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资料共7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年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 1.由于高密度地养殖,大量饵料未被摄食,残饵溶解所生成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海水 污染严重,海南文昌海底珊瑚礁大量枯死,底部海域几乎成了“ 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间地狱 B 明日黄花 C 不毛之地 D 穷山恶水 2.明清时期的苏州为鱼米之乡,河道纵横,水网密集。市镇多依水而设,既有利于市镇 与相邻四方村落的 _______ 联系,又使得每一市镇影响的范围不是很大,从而形成乡村--- 基层市镇---中心都市的经济社会分层结构。市镇的分布相应呈_______结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广泛线性 B 密切网状 C 直接树形 D 动态蜂巢 3.一提到“地沟油”,人们都_______,往往第一反应是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 卫生非食用油。那么可不可以让地沟油_______呢?如果放宽思路就会发现,地沟油还是有 用武之地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咬牙切齿物尽其用 B 痛心疾首点铁成金 C 深恶痛绝变废为宝 D 众口一词脱胎换骨 4.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近一半左右的语言使用者不到一万人,差 不多有四分之一的语言使用者在一千人以下,有的语言使用者只有个位数。语言的_______ 在于使用,使用人口多寡是决定语言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上述数据表明,人类社会的语 言_______形势十分严峻。 1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意义发展 B 生命衰亡 C 价值蜕化 D 功能演变 5.对大多数人来说,糖尿病并不陌生。然而,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仅仅是_______。并非 _______,就发病而言,糖尿病可谓疾病之王。按照2013年的数据,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的 糖尿病发病率已经高达,患者绝对人数已经过亿。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略知一二空穴来风 B 冰山一角危言耸听 C 道听途说杞人忧天 D 管中窥豹故弄玄虚 6.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 照理说,前者_____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 长。后者则_______,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脉络无往不利 B 历史所向披靡 C 边界无处不在 D 源头兼容并蓄 7.科普创作的要求委实非常高,既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又要具备______的科学专业基 础,甚至在这哲学、历史、艺术等领域都要有相当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系统研究 B 全面学识 C 完备积累 D 扎实造诣 8.昆曲走向没落,在于其在大众市场中找不到一席之地而渐失群众基础。现代昆曲开始 引入歌剧、交响乐等流行元素,打造通俗版昆曲,而不再______。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将自己 2
封闭起来,没有一种文化有资格_______受众群体,多一分包容,才能换来更长久的生命和 更精彩的未来。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曲高和寡筛选 B 故步自封舍弃 C 特立独行筛除 D 一成不变苛求 9.中国历史上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是在_____地认识和了解从自然界获取的材料之物理 与物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材料物性的认识与实践是中国人的______,______运用材料的物 理和物性的知识,才能使传统工艺及其产品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生活需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有效发现充分 B 深入发明灵活 C 正确创造合理 D 科学发展准确 10.原产于中国的茶叶漂洋过海后,演变为日本的抹茶、英国的红茶,并且_____回到中 国。面对着琳琅满目的茶叶制品,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一个道理:文化只有经过_____, 才会更加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重新交流丰富多彩 B 大量沉淀博大精深 C 辗转融合欣欣向荣 D 间接传播深入人心 11.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书法受到绝大部分文字使用者的喜爱,但又长期 被当作一种“小道”而受到轻视。20世纪以来,书法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 硬笔取代毛笔成为日常书写工具,毛笔书写便离开了日常生活,只有致力于书法的人们,才 会去接受毛笔书写的训练。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价值 B 书法功能在当代的重大改变 3
