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 6 页)和答题卷;全卷 25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
的注意事项。
3、考生答题时,请 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
时,只交答题卷。
试 题 卷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一、积累运用(20 分)
(
) [来源:学科网 ZXXK]
A.簇.新(cù)
B.阔绰.(chuò)
C.糍粑.(bā)
D.缄.默(jiān)
凛.冽(lǐn)
禁固.(gù)
籍.贯(jí)
菡萏.(dàn)
牟.取(máo)
亵渎.(dú)
剽.悍(piāo)
嗔.视(chēng) 呕心历.血(lì)
天纶.之乐(lún)
顶礼膜.拜(mú)
鲜.为人知(xiǎn)
2.按要求默写。(4 分)[来源:学,科,网]
①百川东到海,
②
③池上碧苔三四点,
? (汉乐府《长歌行》)
,四座泪纵横。(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④赵师秀的《约客》中含蓄表达作者寂寞心情的句子是:
,
。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聪慧的华夏先民将祖国大地的许多地名“染”上颜色,如黄河、赤峰、蓝田、青岛等等,真是巧夺..
天工..。这句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B.大雪覆 盖的野地,有鸿爪印记;春雨弥漫的农田,有鹭鸶照镜。这组对偶句,对仗工整。
C.我们在初中学过鲁迅七篇文章,其中《故乡》和《孔乙已》都选自《呐喊》。
D.颜真卿、欧阳询、柳宗元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代表的颜体、欧体和柳体书法,各
具特色。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近期,一部《爸爸去哪儿》的电影风靡全国。这句话的主干是“电影风靡全国”。
B.“风雪载途、花枝招展、温声细语、举世无双”这四个短语,结构 不一致。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英国人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用大量事实控诉了日本侵略中国,滥 杀无辜。这句话表述完整,没有语
病。
5.名著导读。(3 分)
蜚声中外的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该书的作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时代最
。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
者是
美好的精神品质。小说的主人公对
6.诗歌赏析。(2 分)
的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A.全诗从清幽的环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
B.首句“独怜”二字,寓意深刻,凸显出作者的孤傲品性。
(
)
C .诗歌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用黄鹂的鸣声,衬托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
D.尾句“舟自横”一语,意即“小船自由自在地、随意地漂浮着”,集中表现出闲静、寂寞的意境。
7.综合性学习。(5 分)
香城中学九(1)班组织开展“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假如你是“方言兴趣小组”负责人,
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①为做好方言研究,传承 地方文化,请你对媒体提 两条合理化建议。(2 分)
答:A
;B
②请你为“方言兴趣小组”设计一个活动,并对其主要内容稍加说明。(2 分)
答:
③下面两道小题,选作一题。(1 分)
A.请用普通话书面语翻译下面这句咸宁方言。
想舞饭得你恰,又冇得好菜。
答:
B.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摘要)拟个恰当的标题。
2014 年 5 月,一位从事外语翻译工作的人来到咸宁农村采访,但他听不懂当地方言。咸宁外事办特地为他找
了一位既懂普通话又懂当地方言的人给他作翻译,帮他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答: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2 题。(14 分)
二、 阅读理解(50 分)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
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
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
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 20 加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
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 不能把这条鱼卖给
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
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 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
我们。
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 40 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
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 40 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
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
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 3 加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
足 。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选自《读者》2012 年第 18 期)
8.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3 分)
意外→(
)→(
)→疑惑→(
)
9.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 分)
答:
10.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3 分)
答:
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 40 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
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12.品析第 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
启示?(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16 题。(12 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 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 1910 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
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 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
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 80 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
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
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
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 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
有 10%的潜力 可挖掘。[来源:Z+xx+k.Com]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 1000 千瓦的细菌发电
站,仅需要 10 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 200 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
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
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
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
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
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
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 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
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
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
可成为现实。
13.“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 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4 分)
效率高
14.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 分)
答:
15.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第②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16.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
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20 题。(12 分)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
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
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
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
“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
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来源:学科网]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
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
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
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
接受,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
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
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
我。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
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 的顶峰。
⑤ 选 择 当 一 匹 被 鞭 打 的 马 , 还 是 当 一 只 不 被 鞭 打 的 牛 , 将 是 你 人 生 辉 煌 与 平 庸 的 分 水 岭 。
17.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 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来源:学科网
(2014 年 4 月 9 日《人民日报》)
ZXXK]
18.根据文意,第②段划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词 语是(3 分)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19 .第②段划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3 分)
(
)
答:
20.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 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1~24 题。(12 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1.下列带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来源:学科网 ZXXK]
A.亲旧.知其如此 旧:旧亲戚
C.造.饮辄尽
造:往,到
B.箪瓢屡空,晏.如也
D.既醉而退.
