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甘肃定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甘肃定西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1 年 3 月,我省大部分地区遭受非常严重的沙尘天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 A. 沙尘 硫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和烟尘(可吸入 颗粒物);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 故选 C。 2. 2021 年 4 月 20 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如期进行插秧。此 次插秧预计亩产量 1200 公斤,将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水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B. 糖类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A. 油脂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稻中含有淀粉,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故选 B。 3.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旧报纸 B. 塑料瓶 C. 玻璃瓶 D. 铝制易 拉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旧报纸属于纸张,不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塑料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C、玻璃瓶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铝制易拉罐是用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答案:D。 4. “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 B. 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C. 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D. 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体内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物,不符合题意; C、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可能发生了霉变,产生了霉菌毒素,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吃霉变 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不符合题意; D、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十分重要,但要合理摄入,否则会引起中毒,符合题意。故选 D 5.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2Fe3+:两个铁离子 C. 2He:2 个氦元素 为+2 价 【答案】C 【解析】 B. 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 +2 Cu O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详解】A、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表示两个铁离子,正确;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O2 中的“2”表示 1 个 氧气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 2He 中的 2 表示 2 个氦原子,元素只讲种 类、不讲个数,错误; 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符号中“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 素的化合价为+2 价,正确。 故选 C。 【点睛】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 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 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6. 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B.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一个物理变化,蔗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本身没有改 变,错误;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人周围被闻到花香,正确; 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 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正确。 故选 A。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吸取药液 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仪器连接好后,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 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为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要 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错误; C、用胶头滴管取液时,需要将空气挤到外面,不能像图中这样挤到试剂瓶中,防止药品变 质,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故选 A。 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 氢气与 9g 氧气反应一定生成 10g 水 B. 常温下,酸性溶液的 pH<7,所以 pH<7 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C.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每 4 份质量的氢气与 32 份质量的氧 点燃 气完全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则 1g 氢气与 8g 氧气反应生成 9g 的水,故 A 选项错误; B、常温下,酸性溶液的 pH<7,则 pH<7 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故 B 选项正确;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不一定是氧化物, 如硫酸等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 C 选项错误; D、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 酸盐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因此把他们看作无机物,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 B。 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 t2℃时,将 20g 甲加入 50g 水中,得到 70g 溶液 C. 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 将 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 丙>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没有确定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 A 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 3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t2℃时,100g 水最多溶解 30g 甲,50g 水最多溶解 15g 甲,将 20g 甲加入 50g 水中,得到 65g 溶液,故 B 错误; C、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 甲>丙,t3℃时,用等质量的 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丙>甲>乙,故 C 错误; D、将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甲、乙的溶解度减小,丙的溶 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甲、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丙没有 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 s 100g+s  100% ,溶解度越大, 质量分数越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 t2℃时丙的溶解度,t2℃时丙的溶解度大于 t1℃时 A 的溶解度。将 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 系为乙>丙>甲,故正确。故选 D。 10. 下列实验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试剂或方法 A B C D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 鉴别化肥 KCl 和 NH4Cl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除去 CO2 中混有的 CO 点燃 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 H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 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而氯化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无明 显现象,鉴别化肥 KCl 和 NH4Cl,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一氧化碳浓度较低时不能被 点燃,除去 CO2 中混有的 CO,点燃不能除去一氧化碳气体; D、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除去稀盐酸中少量 的 H2SO4,加入适量的 BaCl2 溶液,过滤,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C。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5 分) 11.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 ①氧气 ②氢气 ③小苏打 ④碳酸钙 ⑤氯化钠 ⑥硝酸钾 (1)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 (2)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 (4)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是______。 【答案】 (1). ② (2). ⑥ (3). ④ (4). ⑤ 【解析】 【详解】(1) ②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最清洁的燃料。 (2)⑥硝酸钾中含有植物所需的钾、氮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 (3)④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 (4)⑤氯化钠食盐是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 12. 每年的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能对饮用水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将 Cl2 通入 NaClO2 溶液中可制得 ClO2 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 +2NaClO =2X+2ClO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 2 2 2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 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 a 中的气体是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 属于 (2). NaCl (3). 软水 (4). 煮沸 (5). 氢气(H2) 通电 (6). 2H O 2 2H 2 +O 2  【解析】 【详解】(1)六大基本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水属于六大 基本营养素之一。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均不变,反应前有 4 个氯原子,2 个 钠原子,4 个氧原子,反应后有 2 个氯原子,4 个氧原子,X 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 2,故 X 的化学式为 NaCl。 (3)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 沫的为软水。煮沸可以将清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故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试管 a 中的气体 较多是氢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2 2H O 通电 2H 2 +O 2  。 13. 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 题。
(1)由图 1 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图 2 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 x 的数值为______,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叫价类二维图。图 3 为镁的价类二 维图,B 处的物质类别是______。MgO 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价类二维图中 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金属镁和水发生反应可以生成 A 和一种单质,则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1). 24.31 (2). 12 (3). Mg2+ (4). 盐 (5). 3﹕2 (6). Mg 2H O=Mg OH + 2   2 + H  2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 1 可知:镁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镁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 24.31; (2)图 2 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 1 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镁原子的质子数为 12,则 x 的数值为 12,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2、8、2,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 成的,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右上方表示:数字在前, 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3)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B 处的物质类别是盐,MgO 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6=3:2;金属镁和水发生反应可以生成 A 和一种单质,由 图 3 可知:A 是碱,且 A 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则 A 的化学式为  Mg OH ,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 2H O=Mg OH + 2   2 + H  2 。 14. A、B、C、D、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C 为金属单质,E 为非金属单质,下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