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
方,然后答卷。这份试卷中有些题没有设计“标准答案”,只要你沉着思考、认真答题,就
一定会有一份满意的答卷。
1.把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把拼音和错别字换成相应的汉字。(3 分)
神 zhōu 航 天
豁 然 惯 通
2.根据句意和题后要求,在下列各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3 分)
(1)只有穿长衫的,才_______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_______喝。(填
动词)
(2)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_______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_______人们的存在
决定人们的意识。(填关联词)
(3)(闻一多)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 _______。(填
成语)
3.认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看看文中哪两句有毛病,然后在原文上进行修改。(2 分)
①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②我保持写日记已经八年,
③这厚厚的一摞日记本是我的财富,④偶尔翻看以前的旧日记,⑤我感慨良多,⑥虽然日
记里不乏无病呻吟,⑦也有不少狂妄的长篇大论,⑧但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⑨对
自我的反省和鼓励。
4.请以古今中外某一文化名人为话题,选用下列所给的词语(至少 3 个)写一段通顺
的话(不超过 80 字)。(2 分)
备选词语:为民请命 鲜为人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歌可泣 丰功伟绩 顶礼膜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下文或提示,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任选作 6 小题)(6 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4)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锦江春色来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6)晏殊的《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其中有四个字成了以后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术
中的美学追求,蕴含这一美学追求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
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阅读下段文字,完成文后填空题。(2 分)
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
他会到我们身边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
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
这段文字选自《名人传》,文章中的“他”是 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鉴赏
7.下面这首词是苏轼 38 岁时(1075 年)偕同僚出城打猎时而作的,请你阅读后完成(1)
—(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
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划线的词句运用了典故,它们在表达上有
什么效果?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豪情壮志?(3 分)
(2)仔细看插图,回答问题。
①从词中找出与图中 A、B、C、D 箭头所指的相对应的词句写在下面。(2 分)
A______ B_____ C_____ D _____
②图中有的地方同词中的某些词语或客观事实不相符,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2
分,本题为加分题,得分计入二大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8~12 题。(10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
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
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
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程颢与弟颐①讲孔孟绝学②于熙、丰之际③,河洛之士,翕然④而师之。时⑤调
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⑥南矣。”四年而颢
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⑦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与游酢⑧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杨
时列传•程门立雪》)
注:①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二人并称“二程”,北宋时洛阳人,著名理学家。②绝学:
失传了的学说。③熙、丰之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④翕然:一致。⑤时:即杨时,
人名。⑥道:思想、学说。⑦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有关系的人。⑧游酢:人名,北宋
时文人。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2 分)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B.主人日再食(再:两顿)
C.吾道南矣(南:南方)D.时与游酢侍立不去(去:离开)
9.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10.翻译下列文言句子。(2 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作者在文段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
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中的宋濂和乙文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
同点是什么?作为现代中学生,请你结合时代和自身体验来评价他们这种师生关系。(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3-16 题。
奇妙的“人体海洋”
陈夏法
①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
②经科学测定,一个体重 70 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水达到 45~50
千克,占体重的 60%~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 3 天时,所含的水达 97%,与海洋中的水母
(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 3 个月时,所含的水达 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
80%;1 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③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
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
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夫•弗•杰普戈利茨特地
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
人地接近。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④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就不成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
有的稍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
味。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 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
5%)要低
一些,但比世界上最淡的波罗的海的含盐度(0
3%)却要高许多。况且,科学家在
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之今日要低得
多。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
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的血的咸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
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
海水要低一些呢?
2%~0
⑤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
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最常用的是含 0
85%氯化钠
的水溶液。炎热的夏天,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和在炼钢炉前干活的工人,每天都要流掉大量
的汗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医生总是要劝这些人多喝些淡盐开
水。这就是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⑥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我们的
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选自《白天的星星•奇妙的人体海洋
印记》有删改)
13.整体把握,清理思路,分析结构。(4 分)
(1)在作者看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这个“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用简洁的文字归纳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①⑥段是总说,其余段为分说,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括
号内填上恰当文字,在分说部分相对应处填上自然段序号。( )
14.选文用得较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请在列数字以外任意举出一种说明方法,并举
例且说明其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了准确说明事物和事理,选文的语言讲究科学性——准确、简明、周密。如果把
下边句中加点词语去掉或换成其他词语,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任选作一题)(2 分)
(1)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2)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 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 盐度(3%—3
5%)
要低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对以下问题大胆说说你的认识。
(1)有人说选文第⑤自然段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回答:人的生命起源于什么?人的生命离不开什么?(2 分,
此题为加分题,得分计入本大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7-22 题。
坐在最后一排
乔叶
①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女孩,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和同
学们合不来……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只因为班上有好学生才有资格
坐前排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到后来,虽然我个子很矮且是全班视力最差的一个,但我索性
赌气似地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固定到最后一排去。
②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男生,我和他们无话可说,要想听课却又看不清黑板上
的板书,所以每次上课,只是呆滞地盯住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
③后来,班主任调走了,年轻漂亮的白老师接任。她说她对每个同学的情况都能知道得
明明白白。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近视吗?她知道我是赌气坐
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④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⑤那天语文自习课上,我摊开练习本做题,其实我只做造句和一些想象性的题。我正噙
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本:“小脑瓜想什么呢?”从未享受过如此“待
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的声音。
⑥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性的雷霆暴怒,却惊奇
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多有灵性啊。可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脚步’呢?”
