书籍封面设计。(4)以团队合作的
方式,选择某一本书,进行设计练习,共同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5)利用网络查找收集
的方法,了解一些关于书籍装帧的不同设计,用摄影、绘画或文字的方式收集和书籍内容相
关的资料,对一些书籍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举例说明三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答案]
[解析]
(1)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展现教学内容情境或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创设情境布置
教室.让学生人情入境,借境悟理,进行自主学习。如《彩塑》一课,教师展示中同梦的泥
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自主的探究泥人张的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学生有了疑问会去发现,去探讨、去创造。这
样可激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促使学生不断思索,不断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从而真
正主动地获得新知识。
(3)在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创作题材、创作内容以及创作形式, 可以更好地调动
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如《色彩与生活》一课,让学生运用色彩的三要素进行创作,题材与形
式不限。
以初中“综合·探索”领域课程《中秋节美术主题活动》为例,列举三个教学评价的建议。
[答案]
[解析]
(考生可从以下答案中任选三种):
(1)在生活中发现与中秋节相关的美术活动,与同学合作确定研究课题。
(2)以美术知识结合其他学科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出自己关于中秋节美术活动的
研究方案。(3)用图像、文字、声音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对中秋节相关素材进行
整理和分析。
(4)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展示。
(5)以创作与展示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术与中秋节节日习俗、文化活动等的认识和理解。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秦老师在执教《民间美术的色彩》时,针对教学目标,精心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实物与图片。
他先以“民间工艺品模型”活动导入课题,通过“民间美术色彩给人怎样的感觉?””为什么
民间美术会形成这样的色彩特征?”“民间美术的色彩效果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等一系列设
问,让学生感知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特征。接着,教师以民间玩具布老虎为例,让学生进一
步领会民间美术的造型思维特点。
问题:从优点、问题、建议三方面对该课的教学进行分析与评价。
[答案]
[解析]
优点:秦老师运用实物和图片的形式进行导人,体现了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由此引起
学生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秦老师进而提出一系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的问题,营造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
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 问题: 老师在分析布老虎的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民
间美术的造型特点,并未体现民问美术的色彩特点,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重点不突出。
建议: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民间美术色彩,所以最后在布老虎欣
赏环节.应该让学生从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远古的呼唤——面具》一课中,胡老师在示范了面具的制作方法后, 让学生根据文学
剧本自由选择角色制作面具。学生做完面具之后,胡老师邀请几位面具做得好的学生上台展
示.说明自己作品的创意并简单表演。老师与台上学生一起喝彩,尽情释放激情;享受创作
的乐趣。
结课时,胡老师向其他学生说:“他们做得太棒了!可你们为什么这么不用心呢?”
问题:请从问题与建议两方面对胡老师的教学评价行为进行分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