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 2 分,共 14 分.) 1.省教育厅根据湖北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决定从 2014 年起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工 作.就读中职的优势有( ①轻松上大学 ) ②读书有资助 ③上岗高工资 ④就业好前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考点】湖北省. 【专题】城市及其区位分析;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分析】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该省区经济较发达,行政中心是武汉,简称是鄂,湖北省开展中高职人才 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就读中职的优势有读书有资助、轻松上大学、就业好前景、上岗高工资、创业 有优势等. 【解答】解:湖北省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就读中职的优势有读书有资助、轻松上大 学、就业好前景、上岗高工资、创业有优势等.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湖北省开展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读太阳光照图,完成 2~3 题 2.此时炎帝神农故里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 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 6 月 22 日.故 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解答即可.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乙在点丙的东北方向 B.三地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乙地 C.此时甲地出现极夜现象 D.甲乙丙中,最先迎来日出的是丙地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分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 6 月 22 日. 【解答】解:读图可得,乙在丙的西北方向,故 A 错误; 乙地位于赤道上,有太阳直射现象,故 B 正确; 图中甲地出现极昼现象,故 C 错误; 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最先迎来日出的是甲地,该地位置最偏东,故 D 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及经纬网图,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如图是玲玲同学去年暑假考察的“一带一路”示意图,海路去陆路返.下列描述可信的是( ) A.经过了亚洲、美洲和欧洲 B.在①处观赏到热带草原景观 C.在③地区跨国游历很便利 D.从俄罗斯边界返回祖国口岸 【考点】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分析】“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 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 【解答】解:读图可知,“一带一路”经过亚洲、非洲、欧洲,没有经过美洲;①是马六甲海峡,属于热带 雨林气候;“一带一路”沟通亚洲和欧洲,一直到荷兰的鹿特丹,故在③荷兰地区跨国游历很便利;中国与 俄罗斯边界在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经过东北地区;故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 如图,读图,完成 5~6 题 5.P 地形区的名称( ) A.河套平原 B.三江平原 C.三江源地区 D.横断山区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专题】地形图;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分析】据图中的经纬度范围可得,图中的 P 是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 【解答】解:图中的 P 是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该地区是我国著名是商品粮基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6.有关 P 地说法错误的是( ) A.热量不足影响作物生长 B.过度开垦导致湿地锐减 C.由河流冲积形成 D.我国冬小麦的重要产区 【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专题】示意图. 【分析】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 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答】解:由题干中提供的图示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影响作物生 长,过度开垦导致湿地锐减;东北平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河流冲积形成;是我国春小麦的重要
产区.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河流概况. 7.学好地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下列行为较合理的是( ) A.陡坡地种水稻,平原地栽果树 B.雾霾发生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C.夏季去新疆带雨伞,冬季游海南穿羽绒服 D.遭遇泥石流时,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往山谷快跑 【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专题】天气与气候.【分析】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放牧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 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 地奉献”的产业.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解答】解:A、在陡坡上植树种草,在平原上发展种植业.故不符合题意; B、雾霾对身体有害,所以雾霾发生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故符合题意; C、新疆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夏季去可不带雨具.海南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常夏无冬,去海南岛 不用带羽绒服.故不符合题意; D、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千万不要往山下跑;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评】考查知识点较多,要理解记忆. 二、非选择题(共 16 分)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位于 博物馆”. (南或北)半球,独占 洲整个大陆,有许多特有生物,被称为“世界
气候. 沿海. 季,属于 水丰富,适合发展养羊业.该国城市和人口集中分 (2)甲地降水集中在 (3)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布在 【考点】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专题】示意图;大洋洲与南北极地区. 【分析】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 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 车上的国家”. 【解答】解:(1)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独占大洋洲整个大陆,有许多特有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 物馆”. (2)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属于地中海气候. (3)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地下水丰富,适合发展养羊业.该国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 东南沿海,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温和湿润. 故答案为: (1)南;大洋;活化石;(2)冬;地中海;(3)地下;东南. 【点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位置、气候及人口分布等,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9.读我国沿北纬 32°地形剖面图,回答 (填名称),本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是 (选择) (填字母).受地势影响,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经三 河段落差大,水流急,集中了我国约一半的可利用水能资源. (山脉名称)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和丘陵低地交错分布,夏季 B.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 D.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 (1)从图中海拔、地形区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 (2)图中 A 地形区是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海拔高,气温低 (3)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是 级阶梯, (4) (气候特点),是我国重要的 灾害频繁. 【考点】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专题】分布图;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解答】解:(1)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图中 A 地形区是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水田或旱田)农业区.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气温低; (3)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 C 是四川盆地.受地势影响,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经三级阶梯, 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集中了我国约一半的可利用水能资源. (4)巫山以西是四川盆地,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形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是我 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故答案为: (1)西高东低;(2)青藏高原;C;(3)C;上游;(4)巫山;高温多雨;水田;旱涝.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的特点及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