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weda.com 经典 ADS,HFSS,Ansoft Designer, Mentor EN, Mentor WG 相关培训教程
HFSS 与 MWS 简介及 HFSS 使用心得
http://www.mweda.com
1、简介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三维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有德国 CST 公司的 MicroWave
Studio(微波工作室)、美国 Ansoft 公司的 HFSS(高频电磁场仿真),而诸如 Zeland
等软件则最多只能算作 2.5 维的。
就目前发行的版本而言, CST 的 MWS 的前后处理界面及操作感比 HFSS
好很多,然而 Ansoft 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在将要推出的新版本 HFSS(定名
为 Ansoft Designer)中,界面及操作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完全可以和 CST 相
比;在性能方面,2 个软件各有所长,在业界每隔一定时间就会有一次软件比赛,
看看谁的软件算的快,算的准,在过去的时间里,CST 和 ANSOFT 成绩相差不
多;价格方面,2 个软件相差不多,大约在 7~8 万美元的水平,且都有出国培
训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MWS 采用的理论基础是 FDTD(有限时域差分方法),所以
MWS 的计算是由时域得到频域解,对于象滤波器,耦合器等主要关心带内参数
的问题设计就非常适合;而 HFSS 采用的理论基础是有限元方法,是一种积分方
法,其解是频域的,所以 HFSS 是由频域到时域,对于设计各种辐射器及求本征
模问题很擅长。当然,并不是说 2 个软件在对方的领域就一无是处。
由于 Ansoft 进入中国市场较早,所以目前国内的 HFSS 使用者众多,特别是
在各大通信技术研究单位、公司、高校非常普及。
2、使用心得
和大部分的大型数值分析软件相似,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的 Ansoft HFSS 并
非是傻瓜软件,对于绝大部分的问题来说,想要得到快速而准确的结果,必须人
工作一定的干预。除了必须十分明了模型细节外,建模者本身也最好具备一定的
电磁理论基础。
作者假定阅读者使用过 HFSS,因此对一些属于基本操作方面的内容并不提
及。
2.1、对称的使用
对于一个具体的高频电磁场仿真问题,首先应该看看它是否可以采用对称
面。这里面的约束主要在几何对称和激励对称要求。如果一个问题的激励并不要
求是可改变的,比如全部同相馈电的阵列,此时最好采用对称,甚至可以采用 2
个对称(E 和 H 对称),将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设备资源。
2.2、面的使用
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结构是可以使用 2 维面来代替的,使用 2 维面的好处
http://www.mweda.com 经典 ADS,HFSS,Ansoft Designer, Mentor EN, Mentor WG 相关培训教程
是可以极大的减少计算量并且结果与使用 3 维实体相差无几。例如计算一个微带
的分支线耦合器,印制板的微带以及地都可以指定某些面为理想电面代替,这样
可以很快的获得所需要的物理尺寸及其性能。再以计算偶极子为例,如果偶极子
是以理想导体为材质的圆柱,那么相同的其他条件下其计算时间大约是采用等效
面为偶极子的 4~5 倍,由此可见一般。
2.3、Lump Port(集中端口)的使用
在 HFSS8 里提供了一种新的激励:Lump Port,这种激励避免了建立一个同
轴或者波导激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模型量,也减少了计算时间。Lump
Port 也可以使用一个面来代表,要注意的是对该 Port 的校准线和阻抗线的设置一
定要准确,端口在空间上一定要与其他金属(或电面)相接,否则结果极易出错。
2.4、关于辐射边界的问题
在不需要求解近(远)场问题时,比如密封在金属箱体里面的滤波器等密闭
问题,无需设置辐射边界。
在需要求解场分布或者方向图时,必须设置辐射边界。这里有些需要注意的
问题:在计算大带宽周期性结构时,比如 3 个倍频程,最好分段计算,例如以一