⑦“有时候春天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了如此嘉奖,我
顿时大胆起来。
⑧她没有说话,轻轻拍拍我的头,走上讲台用我的练习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使我
第一次感到快乐、幸福、晕眩和陶醉。直到下课后同学们纷纷向我借练习本时,我才如梦
初醒,惊慌失措地把练习本塞进书包里,要是让同学们看见那大片大片的空白,我该多丢
人哪!于是我连夜把没做的题全部认认真真地补上了,通宵未眠。
⑨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查阅我的作业,关切地询问我其他学科的情况,还抽
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A 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时,每当她弯下腰接
近我低低地说话时,每当她带着微微的笑容慢慢离去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
惭愧和快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自弃是多么无知而愚蠢,我的虚荣
和脆弱让我受到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我从来就没有积累起受人尊重和宠爱的财富、可以
引以为荣的资本!——我只配坐最后一排。
⑩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很快进步起来。可是由于近视看不清板书,仍
给我的学习造成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障碍,但我没有告诉老师,B 我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
求?
⑾一天,白老师在我旁边听数学课,她因没课本而和我一起合看。她看到我把黑板上的
“8”写成“3”才知道我的近视。
⑿过了一段时间,白老师宣布进行语文测试并声明:“前五名有奖。”一向对考试毫不在
意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地忙碌起来——就是不获奖也要有进步啊!
⒀“第一名,乔小叶!”白老师大声念道。
⒁天哪!我是第一名!我愣住了。
⒂“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不错。特别是乔小叶,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
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好成绩。我不但要给她应获的获品,还要给她一份特别奖励—
—坐在第一排中间座位上!希望同学们向乔小叶学习,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
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选自《读者珍藏版•我的故事》有删改)
17.请根据上下文,揣摩理解以下加点词语。(4 分)
(1)第⑥段中“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里,“最漫长”和“最短暂”在这
儿是否矛盾?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的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上下文说说各自含义。(先写明词语再简述)
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第⑨⑩加曲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从修辞运用方面来说说表达作用(先写明句
子序号再答题)。(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中的“我”为什么能从“最后一排”坐到“第一排”?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最大
感受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根据作者的思路来说说这篇文章为什么用“坐在最后一排”为题目。(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③段开头说“年轻漂亮的好老师”,可没有具体描写,请你根据加点词语在下面
为白老师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不超过 60 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文章,大胆说说你的看法。
(1)选文有意略去了原文的结尾,请根据你的理解,大胆推测原文结尾的主要内容的
要点(友情提示:不要续写)。(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选文所写的好学生坐前排的做法,你赞同吗?大胆说说你的看法。(2 分,此题
为加分题,得分计入本大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桥梁。
可是方言词汇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运用,因此我们应在语言交流中注意把方言词汇改成普
通话词汇,据此,请把下列几句话中加点的方言词语改为普通话词语。(任选作三小题)(3
分)
(1)好些同学上课,有时打梦脚。
(2)我们今天不到你家去,二天来。
(3)你娃今天挨打了,背时,活该!
