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 35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汉字(10 分)
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初读《红星照耀中国》,我不禁感慨:原来令我们钦.(
)佩的伟人和革命英雄,都有着那样可
亲的一面,他们的理想信念相同,可是性格禀.(
)赋各异,言行举止透露各自的人格魅力,真实而
纯 cuì(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气度胸 jīn(
)一直引领着我们。
2. 请将最恰当的选项填在下列括号中,以突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
答案是:是大陆在(
)而不是恐龙自己在(
)。
——《恐龙无处不有》
A.漂移
B.转移
C.迁移
D.挪移
3. 下列选项中(
)提到了牛的雅称,(
)提到了老虎的雅称。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4. 部分西药的中文译名,既是英文谐音,又标示药物功能。例如“维他命”(Vitamin),与其英文读音相
似,且标示了维持生命机能的作用。请根据药名推断,如果病人发烧且头痛,医生可能使用下列哪种药物?
( )
A. 安体舒通
B. 思考林
C. 扑热息痛
D. 扑尔敏
5. 《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的评选,既符合社会文明道德规范,又注重词语含义及用法上的创新。请
从下列流行语中任选一个,使用其新含义造句。
拿捏
烟火气
天花板
赶考
阅读(60 分)
一、文言联读(15 分)
气象万千
◆黄图珌
【甲】云霞雾露者,山川河岳熏蒸之气也。气结成云,云散为□;气凝成雾,雾滞为□。春气温煦,
云如絮而霞如绮,自必晴明;雾若烟而露若膏,定然阴雨。夏气炎烈,云有奇峰,霞饶文锦,雾蒸溽暑①,
露拂南风。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冬气寒肃,云轻霞薄,风日并.美,雾凝露结,霜雪
交荣。故谓云霞雾露之明晦.相应______春夏秋冬之令节。
【乙】夫风者,天地之呼吸气也,无声无形。兴波涛而得形,依林木以为声。雨者,天地之熏蒸气也。
夏天当热,凉则不晴;冬天应寒,暖则必雨.。霜者,天地之清凉气也;雪者,天地之严肃气也。露凝而为
□,雨结而成□。霜降于秋杪②,能驱烦暑而豁新凉;雪骤.于腊中,可杀诸毒而获丰兆。
【注释】①溽(rù)暑:潮湿闷热之气。②杪(miǎo):末尾。
6. 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并(
)
晦(
)
雨(
)
骤(
)
7. 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
8. 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在【甲】文中画横线处( )
A. 之
B. 乎
C. 而
D. 也
9. 请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兴波涛而得形,依林木以为声。
10. 请结合语境,在文中选择恰当的单音节词填入方框内。
11. 你的朋友想在节日出门拍摄风光明媚的照片。请从文中摘取相关词句,为他的出行整理天气观测指南。
时间
气象
清明
A_____
气温
温煦
元旦
云轻霞薄
B______
12. 积累链接:请默写许浑《咸阳城东楼》的第二联。
二、美文赏读(12 分)
与美邂逅
◆梁衡
①去参加一场活动,主办方准备的一次性茶杯是我没见过的。色泽、弧线和比例都是那么完美,让人
不自觉地生出饮水的欲望。我没舍得扔掉,而是像装饰品一般摆在了家里。虽然当时犹豫是否值得,但是
对于美的迷恋还是让我忽视了它的廉价,这就是美的力量。
②一谈到美,我们就想到那些名扬中外的绘画、歌曲、诗词。但这些都是艺术之美,其实还有自然和
生活中的美。它们分布于我们日常的角角落落,就像路边可爱的孩子在扬起笑脸,挥动小手,而那些为生
活疲于奔命的大人总是无暇顾及,匆匆而过。享受这种美不要多少成本,只要你在匆忙的行走中,用眼角
的余光轻轻一扫,就可以收入心中。这是一种淘宝、一种捡漏。
③我便常有这种邂逅。有一年去宁波访友,他领我在院里散步。地锦盘绕在墙角、墙头,勾线填缝,
喷薄出浓艳的红。一时间,好似有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在墙头舞起了红袖,在墙角甩起了红绸。院角蹲
着一口石井,圆润的鹅卵石铺展在井口四周,被向晚的暮色轻轻晕染。一道引水用的竹槽从花木中探出来,
潺潺清水泛着点点微光,在淡蓝色的小花儿里涓涓流淌。静看一院秋意浓,既有水墨画般素净的石井,
____________,相映成趣,生出一种□之美。
④又一年,我去渑池寻访一棵闻名的乌桕树。车行深山大涧之中,阒寂无人。崖畔路边的柿子树挂着
