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上半年贵州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上半年贵州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 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 A.发现学习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张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3.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 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 育的哪一-特征( ) 。 A.阶级性 B. 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 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 19 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且对应 B. 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性 D.社会课程 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 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0.“-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 D.因材施教 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陶冶法 12.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0 这种注意方 式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以后注意 1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先慢后快 B.匀速加快 C.先快后漫 D.匀速减漫 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 取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5.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会儿, 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的心 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 )。 A.团体警觉 B.替代强化 C.最小干预 D. 处理转换 16.方华情绪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 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 以达到的水平,维果斯站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重称为( ) . A.教学支架 B.最近发展区 C.组织者 D.自我差异性 18.郭阳同学最近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明知没 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19.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 . A.鼓励合作学习 B.给予积极期望
C.提出纪律要求 D.引导发现学习 20.学习过程就是尝试猎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 种学习理论(。) .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21.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力十分自信,认加自已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 特征(). A.教学责任感 B.教学幸福感 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 二、辨析题 2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3.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投知识.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25.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响。 三、简答题 26.简述我国当前教育的方针的基本内容。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8.简还知觉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发散想维的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其 36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做题。 30.材料
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同学的一封信。信上说.....您知道 吗?我一直想拿到一个奖状回家,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能带上我出去旅游了。”看了 信,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扪心自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的渴望了 吗? ..... 反思中我萌生一个念头,午间,我请来了班上学习后进的学生。我手里拿着一 本书,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张奖状。我问他们,如果让你选择一样的话,你们会选择 什么?想不到大家都选择了奖状。于是我说:“ 那好,如果你们想要奖状。可以根据自己 的特长,想想自已在哪方面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来。”开始他们有些茫然。在 我的一再鼓励下和启发下.他们各自写了自己的长处。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同学们发挥 自己的长处。努力表现自己,果然,“每月一评”发奖那天,他们各自得到了“讲故事能 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他们终于在同学们中 抬起头来了,为了提高奖状的含金量,使他们在下个月能够得到“月明星” 的称号,我 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讲故事能手”要写一篇班级同学故事一则,“环保卫士”要 在班上做一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发言。“劳动标兵”要为班上展开的义务劳动策划 个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大家讲一则体育运动规则。” “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同 学培训-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于是,原来这些不肯读书,不爱写作,不喜欢学习英 语,不愿思考的学生动起来了.....各科老师也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 有了较大提高。 (1) 该班主任贯彻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 该班主任采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 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1.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常常感觉自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的 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时就非常高兴。遇到一点挫折又极度苦恼: 与同学交往经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回到家里,只要父母过问他的学 习,他就很抵触:我这么大了,还要你们管。因此,与父母的关系也不合。他想改变这一 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时,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他非常恨自己,每次发了脾气都后悔莫 及,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1)材料中晓辉的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的哪些特点?
(2)作为教师,请你针对晓辉的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答案】A。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 中心的特点。所以此题选择 A。 2.【答案】C。解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在其著作《教学与发展》中,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 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发现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范例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所以此题选择 C。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 物。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 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 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所以此题选择 A。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题干所述“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是教育相 对独立性的表现,即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 D。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 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 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不 平衡性指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所 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 相互关系。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 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题干中,量变导致质变体 现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 6.【答案】C。解析:19 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自上而下, 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 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 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之间是平行的,既不对应,也衔 接。答案为 C。 7.【答案】B。解析:此题考察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对象划分,教育的功能可分为 个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 化功能、科技功能等。题干中,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8.【答案】A。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采用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 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 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分科课程。故选 A。 9.【答案】B。解析:我国新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 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 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故本题选 B。
10.【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 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故选 D。 11.【答案】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 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 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采用的表扬与 批评、奖励与处分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属于品德评价法。故本 题选 B。 12.【答案】A。解析:有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 意。题干中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去听课,是有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有 意注意。故选 A。 13.【答案】C。解析:19 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 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 先快后慢的特点。故本题选 C。 14.【答案】D。解析:解析:精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 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 实际等,题干中学生把上课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做笔 记,属于精加工策略。故选 D。 15.【答案】A。解析:团体警觉是指在讲演和讨论期间,老师用来鼓励学生保持注意 力的提问方法。题干中钱老师先提问后请答,让全班同学思考,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整个思 考过程中保持注意力,属于团体警觉。 16.【答案】A。解析:胆汁质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 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题干中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 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有明显外部表现,与胆汁质的特质相符。因此,此题选 A。 17.【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 水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 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题干中的张老师所考虑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为维果斯基提 出的最近发展区。 18.【答案】C。解析:强迫症指的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 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 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题干中 郭阳同学表现出的行为属于强迫行为,所以他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 19.【答案】B。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 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对学生应该给予积极期望。 20.【答案】A。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 程,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1.【答案】D。解析: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 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题目中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十分自信,认为自己能教好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