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4年广东海洋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4 年广东海洋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30 分) 1.顺反子: 2.Respiratory quotient 3.Photosynthetic nuit 4.能荷 5.TCA 循环: 6.Tm 7.双光增益效应: 8.离子拮抗: 9.酶的比活力 10.胞饮作用: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DNA_复性的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和重复序列的多少有关。 2.植物气孔保卫细胞膨压增大时气孔____,保卫细胞 K+大量积累时气孔________。 3.DNA_前导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_____,后随链的合成 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_______。 4.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电子的最终受体是____________,电子的最终供体是 __________。 5.绿色植物中氨同化的主要途径由两中酶,即_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以_NH4+_和 α-酮戊二酸合成谷氨酸。 6.CAM 植物夜间有机酸含量______________,白天有机酸含量_______。 7.能有效促进侧芽萌发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引起气孔关闭的激素是__________。
8.竞争性抑制剂影响生化反应是因为改变了酶的________,而并没有改变酶的______。 9.盐浓度_________时,_盐__________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称为盐溶现象。 10.在高 CO2 浓度下 Rubisco 催化的产物是___________,而在高浓度 O2 催化的产物是 ___________。 11.糖酵解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中,经过酵解过程葡萄糖转变为_________和 ATP. 12.在酸性条件下使茚三酮显红色的氨基酸是_________,它与植物的___________关系 密切。 13.在测定植物体内的无机磷常用_____________发作指示剂并在_________还原下形成 蓝色反应。 14.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____________膜上,呼吸电子传递连位于________膜上。 15.植物体内的酰胺大量积累说明___________供应过剩,将会导致_______元素的缺乏。 三、选择(每题 2 分,共 30 分) 1.光系统Ⅱ吸收光谱的高峰为(): ①730nm ②680nm ③540nm ④480nm 2.光呼吸的底物是(): ①丙酮酸 ②乙醛酸 ③草酰乙酸 ④乙醇酸 3.一生物 DNA 的复制速度为 1350 核苷酸对/s,它复制一世代约 40 分钟,则该生物的 DNA 长度约为()。
①1100μm ②9000μm ③18000μm ④2200μm 4.植物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①N ②P ③K ④Ca 5.支链淀粉降解由()催化。 ①α-淀粉酶和β-淀粉 ②Q-酶 ③淀粉磷酸化酶 ④α-1,6-糖苷酶 6.C4 植物最初 CO2 的固定发生在(): ①叶肉细胞质中 ②叶肉细胞叶绿体中 ③维管束鞘细胞质中 ④维管束鞘叶绿体中 7.一分子的葡萄糖经 EMP-TCA 后可分解为()。 ①2 分子的丙酮酸 ②2 分子的乙醇酸
③6 分子的 CO2 ④2 分子的乳酸 8.下列物质中能作为植物抗旱性的生理指标是 ①蛋氨酸 ②脯氨酸 ③丙氨酸 ④天冬氨酸 9.促进愈伤组织生根的激素是() ①CTK ②NAA ③GA ④IAA 10.基因剔除的方法主要用来阐明()。 ①基因结构 ②基因的控制 ③基因表达 ④基因功能 11.以 12 小时为临界日长,()植物在 10 小时条件下诱导开花 ①天仙子 ②烟草 ③冬小麦 ④油菜籽
12.光敏色素有()和蛋白质两个组成部分。 ①脂肪 ②核酸 ③生色团 ④激素 13.蛋白质合成部位是()。 ①核小体 ②核糖体 ③线粒体 ④核仁 14.土壤水分过多抑制()种子萌发。 ①水稻 ②大豆 ③玉米 ④高粱 15.用 TTC 法测定种子生活力时,生活力强的胚出现()。 ①深红色 ②浅红色 ③白色 ④褐色 四、简答(每题 6 分,共 30 分) 1.简述 SOD 的功能、存在形式和部位?
2.种子萌发时发生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什么异同点? 4.用茚三酮测定植物组织内水溶性氨基酸时加维生素 C 的作用是什么? 5.何谓分子克隆?它包括哪些主要步骤? 五、论述(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试述根、茎与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2.日光除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外,还调控那些植物生长发育? 3.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化历程和生理意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