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云南楚雄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
不给分,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请将答案序号填入答题卷中相对应的空格内)
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水力发电
B.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目前缓解石油紧张的有效办法之一,是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
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无机物
3.化学使人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品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尼龙绳
B.棉线
C.铁丝
D.真丝巾
4.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随意扔弃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
B.多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C,以增强人体抵抗力
C.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时,应大量食用含硒元素的营养剂
D.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不宜食用
5.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元素的符号:Cl
B.镁原子失 2 个电子后形成的镁离子:Mg+2
C.氢气的化学式:H
D.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A
B
C
D
现象
解释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
水分子变大了
墙内开花墙外香
蔗糖溶解在水里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蔗糖分子比水分子小
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
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7.关于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两种元素
C.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D.核外都有 2 个电子层
8.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是(
)
9.在水的净化处理中,铁酸钠(Na2Fe0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关于铁酸钠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铁酸钠是氧化物
B.河水用铁酸钠处理后就变成了纯净物
C.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D.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
10.下列做法是为了把化学反应变慢的是(
)
A.煤燃烧时向煤炉中鼓入空气
C.某些食品密封包装时充入氮气 D.用食醋除水垢时使用浓度高的食醋
B.面团发酵时放在温热处
11.右图是实验室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液体,某同学对瓶中液体是什么物质做
了如下猜想,你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水
B.稀硫酸 C.盐酸
D.过氧化氢溶液
)
12.对于发生“禽流感”的地方,用 2%的 NaOH 溶液喷洒禽舍能有效杀灭“禽
流感”病毒。小明在实验室配制 2%的 NaOH 溶液 200 g,他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把 NaOH 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B.将 4 gNaOH 固体溶于 19 6 g 水中
C.用量筒量取 200 mL 水溶解 4 g NaOH 固体
D.将配好的 NaOH 溶液放在烧杯中存放
13.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
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碳酸钠),夏天晒
盐(氯化钠)。请你判断右图中能反映碳酸钠溶解度变化的曲线是
(
)
A.a
B.b
C.c D.无法判断
14.金属是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的重要材料。根据下图所示人类
大规模开发、利用几种金属的大致年代和有关的化学知识,有同学
认为对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的影响因素有: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
属的延展性,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
D.③⑤
15.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B.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OH-
C.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D.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16.下列认识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借助酚酞试液可完成对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的鉴别
B.铁能与稀盐酸、氯化铜溶液、硫酸锌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氢氧化钾溶液能与盐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D.用过量的氧化钙提纯混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 2 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7.(5 分)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试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1)大豆是众多农作物中的一种,它富含的
(2)要想知道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
(3)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它们都是
(4)铁门刷上油漆,除了美观之外还有
(5)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臭氧的化学式为
18.(4 分)(1)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含有空气)燃烧,下列表示密闭容器内各元素质量总和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填序号)
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经分离而得到的产物。
。
来检验。
的作用。
。
(2)对上图的选择,用(填实验仪器名称)
(3)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红磷燃烧产物的水溶液呈酸性,可用
可以验证。
检验。
19.(6 分)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用途,请在下表中写出有关的化学
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用
途
化学方程式
相关问题
用石灰石制生石灰
生石灰常用作某些食品
的干燥剂
用熟石灰降低含有少量
硫酸的污水的酸性
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反应类型
此反应
“放出”)热量
(填“吸收”或
Ca(OH)2+H2SO4==CaS04+2H2O 这是
反应(属于复分解
反应类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20.(4 分)(1)请你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说明以下两种变化的本质有什么不同?
①水变成水蒸气:
(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点,简要说明下列物质性质相似或差异
;②水电解生成气体:
。
的原因。
①稀硫酸、稀盐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稀盐酸则不会有此变化:
;
21.(4 分)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
2H2O
2Mg+O2
2MgO 2CO+O2
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合理即可)
(2)以上化学反应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写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一点不同之
处:
。(合理即可)
(3)镁条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3 分)请认真阅读:酸雨是当今“三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三大
酸雨高发地。酸雨是指 pH<5.6 的雨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溶于雨水形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酸性比硫酸弱,亚硫酸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
化为硫酸。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酸的化学性质有(请写一条)
(2)某同学收集雨水测定 pH 为 5.3,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测定 pH 为 4.8.酸性增强的原
。(合理即可)
因是
。
(3)为减少实验室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23.(6 分)某同学对一种白色固体化合物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
通过对比分析,该同学得出以下结论:
(1)气体 C 的化学式是
(2)固体 A 中如不含氢元素,其名称是
是
质与稀 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含固体 A(不含氢元素)的某种农家肥在农业生产上经常使用,施用该物质的主要作用是
(填序号)
.它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物
;固体 A 中如含氢元素。则 A 物质的名称是
,
。
。
A.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B.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促进农作物生长健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其中 24 题考生必做.4 分;25~28 题中任选 2 题作答.答
题超过 2 题的.评卷时只顺阅前 2 题.每题 3 分;本大题共 1O 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
相应位置上)
24.(4 分)空气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
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A
B
C
D
可吸人颗粒物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111
104
6 1
24
Ⅲ轻度污染 I
Ⅲ轻度污染 I
Ⅱ良
l 优
根据上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填序号)
。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
(3)想一想,空气主要污染物是从哪儿来的?
