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资料共2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共 47 分.1-19 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20-2 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 或不选的不得分) 1.(2 分)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丙: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丁: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2 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0.1cm 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5m/s 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 2N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 4℃ 3.(2 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2 分)图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 ) A.电磁起重机 B.司南 C.话筒 D.扬声器
5.(2 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6.(2 分)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系安全带 B.旋转生、熟鸡蛋 C.跳远助跑 D.撞击锤柄 7.(2 分)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 40cm 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 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 10cm 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 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8.(2 分)如图所示,重为 G 的物体在拉力 F 的作用下,以 v 的速度匀速运动了 s,已知物 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 n 分之一,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该滑轮组一定省力 B.拉力的功率为 2Fv C.额外功为 (2nF﹣G)s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2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a、b 是电流表 或电压表。当只闭合开关 S、S1 时,a、b 的指针均明显偏转,将位于中点的滑片 P 向左 移动,a 的示数不变,b 的示数有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 是电流表 B.只闭合 S、S2,移动滑片 P,则 a 示数的变化量与 b 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可能等于 R1+R2 C.若将 b 换成另一种电表,只闭合 S、S2,将滑片 P 向右移动,R2 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大 D.若将 a 与 b 的位置互换,只闭合 S、S2,则 a 的示数与 b 的示数的比值可能等于 R2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31 分) 10.(2 分)家用电灯的开关要接到 (选填“零线”或“火线”)和灯泡之间。造成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 (只填写一种即可)。 11.(3 分)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园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或“浅”)。 (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虚像。 12.(3 分)卫星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 10 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 参照物是 。 13.(3 分)能源家族中,有煤,石油、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的有 ;电能是 (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它可以使电动机转 动,同时产生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该现象说明能量 转化具有 性。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共 4 个小题:第 14 小题 4 分,第 15 小题 6 分,第 16、17 小题各 7 分,共 24 分) 14.(4 分)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图所示为质量分 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薄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 重心。 (1)操作方法: 。 (2)判断方法: 即为簿木板的重心。 (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 (填写序号) ①二力平衡的条件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15.(6 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已知ρ水=1.0×103kg/m3, 取 g=10N/kg)
(1)小明利用图 1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圆柱体合金块慢慢浸入水中时,根据测得的实 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 F 示与合金块下表面所处深度 h 的关系图象(如图 2 中① 所示)。实验过程中合金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请在图 2 中画出 F 浮随 h 变化 的 关 系 图象 , 分 析 图 象 可 知, 浸 在 水 中 的 物 体所 受 浮 力 的 大 小跟 它 排 开 水 的 体 积 成 。 (2)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液体中(如图 1 乙、丙所示),比较图 1 甲、乙、丙可 知: 。 (3)合金块的密度为ρ合金= g/cm3。 (4)若用此合金块制成一空心合金球,当合金球恰好能悬浮于图 1 丙所示液体中时,空 心部分的体积是 cm3。 16.(7 分)小明利用如图 1 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所用器材:额定电压为 25v 的小灯泡、电池组(二节干电池串联,电压为 3V),电压表一块,滑动变阻器(10Ω,2A) 定值电阻(R0=5Ω)、开关三个和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2 中的实物电路按照图 1 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滑到 (选填“左”或“右”)端。 (3)连接完电路后,小明只闭合 S、S1 时,移动滑片 P,电压表示数发生改变;只闭合 S、 S2 时,移动滑片 P,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小明用电压表进行电路故障检测,把电压表并联 在某电路元件两端,测试结果如表所示。则电路中一定存在的故障是 (填写序号) ①灯泡 L 处断路 ②灯泡处短路 ③开关 S2 处断路 测试元件 灯泡 L 开关 S2 电压表 无示数 有示数 (4)排除故障后,小明继续实验。 ①只闭合 S、S2,移动滑片 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②只闭合 S、S1,保持滑片 P 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2.25V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当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 P 实 (选填“>” “<”或“=”) P 额 【拓展】小红通过课外学习知道,干电池有一定的电阻,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 U”和“电 阻 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如图 3 所示)。于是小红在小明完成步骤①后,将电压表并
联在电池组两端,保持滑片 P 的位置不变,只闭合 S、S2 时,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2.55V, 则小明实验中所用电池组的电阻 r 是 Ω。 17.(7 分)如图 1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R1=10Ω,R2=5Ω.滑动变阻器 R 的规格为“30Ω2.5A”。电流表 A2 选用 0﹣3A 的量程,电压表选用 0~15V 的量程。闭合 全部开关,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1A.求: (1)电源电压。 (2)若将表盘如图 2 所示的电流表 A3 接入电路,闭合全部开关,改变滑片位置,A3 的指 针恰好指在满偏的三分之二处,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可能值。 (3)用一个新的电源替代原来的电源,只闭合 S.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源电压 的最大值。 18.(6 分)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 AB.长 1m,支点在它中点 O.将重分别为 10N 和 2N 的正 方体 M、N 用细绳系于杆杆的 B 点和 C 点,已知 OC:OB=1:2,M 的边长 l=0.1m。 (1)在图中画出 N 受力的示意图。 (2)求此时 M 对地面的压强。 (3)若沿竖直方向将 M 左右两边各切去厚度为 h 的部分,然后将 C 点处系着 N 的细绳 向右移动 h 时,M 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 60Pa,求 h 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共 47 分.1-19 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20-2 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 或不选的不得分) 1. 【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GV:分子的运动. 【专题】12:应用题;22:学科综合题;46:实验分析法;5AA:其他综合题;65:实验 基本能力. 【分析】(1)根据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上层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后熄灭,说明二氧 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助燃、不可燃,且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 (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熄灭蜡烛,立即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 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答】解:A、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上方燃着的小木条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 有的性质是不助燃、不可燃,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故 A 正确; B、抽掉玻璃板,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 B 正确; C、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可 见白烟具有可燃性,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故 C 正确; D、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当我们不再蹬地,最后会停下来,是应为受到摩擦力的作 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D 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物理与化学的综合题,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分子动理论以及力与运 动关系等知识点,虽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2. 【考点】13:温度;63:长度的估测;68:速度与物体运动;77:重力大小的估测. 【专题】12:应用题;29:估算题;34:比较思想;4H:估算法;5AA:其他综合题;6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