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卷 I
一、选择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5.下列历史事件中,为公元 6 世纪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的是
A.商鞅变法
C.秦始皇推行群郡县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6.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 1917 年的中国,可能会
看到的情形有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史
实
结
论
①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大大削弱了诸侯王原来的封地和势力
② 15 世纪末 18 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③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④ 1945 年,联合国成立
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的措施中,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丽水的区域变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清朝统治结束前,历史上习惯将丽水称为
A.括州
B.安南 C.莲都
D.处州
说明:本卷共有 5 小题,共 50 分
22.(10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卷 II
材料一:2013 年 4 月 26 日,法国皮诺先生代表皮诺家族表示,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
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
材料二:
图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政府人员合影
图四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材料一中两件文物的流失与 19 世纪中期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中国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3 分)
(2)据材料二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分别简述中国人民为此所作的努力。(4 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3 分)
卷 I:本卷有 20 小题.每小题 1 . 5 分,共 30 分。
历史与社会 思想品德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答案 A
题号 11
答案 C
2
C
12
A
3
B
13
D
4
B
14
B
5
D
15
D
6
B
16
B
7
C
17
A
8
D
18
B
9
C
19
D
10
A
20
D
卷Ⅱ:本卷有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21 . ( 10 分)( l)黄海、东北、东北、安徽
(2)图二某地区一月均温在 0℃以下,比 A 地区一月均温低;年降水量在 800mm 以下,比
A 地区年降水量少.(或 A 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图二某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 3 ) A 地区以水稻生产为主;B 地区主要发展渔业.B 地区的人们形成了独特的“鱼文
化”. B 地区濒临海洋,多优良港湾,其附近海域处于暖流与寒流交汇的地区,鱼类饵料丰
富.
22. (10 分)答:(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2)图三:1911 年 10 月,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
制度,1912 年建立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图四:1937 年,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英勇抗日,1945 年 8 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
23.(1)烦恼一: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小淘没有自觉地履行
受教育的义务。烦恼二: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小淘
的行为引起社会的不安,没有做到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因为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
损害公民的名誉。
(3)道德角度: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法律角度:学法守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会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等。
24 . ( 10 分 ) (1)雾霾天气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制约经济发展;雾霾的主要来源:燃
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环境问题(大气污染).
(2)能使“ PM2 . 5 ”的监测、治理、防控等有法可依;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规范社
会成员的行为)
(3)依靠科技.如:开发新能源汽车,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5 . ( 10 分) (l)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杜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计划生育.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3)例:科技强国梦.努力学习,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成为
一个创新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