火红的果子,黑色的粗杆细枝蜿蜒曲折。冷风一过。仰头看去,宛如向大海撒出了一张旧渔网,网里一尾
尾小红鱼儿扑腾。车行山顶,隔了这张“树网”眺望谷底,山下房屋隐约,炊烟人家,田间忙于劳作的农
人依稀可见,沟底秋播的小麦已经绿意一片。本为寻访名树,不想却在途中看见了一幅□的生活画卷。正
道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天人相通,心境大好。
⑤当然,美也不都是去远方寻找。我家楼下有一只石雕的小老虎,半蹲在地,撑起两条前腿,歪头看
着前方。一颗大脑袋与肩同宽,一双大眼睛似两个铜环,最俏皮的是抿嘴一笑,两道唇线划过整个脸蛋。
通体胖墩墩,圆滚滚,虎头虎脑,可爱极了。每次见到它,我都像儿时那样,想去摸一摸,与它亲近。童
年的引力像天体中的黑洞,谁能逃脱吸引?成长难免让我们遇到一些烦恼,突然能重温童趣,这是多大的
惊喜!只要看着它对你歪头微笑,就能卸下所有的沉重,像“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然后什么也别
想,无问,不往,一种□的美,自然涌上心头。
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美真的没有价格,无谓东西。只需要你有爱心、常留心,
随缘收获,总有美扑入怀。
13.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美?
14. 为什么作者说享受这种美“是一种淘宝、一种捡漏”?
15. 请将下列选项还原至文中的方框内。
A.写意
B.反差
C.天真
16. 请结合语境,在第③段画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17. 不少艺术品都被明码标价,梁衡却说“美真的没有价格”。你认为美是否有价,为什么?
18. 积累链接:《天净沙·秋思》有一种白描之美。请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
三、名著导读(10 分)
万物复苏
◆马俊江
①翻开《昆虫记》的第一页,你就会跟着法布尔走进一个生机盎然的大世界,而不是走进虫子堆。春
天,山楂树和接骨木开着花,微带苦涩的花香里,野蜂飞舞。河里流淌着春水,水里有游动的鱼群。明媚
的阳光下,蜥蜴在炫耀彩色的屁股。就是这样的春天,欢乐的法布尔带着几个孩子走上高原,他们要去和
天地万物一起庆祝生命的复苏。复苏的是法布尔笔下的高原,也会是一些读者的心灵。也许他们会想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离这个世界的美好越来越远:我们已很久没有看过云朵和星辰,没有听到水声
和虫鸣,没感受到风吹过我们的肌肤,没有闻到这全世界不同的味道。上天给了我们那么好的感觉器官,
却被我们废弃很久了,丢在生命的角落里,落满尘埃……
②而法布尔是诗人。诗人能够让人的感官恢复,让它们灵敏起来,这样才能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美
丽的世界,是有声有色的,就像法布尔的昆虫世界。他会带着我们去看,去听,去想象。隔着文字和岁月
的烟云,法布尔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食粪虫,这些整天和粪球打交道的小东西们,闪烁着青铜、黄铜般
的光芒,还有祖母绿和紫水晶般耀眼的光泽。我们还可以跟着他去听夜晚的演唱会:蝈蝈儿的声音是低沉
的,它“吱——吱——”地哼唱古老的民谣;长耳鸮①的声音是高亢的,它“去啊——去啊——”地唱诵暗
夜的琴曲;小铃蟾的声音是悠扬的,它“克吕克——克吕克——”地吟唱温柔的诗章。我们从没有那么认
真倾听过,也不知道,夜间的草丛中会有那么动听的歌声。
③从《昆虫记》里走出来后,我去了树林。那是黄昏,有几只乌鸦在叫。我早已习惯了乌鸦叫声难听
且不祥的说法,但法布尔让我重新去聆听那熟悉的叫声:“啊——啊——”我对同行的朋友说,乌鸦在感
叹:“啊!真美啊!”朋友笑了,捡起一枚很小的松果,说:“你看,多美,用你的话说,就像数学中的
几何美。”这话源自我翻译的《昆虫记》:
蜘蛛织网多么神奇啊,它以蛛网中心为极点,先用长度完全相等的蛛丝直线辐射出去,每两根蛛丝辐
射线便构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扇形面。然后再用横向的线把这些辐射线连接起来,这些横线都是平行的,且
越靠近极点,横线之间的间距越小。这些横线和辐射线构成的角,一侧是钝角,另一侧是锐角。每两条横
线和辐射线又构成等腰梯形。宇宙有它的狂热,但它绝不是随意地创造天地万物,一面小小的蛛网上都存
在着几何之美。
④我笑了,看来他是好好读过的。我俩从香樟树下走过,樟树开着细碎的花朵,我会认真地看看那极
小的花朵,因为想起法布尔讲臭大姐的虫卵时说,如果因为小而错过美丽的艺术品,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注释】①长耳鸮(xiāo):猫头鹰的一种。
19. 我们不能“因为小而错过美丽的艺术品”,那么这个世界的美丽应该如何才能感受到?