晏:安乐,安然
退 :回去,回家
22.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或.置酒而招之
B.以.乐其志
C.不戚戚于.贫贱
D.无怀氏之.民欤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①环堵萧然 ,不蔽 风日;短褐穿结。
译: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来源:Zxxk.Com]
译:
2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B.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C.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
趣和人格的坚守。
D.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三、写作表达(50 分)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吃葡萄,无奈洞口太小,只好先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
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
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毕竟享受到了葡萄的美味。
狐狸吃葡萄的这个过程,既包含着曲折、智慧与快乐,也蕴含着意外、惊喜和沮丧……可以说,这些,
都是一种享受。
请以“享受这过程,OK!”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读懂材料,确定选材和立意;②可以讲故事,编童话,也可以阐述某种感想和看法;③写出
真情实感;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不少于 600 字;⑥不得使用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湖北省咸宁市 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运用(20 分)
1.(2 分) C
2.(4 分。每小题 1 分,错、漏、多一个字均不给分)
①何时复西归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 花
②歌罢仰天叹
③叶底黄鹂一两声
3.(2 分) C
4.(2 分) D
5.(3 分,每空 1 分)
[来源:学,科,网 Z,X,X,K]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答“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可)
保尔·柯察金(答“保尔”也可) 人应该怎样度过一生 (或: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6.(2 分) B
7.(5 分)①(2 分,每条 1 分) 示例:A.电视讲座 B.方言专栏(专题)节目
②(共 2 分。活动 1 分,说明 1 分)
示例一:方言竞赛。说明:两人一组“你说我猜”,一人说方言,一人用普通话翻译,以正确率高的为
优胜。
示例二:调查访问。说明:到偏僻山村找高龄老人搜集方言,记录整理(录音整理)。
③(1 分,选做一题)
A.想做饭给你吃,又没有好菜。(“舞饭”是“做饭”的意思,“冇得”是“没有”的意思。二者
答对一个即得满分)
B.示例:为(替、给)翻译找翻译
[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14 分)
8.(3 分) 疑惑
9.(2 分) 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怀疑
震撼
10.(3 分) 友善 热情(耐心) 尊重生命 (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 两点给满分)
11.(3 分) B
12.(3 分)意思(1 分):注入情感,并根据饲养动物的特性,恰当地喂养,保证它们活得好,活得长。
(或:尊重生命,把动物当人一样喂养)
启示(2 分):①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②
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③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能
答出其中一条的主要意思,即可得满分)
(二)(12 分)
13.(4 分) 不污染(无污染)(答“少污染”不给分)
14.(2 分) 举例子(1 分),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
成本低(低成本)
展(1 分)
15.(3 分) D
16.(3 分)结构上起递进作用(1 分);惊奇的内容是: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
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2 分)。
(三)(12 分)
17.(3 分)引出论题(1 分),使表达生动形象(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富有说服力(2 分)
18.(3 分) C
19.(3 分) 不能(1 分)。 因为这三个句子是按照程度由轻到重的逻辑顺序组织语序的(2 分)。(能
答出“逻辑顺序”或“轻重”或“递进”的意思即可得满分)
20.(3 分) 正反对比论证
(四)(12 分)
21.(2 分) A
22.(3 分) A
23.(4 分,每小题 2 分。关键词必须翻译正确
.........,一个..1.分.,错两个不得分
......)
①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挡不住风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关键词:环堵、萧然、穿结)
②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们一类的人吧?(关键词:兹、俦)
24.(3 分) D
三、写作表达(50 分)
25、评分标准及评分说明
(一)评分标准
类别 分 数
评 分 标 准
一类 45~50 分
二类 40~44 分
三类 35~39 分
四类
30 ~ 34 分
[来源:学。
科。网]
五类 29 分以下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细得
当;语言流畅,有文采。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有一
定详略;语言较生动得体,语句通顺。
内容较具体,有一定真情实感,中心较明确;结构较完整,条理较
清楚,详略不够得当;语言较得体,语句较通顺。
内容较具体,缺少真情实感,中心不够明确;结构不够完整,条理
不够清楚;语言较得体,语句较通顺。
内容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中心不明确;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
楚;语言不得体,语句不通顺。
(二)评分说明
1、凡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语句通顺的文章一律归入二类卷评分,并以此作为参照标准,
确定其他作文的档次。
2、提倡给有创意的作文满分。原则上,满分卷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3、五类卷一般最低不低于 20 分。
4、字数不足 100,或者抄袭(或抄写阅读文段)的作文,不高于 10 分。
5、凡认为观点有严重问题或有其它特殊情况的答卷,应提请阅卷领导小组裁定。
6、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加 2~3 分,反之,扣 2~3 分;暴露了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的扣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