C 人们对书法迥然不同的态度 D 毛笔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 12.①五代至北宋时期,人们用丝线或马尾线把所设计的图案编在抄纸的竹帘上 ②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李建中《同年帖》,纸面上就有波浪纹图案 ③在唐代,经过染黄黄柴、涂蜡烫平加工而成的硬黄纸,防蟲防潮,能长久保存 ④因为有图案的地方抄纸时纤维层较薄,所以制出来的纸“水印”赫然 ⑤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工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⑥初唐写本《妙法莲花经》,王羲之《万岁通天帖》摹本,用的都是这种纸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②④⑥⑤③① B ②③⑥⑤④① C ⑤③⑥①④② D ⑤③⑥②①④ 13.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合金材料技术知识,先秦文献《考 工记》记录了六类青铜器物的合金成分配比:“金有六齐:六分其金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根据出土 的先秦时期各类青铜器的检测报告,当时所铸造的青铜器的实际合金配比,要比文献记载更 丰富,涉及到的材料和技术知识,已与现代冶金学理论知识颇为接近。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合金成分配比 B 先秦时期合金技术的成就 C 《考工记》中合金配比技术的价值 D 青铜器检查报告与文献记载的差异 14.进入网络化时代,虽然无纸化办公呼声不绝于耳,但在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公共耗 材经费仍居高不下,讲话材料人手一册、电话通知打印成纸……相比于公款旅游、公车消费、 公务接待,公共耗材的高消费更容易被人忽视。不妨多考虑微信等新媒体办公手段,防止陷 入纸质化办公习惯掉不了头。一些现代企业已经实现远程办公、“云办公”,轻装上阵,带 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4
A 互联网时代无纸化办公是大势所趋 B 现代企业的办公模式更符合时代要求 C 机关事业单位应让无纸化办公落到实处 D 机关事业单位公共耗材预算需做出调整 15.①海德堡大学的专家发现在动物大脑中有一个“热传感器” ②在身体发烧的时候,这种特殊的脑神经细胞中的蛋白质会释放降温信号,调节体温 ③它是大脑神经细胞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被称为TRPM2蛋白质 ④尽管已知大脑中被称为下丘脑的区域可能对调温起作用。但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哪些神 经胞何时起作用,以及通过何种分子信号途径来测量 ⑤研究人员一直猜测是动物的大脑存在某种控温机制 ⑥关于人及温血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人们之前并不清楚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⑤①③②⑥④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⑥④⑤①③② D ④⑥③⑤②① 16.百年来,大藏经在佛教研究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近代以来所产生的佛教研究 成果均少不了大藏经的贡献。大藏经所收入的是历代编藏僧人过滤后的资料。从大藏经编纂 的历史而言,早期的写本,重翻译域外佛典,轻中华佛教撰著;其后的刻本,虽然收入中华 佛教撰著,但随意性较强;晚期的刻本,所收禅宗语录,可称浮滥。就总体而言,大藏经的 功能兼具义理与信仰,其内涵则表现出重义理、轻信仰的倾向。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大藏经: A 在佛教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B 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C 在资料方面存在的局限 D 所收录的佛典种类 17.过去几十年中,视觉革命伴随着新的媒体形态和消费方式而到来。上世纪初,人们 只能通过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了解信息。此后,显示管技术的成熟让电视机走到台前,极 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969年7月11日,数以千万的美国人守在电视机旁,收看阿姆 斯特朗迈上月球的第一步。而现在,手机这种更便捷的智能终端,再次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 5
生活,新型的直播方式,使突破时间和地域障碍的沟通成为可能。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新的媒体形态和消费方式产生的过程 B 视觉革命对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 C 媒体领域出现的技术突破 D 媒体形态和消费方式的关系 18.在中国古代,盖天、浑天之说,圭表、浑仪等器,以及天文历法之操作规则,都是 为着一个实用的目的,即服务于王权,然而赋予这个致用目的以神秘、庄严、威严之感,以 致人人相信其有效的,是古代深入人心的“天人合一”思想,这里的“天”是指整个自然界, 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有意志、有感情、无法彻底认识、只能顺应其道、与之和睦共 处的庞大而神秘的活物。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中国古人心目中“天”的含义 B 中国古代天学的实用目的及背后的思想 C 大自然在中国古代天学中的权威地位 D 中国古代天雪与近代科学的区别 19.王国维所讲的“二重证据法”,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两者 互相印证。这是以他本人多年研究实践的丰硕成果为基础的,自然也难免受到他那个年代历 史条件的限制。他在《古史新证》讲义中列举“纸上之材料”,从《尚书》、《诗》、《易》, 一直到先秦诸子和《史记》,差不多包括了所有有关的传世典籍,而“地下之材料仅有二种”, 即甲骨文字与商周金文。王国维当年只能提到这两者,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现代考古学仍处 于发轫阶段。到后来李济先生论“古史重建”时,就将田野考古放到突出的位置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A 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基础 B 所运用的核心材料 C 在当时受到的局限 D 与李济“古史重建”的区别 20.人类火星探索的步伐正在加快。欧洲的火星探测器ExoMA rs已于2016年3月14日从 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寻找火星过去或现在的生命迹象。中国也有望于2020 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成为火星探索队伍中的又一支重要力量。对于这个神秘且遥远的星球, 6