20. 法布尔“会带着我们去看,去听,去想象”。比如将乌鸦难听的叫声想象为“啊!真美啊!”你可以
将第②段长耳鸮的叫声想象成什么?
21. 法布尔为很多昆虫起了别称。请将下列选项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花园的舞姬(
)
尽忠职守的税务官(
)
田园中的提琴家(
)
大自然的清道夫(
)
A.圣甲虫
B.豌豆象
C.蟋蟀
D.孔雀蝶
22. 蛛网的几何之美可以体现在对称、全等、相似、互补等方面。请结合第③段,用举例子的方法,任选
一个方面进行说明。
示例:松果的几何之美体现在对称上,比如松果的外形大致上是左右对称的,且它的每一个截面也都是对
称的。
23. 积累链接:提到颜色的古典诗句极为常见,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人生漫读(11 分)
____________
◆陶勇
①“凡大医治病,不得问人之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必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吉凶。”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里的这段话,让我明白,医生不同于其他职业,从医不仅仅是
谋生的手段,更多的是一种使命和情怀。
②2009 年我前往江西义诊,为当地患者免费做白内障手术。一个寒冷的清晨,下着毛毛细雨,干枯的
落叶满地堆积。一队衣着臃肿的老人蹒跚而来,王阿婆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严重的驼背让她重心前移,每
走一步都感觉刹不住车似的要向前栽倒。
③看诊后我发现她的眼部情况也很糟糕,白内障的程度特别重,绝对算是复杂病例。出发时老师曾一
再告诫,复杂的手术风险很大,对专业经验和心理承受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年轻人不要去碰,因为失败的
可能性很大。衡量再三,我只能无奈地表示:做不了。
④没想到,联络员却意外地为阿婆求情。原来王阿婆的丈夫已过世十年,五年前,唯一的儿子也在事
故中遇难。阿婆平日里最爱做的事就是拿出丈夫和儿子的黑白照片轻轻抚摸。只是她并不知道,那张照片
因为反复摩擦早已模糊。王阿婆肚子里长了个瘤子,生命已进入倒计时,这也许是她唯一一次重获光明的
机会。
⑤看着阿婆严重的驼背,我还是犹豫。作为一个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医生,如果手术失败,我的职业
生涯可能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吉凶难料。而且她已时日无多,值得我冒这个风险吗?
⑥这个时候,王阿婆说:“阿想制件寿衣嘞。”我听懂了,她想给自己做件寿衣。在江西的部分村落
有个风俗,入殓所穿的寿衣,一定要是自己亲手做的,如果不是,到了那边会见不到自己的家人。对一个
老人来说,逝去之后如果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那将是一种怎样绝望的痛苦。
⑦简单的愿望,朴素而真实,让人无法拒绝。如果阿婆是我的至亲,我还会瞻前顾后吗?还会护惜前
程吗?想到这,我下定了决心。为了让驼背的阿婆上半身放平,我们帮她找来半米高的垫子垫腿。为了确
保她术后能看得见,我们破天荒地给她双眼同时进行了手术,尽管这在眼科手术原则里一般是不允许的。
好在手术有惊无险,我也如释重负。离开时,驼背的阿婆依旧一路走一路晃,可每一步都与地面贴得那么
稳当。
⑧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南方的初春似乎也善解人意,树上冒出不少嫩绿的新芽,仿佛在为我们送行。
后来联络员找到我说,王阿婆在手术后一个星期就过世了。那七天里,她逢人就说政府好,脸上洋溢着久
违的笑容;那七天里,她给自己做了件寿衣,将丈夫和儿子的照片紧紧缝在了口袋里。阿婆请联络员告诉
我,这些年,她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在黑暗中很孤独,很想回家,谢谢我,帮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⑨我忽然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作为职业生涯开端的手术,我感受到了专业性以外的东西。医生所
能带给病人的希望,不只是解除病痛,还有在生死之间的一种期待。
24. 请在第①段中选取一个四字词语,为文章拟标题。
25. 本文有多处句子形成照应。与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形成照应的是哪一句?请抄写下来。
26. “我”为阿婆带来了七天光明,这是否为她再塑了生命?为什么?