(4) 为 防 止 空 气 的 污 染 , 保 护 蓝 色 美 丽 的 天 空 , 你 有 什 么 好 的 建
。(合理即可)
。
议?
。(合理即可)
25.(3 分)请你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对下列常见的灭火方法实例,回答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的油锅着火后.盖上锅盖灭火:
(2)房屋失火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3)森林大火,防止火势蔓延,将部分树木砍掉:
。
。
。
26.(3 分)小强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你想一想: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方法。
27.(3 分)“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规定水质标准的.可在一定
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现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和泥沙且还
有一定臭
味的生活污水(成分已做了简化),根据你了解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除去此污水中的菜叶、塑料和泥沙,可采用
(2)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通常使用的物质是
(3)此污水经过去渣、除臭处理后即可作为生活清洁(如冲厕所、洗车)等用水。你认为“中
水”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28.(3 分)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秸秆总量不下 6 亿吨,但这些秸秆主要都当做燃料
烧掉了。试说明用哪些方法处理秸秆可产生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至少列举三种方法)。
方法一: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其中 29 题 3 分、30 题 9 分、3 1 题 6 分,本大题共
18 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9.(3 分)(1)将大小适中的废弃塑料瓶洗净后,可作为化学实验的代用仪器.如代替试剂
瓶使用,请你再举一例:
。(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方法二:
。方法三:
。
。(合理即可)
(2)①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和
;
②请你在下列仪器中挑选出用于粗盐提纯实验的仪器(填编号)
。
30.(9 分)某班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进行 CO2 气体的制取和验证性质的分组实验。
(1)制取 CO2 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置的
立即塞紧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性;用
取小块状石灰石小心放入试管底部.加入适量
。
;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
,
(2)将制得的 CO: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见浑浊,他们认为可能是错用了
较浓的盐酸,使 CO2 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为验证此想法,甲、乙两组同学选择图中的
C 或 D 装置与发生装置连接进行实验。你认为:
①甲组同学选择 C 装置,他们(填“能”或“不能”)
证实这一想法,理由
是
是
;
②乙组同学选择 D 装置.他们(填“能”或“不能”)
证实这一想法,理由
。
31.(6 分)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将三包黑色粉末(分别是细铁粉、氧化铜和二氧化
锰)和三瓶无色溶液.分别发给三个学习小组进行物质鉴别等问题的探究;每组一包黑色粉
末和一瓶无色溶液;各组取样放入试管中混合后,甲、乙两组都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丙组观察到无色溶液变蓝色。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写出丙组试管中无色溶液变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请你对甲、乙两组的黑色粉末和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进行大胆猜想:甲组:黑色粉末
。
和无色溶液是
;乙组:黑色粉末和无色溶液是
。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甲组或乙组的黑色粉末是哪一种。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取少许待检黑色粉末于试管,加入
适量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黑色粉末是细铁粉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其中 3 2 题 3 分、3 3 题 5 分,本大题共 8 分。请将答案
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32.(3 分)我省盛产茶叶,其中绿茶很受人们的喜爱。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
清热解毒和抗癌等功效。单宁酸的化学式为 C76H52O46,请计算:
(1)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2)单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求 100 g 单宁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
33.(5 分)实验室里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为测定这瓶烧
碱的纯度,称取该样品 10 g 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反
应方程式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
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该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C
3.A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11.C
二、填空题
17.(1)蛋白质(或油脂)
12.B
13.A
4.C
5.D
6.B
7.D
8.B
9.D
10.C
14.C
15.D
16.A
(2)肥皂水 (3)石油(或原油)
(4)防锈 (5)O3
18.(1)B
(2)天平
(3)4P+5O2
2P2O5
(4)pH 试纸(合理即可)
19.相关问题:分解反应 放出 中和
20.(1)①水分子本身未变②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2)①它们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②稀硫酸与稀盐酸的酸根离子不同。
21.(1)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是氧化反应
(2)镁条燃烧是固体燃烧,另两个都是气体燃烧
(3)放热、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并冒白烟
22.(1)不稳定性 (2)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
(3)SO2+2NaOH==Na2SO3+H20
23.(1)CO2 (2)K2CO3+Ca(OH)2==CaCO3↓+2KOH
2KHCO3+H2SO4==K2SO4+2H20+2CO2↑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