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姓名 考籍号 座位号 试卷类型:A 绝密★启用前 2015 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 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66 分) 一、选择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3 分,计 6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14 年 8 月在南京举行,共设 26 个比赛项 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2.运动员进行“折返跑”训练,从 A 点沿直线跑到 B 点,又从 B 点沿原路返回 A 点,A、B 两点直线距离为 50m,此过程中运动员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 100m,100m B. 50m,100m C. 100m,0 D. 50m,0 3.地球同步通讯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地面上 观察者却发现它是静止的,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卫星 4.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静止 D.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1
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物理量保持恒定的是 A. 加速度 B.位移 C.路程 D.速度 6.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均为 60N,夹角为 120o,如图所示。则 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120N C.30N B.60N D.0 7.如图所示,小孩用水平推力推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箱子,第一次轻推,没有推动; 小孩用更大的力推,箱子还是不动。关于箱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0 B.不变 C.变小 D.变大 8.如图所示,有人用一簇气球通过绳使一座小屋成功升空。成为“会飞的小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屋受到绳的拉力和小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屋受到绳的拉力和小屋所受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小屋对绳的拉力和小屋所受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小屋对绳的拉力和小屋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物体的惯性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 质量 B.运动状态 C.所处位置 D. 受力情况 10.载人飞船从地面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座椅对宇航员的弹力 F 与宇航员所受的 重力 G 之间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一定等于 G B.F 一定大于 G C.F 一定小于 G D.F 可能等于 G 1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恒力 C.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B.一定是变力 12.子弹以 V=1000m/s 的速度斜向上射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0°, 如图所示。若将该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则水平方向的大小为 A. 1000m/s B. 500 3 m/s C. 500m/s D. 0 2
13.质量不同的物体,从不同高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不计客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处的物体先落地 C. 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B. 高处的物体先落地 D. 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 14.飞机做特技表演时,常做俯冲拉起运动,此运动在最低点 A 附近可看作是圆 周运动,如图所示。飞行员所受重力为 G,受到座椅的弹力为 F,则飞行员在 A 点 所受向心力大小为 A.G C.F-G B.F D.F+G 15.如图所示,小强在荡秋千。关于秋千绳上 a、b 两点的线速度υ和角速度ω的 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υa>υb A.υa=υb C.ωa=ωb D.ωa>ωb 16.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光滑和粗糙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水平 力 F,使物体沿各自水平面运动相同的位移。水平力 F 在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 面对物体做功分别为 W1 和 W2,则 W1 和 W2 的关系 是 A.W1 一定等于 W2 C.W1 可能小于 W2 B.W1 一定大于 W2 D.W1 可能大于 W2 17.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的第 1s 末和第 2s 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A.1:4 B.1:3 C.1:2 D.1:1 18.关于两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距离成正比 C.与距离成反比 B.与距离平方成正比 D.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19.不可回收的航天器最终将成为漂浮在太空中的垃圾。如图 所示,是绕地球运行的太空垃圾,对于离地面越高的太空垃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速率越大 C.运行周期越小 B.运行速率越小 D.可能追上同一轨道上的航天器 20.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为 F,如果保持它们之间的距 离不变,只将其中一个电荷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 2 倍,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将变 为 F´,则 F´与 F的比值为 A.1/2 B.1 C.2 D.4 3
21.用⊙表示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用带箭头的线段或曲线表示 磁感线。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通电直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磁感线是 22.我国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并实现了与“天空一号”目 标飞行器对接。开始对接前,“天空一号”在高轨道,“神舟十号” 飞船在低轨道,各自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离地面的高度分 别为 h1 和 h2(设地球半径为 R),“天空一号”的运行周期为 90 分钟,如图所示,则有 ①“天空一号” 与“神舟十号”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②“天空一号”与“神舟十号”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R h  2 R h  1 ( ( R h  2 R h  1 ) ) 2 2 ③“天空一号”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大 ④“天空一号”的运行速度大于 7.9km/s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34 分) 经过多次实验,证实了两电荷间的相互作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8 分) 23.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 用规律。 24.在电场中某处放入电荷量为 1×10-10C 的点电荷,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1×10-5N,则该处电场强度的大小是 电场强度大小是 25.一根 1m 的直导线,通有 1A 的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地球赤道上。若该处 地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3×10-5T,试估算该导线所受地磁场的安培力大小为 N/C,若将这个点电荷移走,该处的 N/C N。 2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选用自由下落重物的质量为 m,现得到一条点 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 O 点(速度可认为零),另选三个相 邻的点 A、B、C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测得 B到 O 的距离 为 h,A到 B距离为 h1,B到 C的距离为 h2,重力加速度用 g表示。则从起始点 O 到打点计时器打下 B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p = , 重物动能增加量∆Ek= 通过比较∆Ep 和∆Ek 的大小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Ep 和∆Ek 分别用 m、h、h1、h2、T 表示)。 4
三、计算或论述题(共 3 小题,计 26 分) 27.(8 分)如图所示,质量 m=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 F=10N 的水 平推力推该物体,使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 .试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从静止开始 2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3)若 2s 末撤去推力 F,则物体还能运动多长时间。 28.(9 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按要求从下面两题中仅选择一题 .....解答。 选做题 I(本题供使用选修 1-1 教材的考生作答) 如图所示,一个单匝矩形线圈水平放在桌面上,再线圈中心上方有一竖直的条形 磁体,此时线圈内的磁通量为 0.05Wb。在 0.5s 的时间内,将该条形磁体从图示 位置竖放到线圈内的桌面上,此时线圈内的磁通量为 0.10Wb。 试求此过程: (1) 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量; (2)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选做题 II(本题供使用选修 3-1 教材的考生作答) 在现代生活中,充电宝是手机一族出行的必备品。当充电宝电量不足时,需要给 充电宝充电,此时充电宝相当于可充电的电池,充电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电路。 先给一充电宝充电,充电电压为 5V,充电电流为 1000mA,充电宝的内阻为 0.2 Ω 。试求: (1) 充电宝的输入功率; (2) 充电宝内阻消耗的热功率; (3) 一分钟内充电宝储存的电能。 5
29.(9 分)如图所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是由一斜直轨道和一段由 细圆管弯成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斜直轨道的底端与圆形轨道相切。圆形轨道半 径为 R(细圆管内径远小于 R),A 是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 是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O 是圆形轨道的圆心。现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从斜直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进入细圆管内做圆周运动。忽略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试求: (1)若小球从距地面高 2R 处下滑,小球到达 A 点的速度大小; (2)若小球到达 B 点时速度大小为 gR ,小球下落的高度应是圆形轨道半径 R 的多少倍; (3)若小球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 B 时,对管壁的压力大小为 0.5mg,小球下落 的高度应是圆形轨道半径 R 的多少倍。 6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