27. 阅读一篇文章,也能有美扑面而来。你能从“我”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怎样的美?
28. 积累链接:请将下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五、语言品读(12 分)
白描传神
张舟子
①北宋画家李龙眠,擅长人物鞍马和历史故事画。他特别注重写生,追求准确生动的刻画。他的画多
不敷色,人称“白描”。金圣叹将这一概念引入小说评论,以“龙眠白画”称赞《水浒》,认为语言简洁生
动,不多铺张,只抓住主要物象来描写人物及所处环境。由此来看,白描即是古代的“白画”,是中国文
学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它不重铺排,不事渲染,力求以素简准确的笔墨描摹形象,勾画神韵。
②既为描画,首先在于形似。“描”即是摹写,要以准确的词语使轻重合宜,不失其真。比如描写大
海的颜色,午后强光照射,海水略微发蓝,但主要颜色稍显灰白,不妨用“烟蓝”。一艘渔船从港口驶出,
行至海天相接之处,一路的颜色亦有区别:近海区的蓝很有意境,如雨过云破,可以用“天青”;海色随
船行过渡,“青蓝”也随视线而来;行至深海区,海水其实已呈“靛蓝”,或是“深蓝”。此时你会发现,
寥寥数字,以简淡写斑斓,将海水随渔船渐行渐远而逐渐深沉的蓝色,真实准确地描画出来。如果草率而
笼统地用“蓝色的大海”,让海失去了真实的颜色,那就真的是“白画”了。
③当然,得其形似仅为其表,白描的关键还在于传神,要通过精练的词语、贴切的表达,为作品注入
神韵。贾平凹说,如果要描写两山之间有一道细水,“流”亦可,“漫”亦可,但若用个“______”字,
两山便有了“窄”的形象,水便有了“细”的注脚。再如阿城的《溜索》中,写人滑过悬于两岸峭壁的溜
索之迅疾,我们常会用“像箭一样飞出去”之类的句子,阿城竟写为“嗖的一下小过去”。一个“小”字,
伴着嗖嗖风声,溜出了马帮汉子箭一样的速度和由大而小的身影。
④《湖心亭看雪》中的雪景历来为人称道,皆得益于张岱出神入化的白描。“天”“云”“山”“水”
气韵本就相似,加上所处空间交错,让四个词语仅需简单罗列,不必刻意雕琢,便有了界而未界之感。再
用三个“与”字便消融了壁垒,只用一个“一”字便浑然而相成,造就了天地无界、恢弘阔大的意境。此
时笔锋急转,“痕”“点”“芥”“粒”四个量词一出,便让文字背后仿佛有了一位山水画国手,苏堤水
榭,甚则崇山峻岭,似乎都渺小得只需信笔一划,信手一点。短短四十余字,写尽了惟余莽莽的雪景气象,
但说到底也只是词语精练之功,表达贴切之效。
⑤所以鲁迅先生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而已。”可
见,要想写出传神的白描,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9. 通读全文,你认为学习白描应做到哪两个层次?
30. 请说说“白画”一词在第①段和第②段中各自的含义。
31.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一句更能体现第①段中金圣叹对《水浒》的评价?( )
A.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
绽将出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智取生辰纲》
32. 请结合语境,将恰当的选项填写在第③段画横线处。
A. 涌
B. 窜
C. 夹
D. 隔
33. “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虽是就文学技巧而言,但也可延伸至求学或为人等方面。请结合生活经
历,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34. 积累链接:请将下面《湖心亭看雪》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作文(50 分)
35. 他乡的山水,异域的风情,新鲜的见闻,未读的诗书……那些有距离感的,就叫远山。身边的亲
友,寻常的街道,家常的菜肴,日常的事务……这些眼前熟悉的,都是近水。向往远山的你,是否蓦然发
现了近水的美好?热爱近水的你,是否更看见了远山的诗意?如果你既登临过远山也享受着近水,又收获
了怎样不同的美好与诗意?
其实,只要有发现美的眼光,有感受美的敏锐,无论远山,还是近水,都能让我们动情。
请以“远山近水皆有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分享你对美的体验或认识。
要求:①不得抄袭和套用任何其他同类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