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吉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著作。 (
)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
绘出梨花盛开的美景。
(
)
3.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
)
4.《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由古希腊诗人荷马所作。
(
5.《西游记》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
6.《子夜》《林家铺子》《猫城记》和《春蚕》都是茅盾创作的小说。
(
)
)
)
7.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念。“气”主要指文章的风格。 (
)
8.识字、写话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
)
9.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
10.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闷热/愁闷 星宿/宿愿 斗胆/斗殴
B.殷红/殷切 口供/供认 提防/提高
C.禅让/禅师 模具/模样 籍贯/古籍
D.呵斥/呵欠 细胞/同胞 横财/蛮横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矫柔造作 一筹莫展 锲而不舍
B.万恶不赦 残桓断壁 重蹈覆辙
C.高屋建瓴 铤而走险 如法炮制
D.一如即往 囊萤映雪 莫名其妙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情节起伏跌宕,吸引了众多读者。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1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帖。
B.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C.“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同学们。”王老师不解地望着大家。
D.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必修课。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目前财政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
C.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D.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16.下列诗句不是李白所写的一项是()。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7.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的主人公是()。
A.比尔 B.无名氏“他”
C.“我”D.“我”和比尔
18.下列鲁迅的作品集中,不属于小说集的是()。
A.《呐喊》B.《彷徨》
C.《野草》D.《故事新编》
1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A.40 万字 B.100 万字
C.5 万字 D.260 万字
2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的能力有()。
A.倾听、表达和观察 B.表达、观察和应对
c.倾听、观察和应对 D.倾听、表达和应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2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培养学生哪些基本的语文素养?
22.简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23.简述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24.简述巴金“激流三部曲”中高觉慧的形象。
四、写作题(25 分)
25.以“相约在明天”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500 字。
五、案例分析题(5 分)
26.阅读以下两位教师执教《去年的树》一课时的教学导入,回答问题。
案例一:
(周多媒体播放一只小鸟在树上呜叫的动画,约一分钟)
师甲:同学们,请看,一只美丽的小鸟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它的好朋友——大树唱歌,
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画面呀!
师甲: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茂盛的大树,正在给我们讲一个美丽的故事,让我们一起
走进这个优美的故事吧。(板书课题:去年的树)
案例二:
师乙: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看,有一只小鸟飞到黑板上来了。(几笔勾画出一只
小鸟)同学们不要以为这是一只孤单的小鸟,它还有一位老朋友呢!这就是它朝夕相处的朋
友--一棵茂盛的大树。(又几笔勾画出一棵大树)
师乙: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就把这大树和小鸟写成了一篇童话,它的名字叫“去年的树”。
(板书课题:去年的树)
师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去年的树。(齐声读,缓慢、深情)
问题:
(1)请分析两位教师教学导入的特点。(4 分)
(2)你喜欢哪位教师的教学导入?请说明理由。(1 分)
六、教学设计题(10 分)
27.以下材料为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请根据学段课程目
标,完成教学设计。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拼音认读 5 个生字,正确、工整地写出 8 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的
含义,品析人物形象,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体会诗中的趣味,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
心之美,珍视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