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共 8 页,有 4 大题,39 小题,满分为 200 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Pb—207 。
4.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0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09 年 10 月以来,嘉兴市防疫部门为全市的中小学生和教师免费接种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疫苗。接种疫苗的目的是
A.进行非特异性免疫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B.
3.2011 年 1 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
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从关注人类健康角度看,下列关于吸烟的说法不
恰当的是
A.吸烟可以诱发心脏病
C.吸烟是时髦的表现
B.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
D.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
5.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的红豆杉,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珍稀植物展
出品种。 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皮呈红色得名。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7.下列事例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A.坐在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
B.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 1 米以上安全线
C.用普通铁锅将水加热到 120℃
D.在阳光下,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
9.小明复习时对知识进行梳理,下面四种知识的排序错误的是
A.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株
B.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C.物质的微观层次结构:夸克→质子(或中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D.大恒星的演化过程:大恒星→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13.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
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有机物质量
有机物质量
有机物质量
有机物质量
(第 13 题图)
A.
B.
C.
D.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二、简答题(本题有 11 小题 20 空格,每空格 3 分,共 60 分)
23.在明亮实验室里做“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时,由于操作上的一些失误,造
成实验效果不明显。请分析产生下列后果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发现无论怎样转动反光镜视野都很暗: ▲ 。
(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 。
26.自 2009 年 8 月起,云南遭遇了 60 年未遇的三季持续干旱,广西、贵州局部地区也遭
遇 50 年来罕见的极端干旱,导致数百万人受灾,几千亩农田受旱。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
时,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 作用。
(2)西南干旱地区农民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
旱作物。从生物进化角度看,耐旱作物能够生存是 ▲ 的结果。
(3)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
干旱环境的是 ▲ 。(选填编号)
表面积/mm2
叶片
体积/mm3
表皮厚度/um
A
B
C
D
292
144
301
593
64
63
62
121
14
24
15
13
29.2010 年 4 月 14 日晨,青海玉树发生里氏 7.1 级地震(震中位置:
北纬 33.1°,东经 96.7°),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在右图的经纬网上标出震中位置 ▲ (用“·”表示)。
(2)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左右,外地救援者刚到达
灾区后由于气压低、血液中 ▲ 少等原因,产生头晕、头痛、耳鸣
35°
30°
25°
20°
85°
90°
95°
100°
等高山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使这些反
(第 29 题图)
应逐渐减轻或消失。
30.我们在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曾对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四种白色
粉末进行鉴别。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方案,请你沿着该同学的思路回答相关问题。
各取四种
白色粉末
于试管中
分别编号
为 A、B、
C、D
A 试管壁发热,则 A 是氢氧化钠
各加少量
水后振荡
B、C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各加少量
▲ 溶液
D 试管中看到 ▲ 色,则 D 是硫酸铜。
B 试管中无明显现
象,则 B 是硝酸钾。
C 试管中产生白色沉
淀,则 C 是氯化钠。
31.为了寻找“手臂上的杠杆”做了如下实验,小明右手拿着书,
先让手下垂,左手掌贴着右上臂的前部(肱二头肌),将右下
臂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他感觉到右上臂的肱二头肌越来越紧
张。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利用杠杆原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 ▲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4 小题,15 空格。每空 2 分,共 30 分)
(第 31 题图)
32.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我国儿童血铅水平
较发达国家儿童高,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
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
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 2.0~2.5 千克的
20 个家兔分为两组:
A 组:用含 1.83%醋酸铅的 5%葡萄糖溶液,每 3 天皮下注射 1 次,10mg/kg 剂量,每隔
10 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B 组:用含 3.66%醋酸铅的 5%葡萄糖溶液,每 3 天皮下注射 1 次,10mg/kg 剂量,每隔
10 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A 组
B 组
注射溶液类别
剂量
初始测量
第一次(g/L)
第二次(g/L)
第三次(g/L)
血红
蛋白
含量
含 1.83%醋酸铅的 5%葡萄糖溶
含 3.66%醋酸铅的 5%葡萄糖溶
液
10mg/kg
60
53
47
35
液
10mg/kg
61
50
40
29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 ▲ 含量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 。
(3)比较 A、B 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 。
(4)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 。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36、39 题各 7 分,第 37、38 题各 8 分,共 30 分)
36.2010 年 4 月 20 日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使海面下 1500 米深处的管道破裂。
截止
到 5 月 6 日,至少有 6000 米 3 的石油泄漏到大海,导致石油大面积地漂浮在海面上。当
