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广东暨南大学管理学原理及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B 卷
学科与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代码与名称:管理学原理及微观经济学(B 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管理学原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金属制品向塑料制品发展,反映了环境中哪一方面因素的变化(
)。
A.经济的
B.自然的
C.文化的
D.技术的
2. 企业更愿意将(
)作为企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A.有形资源
B.无形资源
C.流量资源
D.短周期资源
3. 越是组织的上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
A.战略的、常规的、肯定的
B.战术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C.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D.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
4. 一位生产照相机的企业的总经理说:“我们生产的是照相机,销售的是人们美好的回忆
和永久的纪念。”他的讲话体现了:(
)
A.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B.企业的社会责任 C.企业的使命
D.企业的经营手
段
5. 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 数字化”的规划,这种计划就是(
).
A.专题计划
B.专项计划
C.预算
D.数量计划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对打√,错打×)
1. 麦戈雷格的 X 理论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本善”。(
)
2. 不同行业中及不同的组织内部专业特点差别显著,很难说管理活动有什么共性。(
)
3. 管理工作内容越多,管理幅度就应越小(
)
4. 组织绩效与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无关。(
)
5. 人际技能对所有的管理者同等重要。(
)
三、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 为什么说“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 简单结构何时可以成为一种理想的组织设计?
四、案例分析(20 分)
保罗在 1971 年从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名牌大学拿到会计专业的学士学位后,到一家大型
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芝加哥办公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9 年后,他成了该公司的
一名最年轻的合伙人。公司执行委员会发现了他的领导潜能和进取心,遂在 1983 年指派他
到纽约的郊区开办了一个新的办事处。其工作最主要的是审计,这要求有关人员具有高程度
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他主张工作人员间要以名字直接称呼,并鼓励下属人员参与决策制
定。对长期的目标和指标,每个人都很了解,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办法却是相当不明确的。办
事处发展得很迅速。到 1988 年,专业人员达到了 30 名。保罗被认为是以为很成功的领导者
和管理人员。
保罗在 1989 年初被提升为达拉斯的经营合伙人。他采取了帮助他在纽约工作时取得
显著成效的同种富有进取心的管理方式。他马上更换了几乎全部的 25 名专业人员,并制定
了短期的和长期的客户开发计划。职员人数增加的相当快,为的是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来
处理预期扩增的业务。很快,办事处有了约 40 名专业人员。
但在纽约成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在达拉斯取得成效。办事处在一年时间内就丢掉了最
好的两个客户。保罗马上认识到办事处员过多了,因此决定解雇前一年刚招进来的 12 名员
工,以减少开支。
他相信挫折只是暂时性的,因而仍继续采取他的策略。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又增雇
了 6 名专业人员,以适应预期增加的工作量。但预期中的新业务并没有接来,所以又重新缩
减了员工队伍。在 1991 年夏天的那个“黑暗的星期二”,13 名专业人员被解雇了。
伴随着这两次裁员,留下来的员工感到工作没有保障,并开始怀疑保罗的领导能力。
公司的执行委员会了解到问题后将保罗调到新泽西的一个办事处,在那里他的领导方式显示
出很好的效果。
问题:
1.保罗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4 分)
2.这个案例更好地说明了领导的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为什么?(8 分)
3.保罗在纽约取得成功的策略,为什么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8 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需求法则说明(
)
A.药品的价格上升使药品的质量提高
B.计算机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C.汽油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D.林丹夺冠使羽毛球及球拍销售量增加
2.一个边际成本曲线为 U 形的完全竞争企业,其短期供给曲线(
)
A.是其边际成本曲线向上倾斜的那一部分
B.是其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的那一部分
C.是其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
D.是其平均变动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部分边际成本曲线
3.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为折线是假定(
)
A.竞争对手对价格的变化是跟跌不跟涨
B.竞争对手绝不响应任何价格变化
C.竞争对手的价格是确定的
D.竞争对手的产量是确定的
4.一般均衡分析与局部均衡分析的区别是(
)
A.一般均衡分析属于实证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规范分析
B.局部均衡分析属于实证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规范分析
C.考虑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是一般均衡分析,假定其它既定只分析某一种商品的供求均衡
是局部均衡分析
D.一般均衡是宏观分析,局部均衡是微观分析
5.生产可能性曲线意味着(
)
A.如果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只有放弃部分 Y 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 X 物品的生产
B.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原点移动
C.一国资源总能被有效利用
D.经济增长唯一取决于劳动力数量
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5 分)
1. 自然垄断
2. 沉没成本
3.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三、计算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某产品国内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是:
P=280-4Qd
P=40+2Qs
P 为价格,单位是元;Q 的单位是千件;d 为需求量;s 为供给量。
请计算这时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7 分)
如果政府规定每件产品价格不得超过 100 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又会有什么变化?有
无谓损失吗?损失多少?(8 分)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材料一、相关数据显示, 2012 年 5 月,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为 240.5 万辆,其中中小客车
为 167.4 万辆,是 5 年前的 2.5 倍,年均增长率达 19%。与此同时,受土地资源、资金等条
件制约,城市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约为 2%,登记泊位与汽车保有量之比为 1∶3.3,交通供
需矛盾持续扩大。广州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已对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压力。
材料二、为缓解交通拥堵、落实公交优先和节能减排政策、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广州市中
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从 2012 年 8 月 1 日起实施,继上海、北京与贵阳之后,广
州成为全国第 4 个进行汽车限购(限牌)的城市。
材料三、该《办法》创新性提出了“环保+摇号+竞价”新的增量指标分配模式,分配比例为
1:5:4。也就是说,在每 12 个月(一个配置周期)全市中小客车增量指标为 12 万个,按照
1:5:4 的比例配置,即 1.2 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以摇号方式配置、6 万个普通车增量指标以
摇号方式配置、4.8 万个普通车增量指标以竞价方式配置。
材料四、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 2016 年 6 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 1 .84 亿辆,上半
年汽车保有量净增 1135 万辆,目前全国有 46 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其中北京、
成都、深圳、重庆、上海、苏州、天津、郑州、西安、杭州、广州、武汉、石家庄、南京、
青岛、东莞 16 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 200 万辆,广州排名第十一。而公安部 2015 年的数据
显示,广州的汽车保有量排名第十。作为一个一线城市,这个“过于落后”的排名引起媒体
的极大关注。
材料五、汽车保有量只能反映广州粤 A 牌车辆的保有情况,无法体现车市的真实销量。自实
施汽车限购政策后,广州一年只发放 12 万个汽车上牌指标,不少车主通过上外地牌的方式
解决在广州的用车需求,几乎广州所有的车行都能为车主提供“代客上外地牌”的“一条龙
服务”。“目前每月大约有一半车主在我们店买车后上了外地牌。”广州一位东风日产经销商
告诉记者。
请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对“广州汽车限购”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你自己的观点。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市场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