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重庆市中考历史B卷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重庆市中考历史 B 卷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15.0 分) 1. 如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 的内容可能是( ) A.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C. 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 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 经济的繁荣 C. 政治的清明 B. 文学艺术的兴盛 D. 社会风气的开放 ) 3. 古代巴渝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曾担任忠州(今忠县)刺史,喜爱 巴渝一带的民歌竹枝歌,并创作竹枝词的唐代大诗人是( A. 李白 C. 白居易 B. 杜甫 ) D. 刘禹锡 4. 如图所示为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杂剧陶俑。下列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②它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③关汉卿是其杰出的作家代表 ④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著作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齐民要术》--李时珍 C. 《本草纲目》--宋应星 B. 《天工开物》--贾思勰 D. 《农政全书》--徐光启 ) 7. 6. 下列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成果中,诞生在清代重庆地区的是( B. 大足的宝顶山石刻 D. 程颐的《伊川易传》 A. 忠县的无铭阙和丁房阙 C. 王尔鉴编修的《巴县志》 1928 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 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B.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D.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8. 抗战期间,漫画家们以笔为武器,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从图 1 到图 2 的漫画,中国的形象由桑叶变 为雄鸡,寓意着中日较量的形势朝有利于中国方面发展。促成这一形势变化的外部因素是( )
9. B.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继续抗战 D.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A. 全国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1944 年,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成立,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推翻国民党政权做出了重 要贡献。如图所示人物是民盟成立时的主席,后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副主席。他是( A. 张澜 B. 沈钧儒 C. 李济深 D. 黄炎培 ) 10. 抗战胜利后,川东地下党组织领导重庆和川东人民进行了一系列艰苦斗争。其中不包括( ) A. 秘密印发《挺进报》 C. 领导华蓥山起义 B. 发行《新华日报》 D. 开展护厂斗争 11. 1950 年 6 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 1952 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 1950 年的 1.32 亿吨增长为 1.63 亿吨,人均粮食由 1950 年 的 239.4 公斤增长为 285.2 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C. 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B. 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D.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 12. 如图是 2000-2004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图。2001 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于( ) A. 设置了 4 个经济特区 C. 开放了 5 个沿江城市 B. 开放了 14 个沿海城市 D.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3. 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 是( )
A. 商朝的青铜治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 C. 从 1937 年 9 月起,40 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一系列会战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严峻的“冷战”局面。“冷战”开始的标 ) 志是( A. 国际联盟的成立 C.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 15. 历史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唐太宗简法轻刑--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 B. 林则徐虎门销烟--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0 分) 16. 观察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请解下列郡级驻所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公元前 214 年新设郡:A.九原郡 B.象郡 据图回答秦朝北部边疆以什么为界线?
17. 观察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请在图中对应的方框内,写出 1938 年 3 月德国占领的国家的名称。 请在相应的答题横线上,写出图例的含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0.0 分) 18.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五四运动作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在中国人苦苦向西方学习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的严重危机和资本主义 制度的固有矛盾。与此同时,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的所作所为,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认识到西方列 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本质。正当中国人民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苦斗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她 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作为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以先进青年 知识分子为先锋,同时又凝聚起社会各方面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正是在这种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编自宋进《坚定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2019 年 5 月 7 日《人民日报》》以下表述是从以 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 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涂“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C”。 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和十月革命对五四前后的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______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没有联系。______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______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______ 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的、具有深远思想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的革命运动。______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 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都赦免还贷,遇到了 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在苏联,发展生产的首要目的一直不是放在满足广 大人民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上。勃列日涅夫 18 年的改革,以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为代价,片面发展重工 业,造成苏联市场供应紧张。勃列日涅夫也曾谈到,许多地方“向居民供应食品的困难依然存在”。 这种畸形的经济、抑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经济出现停滞、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据陆南泉《苏联走近衰亡的勃列日涅夫时期》整编材料三: 1979 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 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80 年代初,粮食、 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年 均高于 9%.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能翻上一翻。 --据[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整编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及其继任者施行这些措施的结果。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特点。 综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 年 12 月 27 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 告,一开始就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威胁到了全国 人民的生存。“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指出: “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 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 在 1957-1968 短短的 12 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 32 个独立国家,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 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 1/3 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 民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请回答: 1935 年下半年,日本在中国哪一地区策动了一系列侵略活动?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针对时局提出的革 命策略。 根据材料二,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和非洲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的共同经验。 21.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初,率军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1684 年,清政府为巩固东南边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在抗击日本侵略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如图所示历史人物是谁? 简述他在 1894 年黄海海战中的英勇事迹。 抗美援朝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请指 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2.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机构的设置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需要。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如图所示(左 图)文物,可以用来证明什么历史事实? 科技创新催生了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请根据如图所列材料(右图)归纳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请简述其伟大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孔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 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故选:A。 2.【答案】D 【解析】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 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 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 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 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故选:D。 3.【答案】C 【解析】 古代巴渝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曾担任忠州(今忠县)刺史,喜爱巴渝 一带的民歌竹枝歌,并创作竹枝词的唐代大诗人是白居易。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白居易 生活在中唐时期,是唐王朝封建统治日趋没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他大胆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 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 《新乐府》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故选:C。
4.【答案】A 【解析】 图所示为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杂剧陶俑。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②它是元曲的组 成部分之一③关汉卿是其杰出的作家代表。杂剧兴起于元朝,④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说法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 明朝农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 的理论和科学方法,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 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 代科学知识的书籍。D 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C 【解析】 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成果中,诞生在清代重庆地区的是王尔鉴编修的《巴县志》。王尔鉴,字熊峰,河南 卢氏人,清雍正八年进士。初时,官居山东济宁州知州。乾隆十六年,不知是因为何事而被朝廷降职,一 下子从山东调到重庆,降补为巴县知县。知县,是主持一县政事的长官,降为七品芝麻官的王尔鉴,业余 闲暇仍喜欢舞文弄墨,他征文考献,创修县志,正是这个时候发端的。也不知又为何事,乾隆十八年王尔 鉴被罢了官。至乾隆二十年复任,他再续前文,孜孜以求,终于在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1 年)修成《巴 县志》。 故选:C。 7.【答案】A 【解析】 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式,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 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因此我党创建的 第一个“家”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故选:A。 8.【答案】D 【解析】 抗战期间,漫画家们以笔为武器,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从图 1 到图 2 的漫画,中国的形象由桑叶变为雄 鸡,寓意着中日较量的形势朝有利于中国方面发展。促成这一形势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逐 步走向联合。面对德、意、日轴心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1942 年 1 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 国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 斯联盟建立,它的成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反法西斯各国协调行动,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 故选:D。 9.【答案】A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