人类的求知欲已不仅停留在寻找生命迹象,而是超前到了对火星宜居环境的研究。近日,荷 兰瓦赫宁根大学模拟月球和火星的土壤条件,成功进行蔬菜栽培实验,证明在外太空建立人 类居住地并不是空想。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新技术在火星探索中的作用 B 目前进行火星探索的主要力量 C 人类火星探索的主要进展 D 人类火星探索目的所发生的改变 21.中国是个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的地区有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绿色、节能 的太阳能热水器深受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一项对24个省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 的调查,却显示出不容乐观的结果,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无法使用,的消费者希望太 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性能,在冬天更好用。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B 太阳能热水器因绿色节能而受到亲睐 C 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前景欠佳 D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不容乐观 22.中国传统诗的历史表明。文学吟诵乃是伴随着近体律诗的成熟而成熟起来的。当最 好的近体诗人出现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才得以诞生。清人方世举《兰丛诗话》评说杜 律云:“唐之创律诗也,五言犹承齐、梁格诗而整饬其音调。七言则沈、宋新裁。其体最时, 其格最下,然却最难,尺幅窄而束缚紧也。能不受其画地湿薪者,惟有老杜,法度整严而又 宽舒,音容郁丽而又大雅,律之全体大用,金科玉律也。”杜甫是公认的唐代最好的律诗作 者,他不仅“吟”出了人间最好的律诗,同时也给后人提供了一把量尺,帮助我们从良莠不 齐的诗歌遗产当中,选择出最好的诗来承传文学的吟诵。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吟诵 B 如何从良莠不齐的诗歌中选出最好的诗 C 文学吟诵的发展和近体律诗有紧密关系 D 杜甫是公认的唐代最好的律诗作者 23.在大数据时代之前,人们做出决策和构建制度,大多建立在匮乏的数据基础上,简 7
单地说,在过去网络还不甚普及的时候,人们在做出一些决策行为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更 多的是凭借个人经验和直觉。而现在,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将更加现实和准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们手头 上仅有的一些数据都是相对准确的,有参考价值的,而大数据由于信息量更多更大,信息品 质参差不齐,并非所有数据都有参考价值,相对过去来说,这些数据更加杂乱。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大数据使得科学研究更加便捷和准确 B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 C 不同时期数据的准确性存在着巨大差别 D 应注意信息品质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 24.一个多世纪以来,工业领域发生了两次革命性的管理范式转换:第一次是以福特流 水线为标志的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模式;第二次是以丰田精益生产为标志的多品种大批量生 产模式。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碎片化需求倒逼新生产模式的出现,即从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模 式升级为大规模定制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规模定制模式则意味着商业模式和管理范式需要创新 B 传统的企业制度和管理范式将遭遇颠覆性挑战 C 大规模定制模式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 D 推进企业制度的创新是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内在需求 25.实践中发现,一种植物通常只能忍耐或吸收一种或两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中其它 浓度较高的重金属则表现出某些中毒症状,这种现象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复合污染 土壤治理中的应用。而且植物是活的有机体,需要有适宜的生长条件,对土壤肥力、气候、 水分、盐度、排水与灌溉系统等自然条件有一定要求,植物受病虫害袭击时会影响其修复能 力。另外,植物根系一般较浅,对浅层土壤污染的修复最为有效,对深层土壤污染修复能力 较差。 关于植物修复技术,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A 可以修复的污染种类 B 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 C 适用的土壤范围 D 未来的应用前景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