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广西河池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220V
B.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 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 50g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故 A 错;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故 B 正确;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故 C 错;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 500g,故 D 错;应选 B。
【考点定位】数据的估测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B.“轻声细语”指 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声音既可以 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声现象
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白云”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 大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池水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水中的“白云”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A 错;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镜面的
距离无关,故 B 错;“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C 错;池水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D 正
确;应选 D。
【考点定位】光现象
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B.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C.雪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D.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 A 正确;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故 C 错;露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故 D 错;应选 A。
【考点定位】物态变化
5.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后停下,是因为它失去惯性
B.击打排球时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行驶的汽车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D.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其所受牵引力大于阻力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运动和力
6.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旱冰鞋装轮子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的,故 A 错;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的,故 B 错;轴承中安装钢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的,故 C 错;轮胎
上绕防滑链是通过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 D 正确;应选 D。
【考点定位】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7.如图 所示,将一圆 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其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用 p表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
F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 t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压强和浮力
8.如图所示,两个规格不同的电灯 L1、L2 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L1、L2 串联
B.通过 L1、L2 的电流相等
C.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
D.电流表测通过 L2 的电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当开闭合后,两个灯泡是并联的,电流表测通过两个灯泡的总电流,由于两个灯
泡不相同,电压相等,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是不相等的,故应选 C。
【考点定位】
9.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制品很容易被磁化
B.电磁继电器中的铁芯,可以用永磁体代替
C.发电机正常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器,由两个彼此绝缘的金属半圆环组成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电与磁
1 0.下列关于生活用电常识,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B.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以免触电
C.安装电路时,开关必须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D.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立即用手将触电 者拉开,而应先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的东西使触电者离
开电源,故 A 错;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以免触电,故 B 正确;安装电路时,开关必
须接在火线和开关之间,故 C 错;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都可使空气开关跳闸,故 D 错;应选 B。
【考点定位】安全用电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V,R1=3Ω,R2=6Ω.闭合开关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 R1 的电流为 1A
B.R1 两端的电压为 2V
C.干路中的电流为 3A
D.电路的总电阻为 9Ω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12V 且保持不变,R1 为定 值电阻,R2 为滑动变阻器(a、b为其两端点).闭合开
关 S,当滑片 P在某一端点 a时,电流表示数为 0.1A,R2 消耗的电功率为 1W;当滑片 P移动至某一位置 c
时,电压表示数为 4V,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3.2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 P在 a点时,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2W
B.滑片 P在 b点时,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0.6W
C.滑片 P在 c点时,R2 消耗的电功率为 1.6W
D.滑片 P在 c点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4W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滑片 P在某一端点 a时,电流表示数为 0.1A,可得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12V×0.1A=1.2W,
所以此时 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0.2W,故 A 错;当滑片 P移动至某一位置 c时,电压表示数为 4V, 则可知 R1
两端的电压为 12V-4V=8V,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3.2W,则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4A,则 R2 消耗的电功率
为 1.6W,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4.8W,故 C 正确,D 错;滑片由 a向 c移动过程中电流是变大的,电阻是变
小的,则可知 a是右端,b是左端,电阻 R1 的阻值为 20Ω,滑片 P在 b点时,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7.2W,故
B 错;应选 C。
【考点定位】电功率
二、填空题
13.小芳站在穿衣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银行 ATM 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摄像头,它工
作时成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2;实
【解析】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14.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把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属于
现象.
【答案】32;扩散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温度计的示数为 32℃;整杯水都变红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这种现象
叫做扩散。
【考点定位】温度计;分子动理论
15.“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
面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
作用下被“吸”入口
中的.
【答案】减小;大气压
【解析】
试题分析: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减小,所以书会被翻开;用吸管“吸”
饮料时,饮料是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
【考点定位】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6.科学家发明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排热被”,把它覆盖在电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
的温度.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
(选填“导电”或“导热”)性;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
具有
导电的属性.
【答案】导热;单向
【解析】
试题分析: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属性。
【考点定位】导电性;导热性
17.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属于
再生能源.若一台风力发电机一天发电 9.2×109J,
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kg 的汽油放出的热量(q 汽油= 4.6×107J/kg).
【答案】可;200
【解析】
【考点定位】
18.2017 年 6 月 5 日,我国选手马龙蝉联世兵赛男单冠军,数以亿计的中国球迷通过电视观看现场直播,
电视画面是利用 (选填“电磁波”或“声波”)来传播的;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把
能转化为
电能.
【答案】电磁波;太阳
【解析】
试题分析:电视画面是利用电磁波来传播的;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考点定位】电磁波;能源的利用
19.将塑料梳子在化纤衣服上摩擦几下,再将梳子的一端靠近小纸片,会看到小纸片被
,这种现象
叫摩擦起电;在摩擦起电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能和内能.
【答案】吸引;电
【解析】
试题分析:将塑料梳子在化纤衣服上摩擦几下,再将梳子的一端靠近小纸片,会看到小纸片被吸引,这种
现象叫摩擦起电;在摩擦起电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
【考点定位】摩擦起电
2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 P 由 b 端滑到 a 端,电压表示数 U 与电流表示数 I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
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Ω.
【答案】12;16
【解析】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作图题
21.入射光线 AB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水中
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