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8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12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试卷密 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4 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14 分) 读下边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 ①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②他少年出外谋.(móu) 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③哪知老景却如此颓唐!④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 不能自禁。情郁.(yǜ)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chù)他之怒。⑤他带 我渐渐不同往日。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掂记着我,掂记着我 的儿子。⑦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 (zù)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⑧我读到此处,在晶荧的泪光中,又便看 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⑨唉!⑩我不知何时再与他相见?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中加点字的注音,“郁(yǜ)”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B.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谋(móu)”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C.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箸(zù)”的拼写有错,其它三个都正确 D.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郁(yǜ)箸(zù)”的拼写有错,其它两个都正确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⑤句中的“带”,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 ⑧句中的“荧” B.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景”,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
⑧句中的“褂” C.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景”,⑤句中的“带”,⑥句中的“掂”, ⑧句中的“荧” D.上段文字有四个错别字,分别是③句中的“却”,⑥句中的“掂”,⑦句中的“惟”, ⑧句中的“褂”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颓唐”、“颓废”都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意思,因此文中的“颓唐”可换成“颓 废” B.文中的“琐屑”应解释为细小而繁多(的事) C.第②句的最后一个分句缺宾语,应改为“做了许多大事” D.第④句中的“情不能自禁”多余,应删去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上段文字选自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B.第⑩句的标点符号有错,“?”应改为“!” C.第⑧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 D.第⑥句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个层次是因果关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一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B.“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义是“交错相同”,今义是“运输事业的统称” C.“饿其体肤”中的“饿”应该译成“使……挨饿”,而“劳其筋骨”中,“劳”的 译法却与它不相同 D.“甚矣,汝之不惠”一句,直译应将“甚矣”移至“汝之不惠”后面,即译成“你 不聪明太过分了”;如果意译,则译成“你太不聪明了” 6.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 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 青史。 注意事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6 分) 本卷共 10 页,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20 分) 7.根据提示按原文填写古诗文句子。(6 分,①—④题必做,每小题 1 分,⑤⑥题任选 做一题,2 分) ① 明月松间照, 。 (王维《山居秋暝》) ②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③ 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④ 5 月 12 日汶川大地震,毁坏房屋数百万间,数百万人无房可居。面对受难的同胞, 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诗句是:“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 “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 , 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 表 达 的 是 对 友 人 的 关 切 ; 李 煜 的 “ 无 言 独 上 西 楼, ”,抒发的是别愁离绪;苏轼的“ ,把酒问青天”, 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杜牧的“ ,夜泊秦淮近酒家”创 设的是淡雅的意境。 ⑥ “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孟浩然的“ , 端居耻圣明”表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韦应物的“春 潮带雨晚来急, ”,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的“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的态度;李白的“仍怜故乡水, , ”,
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无限留念,依依不舍之情。 8.今年 5 月 12 日,我省汶川县发生 8.0 级地震,这场地震强度之大,波及之广,为 历史上所罕见。这次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 5 月 22 日 10 时,地震已 造成 51151 人遇难,288431 人受伤,累计失踪 29328 人;财产损失数 2000 多亿元。(12 分) (1)请仔细观察下面图片,简单描述北川地震前后境况。(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 法) 地震前 地震后 地震前: 地震后: (2)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迹,有很多催人泪下的场面,面对这些, 相信你有很多话要说。请根据下列语境说出你最想说的话。(任选二项作答 ......,要求所写句子 ...... 用上关联词语 ......,构成复句....) 例:一位母亲屈身跪在废墟下,用身体护住襁褓中的婴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手 机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面对她你最想说的是: 亲爱的阿姨,如果不是为了救小弟,也许你就会安全脱离险境;如果不是为了保护小弟, 也许地震就不会夺取你的生命,但,你放弃了生的机会,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弟,用生命 诠释了伟大的母爱。 ①解放军某部 200 名官兵在参谋长王毅带领下,临危请命。他们爬险山,踏泥泞,连 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率先抢赴余震不断的地震中心汶川,抢救人民生命财产。面对他
们你最想说的话是: ②女民警蒋敏得知地震让她失去 3 位最亲的人的噩耗后,她没有回家,而是坚守岗位, 奋力抢救群众的生命财产。面对她你最想说的话是 ③汶川映秀镇九岁半的小男孩林洁,不顾伤痛,不顾房屋倒塌的危险,在坍塌的废墟 中奋勇救出两名同学。面对他你最想说的是: ④汶川、北川等受灾严重的地区,很多儿童家园被毁,失去亲人,成了孤儿。面对他 们你最想说的是: (3)为帮助灾区即将转来的同学,某班正筹划“爱心大行动”班级主题活动。请你为 这个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 ① ② ③ (4)结合自己积累的防震知识,说说在地震中身处险境时的自救方法。 9.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了表达对灾区失去亲人的孩子的美好祝愿,拟发的一条短信。短 信每句话中含有一个字(谜底),连起来就是给灾区孩子的祝福语。这句祝福语是: (2 分) 况边无水示相随,
偶尔有人来相伴, 门中无人门外有, 悔时无心也无泪, 吞下口去悄无声, 来者耳边轻轻诉, 缺少左边心相印, 东风刮去一二点。 三、(36 分) (一)(14 分)雨的四季(刘湛秋)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 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 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 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 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 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 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 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 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 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 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 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 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 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 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 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 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 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 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 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 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 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 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 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 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 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 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 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 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 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 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0.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2 分) 11.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的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4 分) 春雨的特点: 夏雨的特点:
秋雨的特点: 冬雨的特点: 1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抓住春雨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的?(3 分) 13.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请从第 5 段中摘录一个运用了 拟人修辞手法句子,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 分) 摘录的句子是: 表达作用是: 14.“雨”,作家笔下的爱物。同样是对雨的刻画,但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各有不同。“雨” 让作家 _ 触景生情,她在《 》中写下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赞美了母爱的博大。而“ 风过去 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 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 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那是作家老舍笔下的夏 日暴雨,烘托了 《 骆驼祥子》中主人公 的痛苦。(2 分) (二)国宝――大熊猫(10 分)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 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 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 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 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 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 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 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 17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