个倍频程为一段,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频段计算时设置不同大小的辐射边界,否则
在计算的频率边缘难以保证计算精度;其次,辐射边界的大小和问题的具体形状
密切相关,如果物体的外部轮廓可以装在一个球或并不过分的椭球中时,宜采用
立方体边界——简单有效,如果问题的外部轮廓较为复杂或者椭球 2 轴差距太
大,以采用相似形边界或圆柱边界,对于辐射问题,如果估计问题的增益较低(比
如 2dB),那么边界宜采用球形,此时为了得到结果准确也只好牺牲时间了;另
在 HFSS 8 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吸收边界——PML 边界条件,对于这种边界,笔者
并不是很满意,尽管其有效距离为八分之一个中心波长——是老边界的一半,可
以减少计算量,然而这种边界由程序自己生成,为一个立方体的复杂结构,对于
一些特殊的复杂问题,这种边界内部有很多的空间是无用的,此时还不如使用老
边界灵活。
2.5、关于开孔
有些问题需要在壁上开孔,此时可以采用 2 种办法,其一是老老实实的在模
型上挖空;其二是采用 H/Natrue 边界条件,通常,如果是在面上开孔,将会采
用后者,简单,便于修改。
2.6、关于网格划分
当模型建立好了之后,进入计算模块,第一步是给问题划分网格。对于一般
问题,让软件自动划分比较省心,但对大型问题和复杂问题,让软件自己划分可
能需要很好的耐性来等待。根据实际经验,在大型模型的结构密集区域或场敏感
http://www.mweda.com 经典 ADS,HFSS,Ansoft Designer, Mentor EN, Mentor WG 相关培训教程
区域使用人工划分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有些问题的计算结果开始表现为收敛,
但进一步提高精度,却又反弹,问题就在于开始时场敏感区域的网格划分不够仔
细,导致计算结果的偏差。
2.7、关于所需要的精度
计算问题时,一般需要给定一个收敛精度和计算次数以避免程序“陷入计算
而无法自拔”,当对模型熟悉后,可以单单靠给定次数。在问题之初,建议的计
算精度不要太高,实际中曾见到有操作者将问题的 S 参数精度设定为 0.00001,
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一般 S 参数的精度设定为 0.02 左右就已经可以满足
绝大部分问题的需要(此时应该注意有无收敛反弹的情况)。如果是计算次数,
对于密闭问题,建议是设定为 8~12 次,对于辐射问题,一般计算 6~8 次左右
即可观察结果,如果不够再决定是否继续计算。
2.8、关于扫描
HFSS 提供一个扫描功能,分 3 种方式:快速、离散和插值。其中离散扫描
只保留最后一个频点的场结果,其计算时间是单个频点计算时间之和;对快速扫
描,将可以得到所计算的频率范围内的所有频率场结果,但是其计算速度和频点
多少关系不大,基本和模型复杂程度正比,有时扫描计算的时间非常长,如果不
是特别需要关心所有的场情况,建议选用离散扫描,对于特别巨大的问题,则是
以快速扫描为宜。而插值方式比较少用。
2.9、关于问题的规模
HFSS 所能计算的问题规模与计算机硬件关系很大,其次是所使用的操作系
统。在 HFSS8 里,问题描述矩阵的阶基本和网格数正比,对于四面体上 10 万的
问题也能游刃有余(只要机器够好),然而这并非是指实际问题的电尺寸,实际
上,要精确计算一个计算机网络电缆接头(RJ45)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并不比计
算一个有一个波长电尺寸的一般辐射问题少多少,所以实际上其计算规模的主要
约束是问题的复杂程度,而复杂程度里面包含了电尺寸、结构复杂度等要素。
由此提醒我们建模时应该尽量简化模型。一般来说,除了在激励区,当结构
电尺寸比二十分之一波长还小时,可以忽略它的存在而不会引入明显的误差,这
一点在解决问题之初很有效,可以迅速发现问题的关键;当问题的主要要求满足
后,再将模型细化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
以上就 HFSS 使用的各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心得,以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当之
处,请登陆:http://www.mweda.com 交流指正,先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