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钢铁生锈
B.冰雪融化
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B )
A.N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B.2H——2 个氢元素
C.2H2O——2 个水分子
D.CuO——氧化铜
3. 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B )
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4. 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
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 X 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 是一种氧化物
5.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
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
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 )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6. 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C )
7. 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铜。小军同学取适量废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锌粉的烧杯中,搅拌,
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少量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反应前后液体的酸性减弱,pH 变小
B.实验所得滤液是纯水,可直接排放
C.滤渣中一定含铜和锌
D.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8. 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二、选择题
9.(4 分)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
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
醇的新途径。
(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_;
(3)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0(3 分)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11(4 分)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 80℃、溶质为 M 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
析出固体 M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析出固体 M 的质量/g
75
0
65
0
50
35
2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 40℃时接近饱和的 M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___(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 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 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 40℃时 M 的饱和溶液
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 M 和水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M 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
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
12(7 分)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
且 形 状 、 大 小 均 相 同 ; 同 时 加 入 两 支 试 管 中 的 稀 盐 酸 的 质 量 和 质 量 分 数 均 相 等 。
(1)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 H2 比乙装置中产生的 H2质量________(填“多”、
“少”或“相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Cl-35.5
Fe-56)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 A、B 两
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填
“A”或“B”),理由是________。(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
定的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13.(6 分)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
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
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
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
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14.(6 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氯酸钾通常含一定量的杂质。小明同学称取 6.00g 样品与 2.00g 二氧化
锰混合,加热使其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将剩余固体与 17.02g 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9%。
若不考虑实验中药品的损耗,氯酸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结
果精确到 0.01g)
(1)要完全回收反应生成的氯化钾,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可回收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l-35.5
K-39
Mn-55)
2011 武汉中考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6.C
7.D
8.C
二、非选择题
29.(1)有机物(2)C2H5OH(或 C2H6O)(3)CH4+2O2=点燃 CO2+2H2O
30.(1)16
32.06
(2)S2-
31.(1)无法判断 (2)②③⑥(3)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
32.(1)比较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比较相同时间内镁、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
甲装置长颈漏斗中的液面比乙装置中的高(2)相等 (3)B 铁未被完全除尽 (4)偏小
33.(1)Na2CO3HCl(2)HNO3、NaNO3、Ca(NO3)2(3)BaCl2
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仍然呈红色
34.(1)蒸发(或蒸发水、蒸发溶剂、蒸发结晶) 2.98g
(2)解: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x
2KClO3=△MnO22KCl+3O2↑
245
149
x
2.98g
245/149= x/2.98g
x=4.90g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