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油膜时,会造成很多危害。例如油膜会降低表层海水中的日光辐射量,
使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使这个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
(2)泄油事件发生后,事故处理部门采用“烧油”方法进行处理,即点燃海面上的石油,
但是
环保部门认为这种方法不妥。“烧油”方法不妥的主要原因是 ▲ 。
(3)为了堵塞漏油,事故处理部门曾用一个钢筋水泥罩罩住漏油点。已知钢筋水泥罩体
积为 200 米 3,海水密度为 1.03×103千克/米 3,求钢筋水泥罩浸没在水中(没碰到海底)
时受到的浮力。(取 g=10 牛/千克)
38.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
加压充入氧气制得。
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
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 10 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
别饮用 350 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
运动 15 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
差异。
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 ▲ 。(选填“查
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 ▲ 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
成分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N2
O2
CO2
78%
16%
4%,
78%
21%
0.03%,
其他
稀有气体0.94%
较少的水汽
稀有气体1%
较多的水汽
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
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 500 毫升,氧
气的密度为 1.4 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 1
次人体可吸收氧气 ▲ 毫克。因此呼吸 1 分钟(16 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 28 瓶
500 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 。
2010 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
科学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11
C
2
A
12
A
3
C
13
A
4
B
14
C
5
B
15
C
6
B
16
D
7
C
17
D
8
B
18
B
9
B
19
A
10
D
20
C
二、简答题(本题有 11 小题 20 空格,每空格 3 分,共 60 分)
21. 250.6
22. (1)CH 4 (2)混合物
23. (1)光圈太小、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或者使用高倍镜对光(写出一条即可)
(2)洋葱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或者洋葱表皮撕得太厚(写出一条即可)
24. 类 比
25. 光合作用,64
26. (1)蒸 腾 (2)自然选择 (3)B
27. (1)B (2)置换反应
28. 电 压 , 5 欧
29. 溶解氧(氧气)
30. 硝 酸 银 ( AgNO 3) , 蓝 。
85°
90°
95°
100°
·
35°
30°
25°
20°
(第 29 题图)
31. 由于阻力臂越来越大,动力就越来越大。 只要能答出“阻力臂越来越大”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4 小题 15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30 分)
32. (1)血红蛋白(2)将 10 只家兔用(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 3 天皮下注
射 1 次,10mg/kg 剂量,每隔 10 天测一次血红蛋白(10 只家兔不写得 1 分);(3)血铅
含量(或醋酸铅浓度)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少(4)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使用环
保装修材料;不吃少吃含铅食品: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等(只要答案合理均
可给分)
33.(1)一定(2)长(3)通过橡皮筋的伸长来显示(或判断、体现、比较、观察等)拉
力的大小(4)实验中存在两个不同变量(或橡皮筋伸长造成圆周半径也发生改变;速度
和圆周半径都在发生改变)。(只要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34.(1)左,(2)大头针换成小磁针(或者用细铁屑)(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3)按本题
电路图接好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于一定的位置,首先放入大的铁芯,观察被吸
引的数目,记录数据;再放入小的铁芯,观察被吸引的数目,记录数据,两者进行比较。
[只要能答出用大小铁芯进行对比实验(1 分),观察被吸引大头针的数目(1 分)] (其
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35.(1)铁要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
(2)CO3
2- (3)氢氧化钠(NaOH)
(4)2Al+2NaOH+2H2O=== 2NaAlO2+3H2↑(化学式正确1分、配平正确1分)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 4 小题,第 36、39 题各 7 分,第 37、38 题各 8 分,共 30 分)
36.(1)生产者………………………………………………………………………………(2
分)
(2)造成大气污染………………………………………………………………………(2
分)
(3)F 浮=ρ液 gV 排………………………………………………………………………(1 分)
=1.03×103千克/米 3×10 牛/千克×200 米 3…………………………………………(1
分)
分)
=2.06×106 牛…………………………………………………………………………(1
答: 钢筋水泥罩浸没在水中(没碰到海底)时受到的浮力为 2.06×106 牛。
37.(1)0.036………………………………………………………………………………(2 分)
(2)由 I= U/R 得 UR=IR=0.02A×90Ω=1.8V………………………………………………(1
分)
ULED=5V-1.8V=3.2V ………………………………………………………………(1 分)
查表得 LED 灯发出蓝光。…………………………………………………………(1 分)
(3)F=G=mg=2.0×103千克×10 牛顿/千克=2.0×104牛……………………………………(1
分)
P =
F
S
=
20000
0.4
米
牛
2
……………………………………………………………………(1 分)
=5×104 帕……………………………………………………………………………(1 分)
答:(2)此时 LED 灯发出蓝光,(3)此“海宝”对地面的压强 5×104 帕。
38.(1)对比实验…………………………………………………………………………(2 分)
(2)呼吸 ……………………………………………………………………………(2 分)
35
………………………………………………………………………………(2 分)
(3)观点二……………………………………………………………………………(2 分)
39.(1)化学………………………………………………………………………………(1 分)
(2)解:设需消耗纯稀硫酸 x 克,同时生成水 y 克。
PbO2 (固)+ 2H2SO4 +
Pb = 2PbSO4 ↓+ 2H2O
196
x
196 =
x
207
310
克5.
310
=
克5.
36
y
207
310.5 克
207
36
y
x =294 克 …………………………………(2 分)
y=54 克
…………………………………(1 分)
原来 m 溶质=1200 克×36%=432 克 剩余 m 溶质=432 克-294 克=138 克 …………(1 分)
剩余 m 溶液=1200 克-294 克+54 克=960 克 ………………………………………(1 分)
剩余 H2SO4 %=138 克/960 克=14.38% ……………………………………………(1 分)
答: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为 294 克,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4.38%。
(其他合理解法也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