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7月福建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5 年 7 月福建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成未选均无分。 1. 反映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的特征称为(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 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 A.鸽子 B.猩猩 C.狗 D.白鼠 3. 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称为( ) A.迁移 B.正迁移 C.水平迁移 D.具体迁移 4. 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 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概括思维 D.间接思维 6. 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7.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的是( )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8. 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9. 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 10.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 ) A.短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11.学校规定学生做作业必须用蓝笔,教师批改作业必须用红笔。这是运用了感知的哪一条 规律(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2.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内部求知欲 13.我们平时称为“天才”的人智商(IQ)一定要超过( ) A.100 分
B.120 分 C.140 分 D.200 分 14.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 这是( ) A.一般迁移 B.同化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15.“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 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这种思想和以下的哪一种理论有关( )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动机说 D.干扰说 16.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 ) A.引起学生注意 B.揭示教学目标 C.适时给予反馈 D.评定学习结果 17.在直观教学时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注意
C.突出概念的本质 D.丰富想象思维 18.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19.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A.偏态分布 B.常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20.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 A.100% B.80%一 90% C.70% D.5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桑代克的最基本的三条学习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__________。 22.有四种反思教学的方法,他们是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和__________。 23.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要__________。 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________。 25.品德是——的简称。
26.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评价分为正式评价和__________。 27.加涅认为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__________ 28.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__________。 29.学习动机由——和——两个基本成分构成。 30.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称为__________。 31.群体成员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2.少年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逐渐占主导地位。 33.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_________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34.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_________。 35.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是__________组块。 36.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的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__________。 37.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入__________时期。 38.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智力和__________。 39.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__________。 40.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4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总是有哪些? 43.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44.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 45.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4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前五个阶段的发展危机各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10 分) 47.举例说明,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C 4. A 5. A 6. A 7.D 8. C 9. A 10.C 11.B 12.B 13.C 14.C 15.B 16.A 17.C 18.A 19. B 20. B 二、填空题 21.准备律 22.行动研究 23.及时 24.资源管理策略 25.道德品质 26.非正式评价 27.价道体系个性化 28.独创性 29.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30.学习 31.从众 32.抽象思维 33.各种人际关系 34.教学环境
35.7±2 36.倒摄抑制 37.成熟 38.个性 39.肯定性训练 40.心向(定势) 三、简答题 41.(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个体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世界观。 42.(1)焦虑症; (2)抑郁症; (3)强迫症: (4)恐怖症;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6)性偏差; (7)进食障碍; (8)睡眠障碍。 43.(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