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山东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原理考研真题
一、(20 分)如附图所示,用泵将敞口贮槽中的溶液送到蒸发器内,贮槽内液面维持恒定。
溶液的密度为 1200kg/m3,饱和蒸气压为 4.247kPa(绝压)。蒸发器产生的水蒸气送入真空
操作的冷凝器中冷凝,蒸发器的操作压力与冷凝器内的操作压力相同。冷凝器下部气压管中
水上升的高度为 2.72m,水的密度为 1000kg/m3。蒸发器进料口高于贮槽液面 15m,进料量为
20m3/h。泵吸入管路总长为 86m,压出管路总长为 100m(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管路摩擦系数取为 0.02,管路内径为 60mm。
试求:
(1)蒸发器的操作压力;
(2)泵的有效功率;
(3)若该操作状况下泵的必需气蚀余量(NPSH)r 为 2.0m,则泵的允许安装高度为多少?(当
地大气压为 101.3kPa)
题 1 附图
二、(10 分)用标准型旋风分离器(ζ=8.0,B=D/4,h=D/2,Ne=5)除去气体中的固体颗粒。
已知颗粒密度为 1200kg/m3,气体密度为 1.2kg/m3,气体黏度为 1.8×10-5Pa•s,气体处理量
为 1440m3/h,允许压强降为 1275Pa。颗粒直径为 6.5μm。现采用多台相同的旋风分离器并
联操作的分离方案,试计算所需并联的旋风分离器的个数和直径。
三、(20 分)一单管程的列管式换热器,由Φ25×2mm 的 136 根不锈钢管组成。现有平均比
热容为 4.187kJ(kg•℃)的某溶液在管内作湍流流动,其质量流量为 1.5×104kg/h,并由 15℃
被加热到 100℃。温度为 110℃的饱和水蒸气在壳方冷凝。管壁对溶液的对流传热系数为
520W/(m2•℃),蒸汽对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为 1.16×104W/(m2•℃),不锈钢管的导热系数为
17W/(m•℃),忽略污垢热阻和热损失。
试求:
(1)列管长度;
(2)若将该换热器管程改用于把 5.0×104kg/h 的苯从 30℃加热至 70℃,并已知操作范围
内苯的平均密度为 900kg/m3,黏度为 0.47×10-3Pa•s,比热容为 1.80kJ/(kg•℃),导热系数
为 0.14W/(m•℃),换热器其他条件不变,判断该换热器是否合用。
四、(20 分)某二元混合液的组成(易挥发组分 A 的摩尔分数,下同)为 0.52,在泡点状态
下进入精馏塔。工艺要求塔顶产品的组成为 0.75,塔顶产品采出率 D/F 为 1:2。塔顶设全凝
器,泡点回流。若操作条件下,该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为 2.5,回流比 R 为 2.5。试求完成
上述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和进料板位置。
五、(20 分)在直径为 1m 的填料吸收塔内,用清水作溶剂,入塔混合气流量为 100kmol/h,
其中溶质为 6%(体积分数)。要求溶质回收率为 95%,取实际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 1.5 倍。
已知在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Y*=2.0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 KYα=200kmol/(m3•h)。
试求:
(1)出塔液体组成;
(2)所需填料层高度;
(3)若其他条件不变(如 G、L、y 入塔、x 入塔等不变),将填料层在原有基础上加高 2m,溶质
回收率可增加多少?
六、(20 分)某干燥器的操作压强为 79.98kPa(绝压),出口气体的温度为 60℃,相对湿度
为 70%,将部分出口气体返回干燥器入口与新鲜空气相混合,使进入干燥器的气体温度不超
过 90℃,相对湿度为 12%(如附图所示)。已知新鲜空气的质量流量为 0.503kg/s,温度为
20℃,湿度为 0.005kg 水/kg 干空气。水在 60℃时的饱和蒸汽压为 19.91kPa(绝压),在 90℃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 70.09kPa(绝压)。
试求:
(1)新鲜空气的预热温度及空气的循环量;
(2)预热器需提供的热量为多少?若将流程改为先混合后预热,所需热量是否有变化?
题 6 附图
七、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1.什么是连续性方程?
2.如何通过实验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3.传热有哪几种基本方式?
4.如何通过实验测定总传热系数 K?
5.简要说明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联系与区别。
6.精馏塔设计中,简捷法确定理论板层数的步骤是什么?
7.什么是亨利定律?
8.板式塔和填料塔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