(4)眉山名菜“东坡肘子”味道硬是巴适,简直不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一句话概括下列一则新闻内容(字数限在 15 字以内)。(2 分)
青神县是著名的竹编之乡,黄萍父女的亲情故事不仅感动外乡人,更让青神人感动,他
们都希望为这对父女做一点什么。青神县“竹福竹艺创作中心”负责人张德明为这对父女
的真情所感动,经过精心挑选,决定将创作中心留存的小平故居纪念馆收藏的竹编精品“龙
马精神”样本捐献出来进行拍卖,拍卖所得全部捐赠给黄萍治病。(选自《眉山日报》有改
动)
友情链接:青神县 18 岁孝女黄萍和她的父亲黄利全双双身患重症,在资金十分困难的
情况下,为了把一线生的希望留给对方,这对父女坚持放弃自己而让对方治疗。这个舐犊
情深和乌鸦反哺的真情故事,让无数读者无比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简称,如将“中央电视台”简称为“央视”,将杜甫写的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为“三吏”“三别”。
请仿照这种方法对今年“国家对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政策”作简称和分析。(2
分)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免除贫困生的课本费,补助寄宿制
特困学生的生活费。”可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简称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右图是我国近 5 年中央财政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统计图,
请用简洁的文字把此图数据变化的特点表述出来。(注:01 年—05 年
7 亿、27
8 亿元)
的投入分别为 1 亿、2 亿、4 亿、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 分)
(1)请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作文。
世界撑竿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次次重大国际比赛中,他
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他成功地跃过 6.25 米时,他感
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 6.25 米,没准儿就被这个目标吓倒。”在现实中,
多数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原因有时竟是因为梦想太大,让自己感觉太
遥远。如果我们把梦想缩小到“一厘米”,也许会少许多懊悔与感叹。
(2)请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目作文。
友情提示:“浪花”的本义是“波浪互相撞击或拍击其他物体溅起的水点或泡沫”,“浪
花”有其比喻义,如人们说“感情浪花”就是用的比喻义,“浪花”在这个题目中可以是广
泛的比喻义,或喻事,或喻景,或喻物,或喻情等等,但应与“浪花”相关相似。据此,
请大胆地从你的生活海洋中寻找一朵一朵的浪花吧。
提示与要求:
(1)请在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2)为了突出你的个性,希望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
尽量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千万不要抄袭或套用!因为对你没好处,更没意义。
(3)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600 字。
(4)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你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
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
(5)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此题共 18 分)
1.舟 贯 此题 3 分,能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 1 分,能改正错别字 1 分,书写正确、
规范、工整 1 分。
2.①踱坐②不是而是③锲而不舍
此题 3 分,每小题全对得 1 分,填错一个该小题不得分。
3.②句改“保持”为“坚持”或在“日记”后加“的习惯”。(1 分)
④句去掉“旧”或“以前的”即可(1 分)
4.答案略。
此题 2 分,少用一个词扣 1 分,扣完为止。所选人物是文化名人,句子通顺,句子内容
与所选人物的生平事迹基本吻合。
5.(1)化作春泥更护花(2)沉舟侧畔千帆过
(3)蜡炬成灰泪始干(4)长风破浪会有时
(5)玉垒浮云变古今(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8)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此题共计 6 分,每小题 1 分。若写错、漏、增一个字该小题均不得分。
6.贝多芬 罗曼•罗兰 此题 2 分,一空一分。
二、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15 分)
(一)古诗词鉴赏
7.(1)言简而意丰,委婉而含蓄(意思相近即可),杀敌报国(或报效祖国,杀敌立功)
(意思相近即可)。此题共 3 分。其中第一问 2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第二问 1 分。
(2)①依次为 A:右擎苍,B::锦帽,C:貂裘,D:左牵黄。(每处 0
②图中没有画出“卷”的情态,因为人物的衣饰,乘坐的姿势,马的尾巴,马奔跑的情
态等都没有体现出马儿快速奔跑的情态。(如学生答图中苏轼的胡须与苏轼当时 38 岁的年
龄不相符也对)(此题 2 分,找到问题 1 分,答出理由 1 分)
5 分)
(二)文言文阅读
8.C9.B
10.(1)因此人家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2)到颍昌用对待老师的礼节拜见程颢,彼此相处得很融洽。(此题 2 分,每句 1 分,
如果每句中译错一个关键词酌情扣分)
11.抄书之苦,求师之难,生活之艰(此题 2 分,学生任答出两点即可)。
12.恭敬、尊重;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并
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学生能从“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角度作答则更好)。
(此题为开放题,一问一分,其中第一问只要学生答得有一定道理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13.(1)含水,血液中含盐(若答出血液中带有咸味亦可)。(每个 1 分)
(2)含水{②③} 含盐{④⑤}
填“含水”1 分,填对②③④⑤给 1 分,若填错一个不得分。
14.说出说明方法并举例 1 分,说明作用 1 分,例如:
打比方:(第①段)这样使说明的对象(人体的内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意思基本
一致亦可)
举例子:(第⑤段)先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作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
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第③段)通过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人身上具有海洋印记(或人类
来自海洋)。
15.与以下答案基本一致的即可得 2 分。
①“普遍”说明这个道理的正确性,因为它代表绝大多数,若去掉,那么特殊情况也包
含其中,没有例外,与客观实际不相符(意思相近亦可)。
②“1%”是一个确数,加上“左右”二字,就变成了一个概数,若去掉,反而变得不准
确、周密,不符合客观实际(意思相近亦可)。
16.(1)不是,第④段末提出了问题,就应有回答,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在第⑤段用
具体例子作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言之有理
即可)(2 分)
(2)因为人体含水、含盐,所以人的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人的生命一半以上由水组
成,所以人的生命离不开水。(意思相近亦可,每个 1 分)
(二)17.(1)不矛盾,第一次受到老师的如此重视,从感觉上说最漫长;从客观上看,
几分钟自然最短暂(只答不矛盾无理由不得分)。(2 分)
(2)紧张,担心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紧张;激动,因受到老师的关心而感激;惭愧,
对以前的过错而惭愧;快乐,因在老师的关心帮助下进步而高兴(2 分,1 个词 1 分)。
18.A.运用排比,具体地写出老师经常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充满对老师的感激之
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等。
B.反问,增强语气,即“我”没有资格向老师提要求,表达出“我”强烈的自责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