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B).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三、综合题(本题1个小题,共1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三、综合题(本题1个小题,共10分)
2018 年内蒙古兴安盟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B)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1.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2.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D.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3.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D.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5.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 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C.江南的开发 B.人口大量南迁 D.孝文帝改革 6.下列那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7. 如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8. 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 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9. 如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社会主义科技成就展 C.“两弹一星”成就展 D.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10.“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 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 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一国两制”原则 11.全国人大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 度自治”的方针施政。以下对“一国两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 A.“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D.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12.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百 家争鸣”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①②③ D.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13. “直到公元 1500 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 年左右, 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14.从人治走向法治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都在法制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 的探索。以下各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搭配错误的是( ) A.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美国——1787 年宪法 C.法国–《人权宣言》 D.英国–《独立宣言》 15. 目前,内蒙古正在加速打造新型的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在体会一部智能手机下载 APP(微信或支付宝)走遍内蒙古,一部手机“手一划”,衣、食、住、行全搞定的便捷生 活。产生上述变化的关键性技术是( ) A.计算机网络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航空航天技术 D.原子能技术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0 分) 16. 20 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 100 年,在这 100 年中,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 富起来了。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艰难探索–醒过来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中,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历程。
(1)请选择其中两幅图片写出它们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任务二:浴血奋斗–站过来 (2)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 整 年,请问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务三:改革开放–富起来 (3)引领中国富起来的科学理论是什么?值此改革开放 周年之际,请举例说明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任务四:改革开放–富起来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17. 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设立了与战争相 关的纪念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苏联将 月 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材料二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 月 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 纪念死伤将士。 材料三 年 月 日,苏联军队解散了奥都维辛集中营,二战期间, 万人在这里遭纳 粹屠杀。 年,第 届联大决定将每年的 月 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此反对 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 的暴行。 材料四 年 月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 月 日和 月 日 分别设立为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判断材料中的“纪念日”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请写出苏 联在卫国战争中进行的重要战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说明材料中的“纪念日”的设立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 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加强了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配合。请举出政治合作的 史实。
(3)依据材料三,请指出联合国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中的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哪两个历史事件?其中在 月 日纪念的历史事件中,中国人民筑成血肉长城,取得了完成胜 利。试分析胜利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5)上述纪念日的设立反映了当今世界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请就如何避 免新的世界大战悲剧重演谈谈你的看法。 三、综合题(本题 1 个小题,共 10 分) 18.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深刻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走近下列历史人物,回答相关问题。 (1)今年是马克思主义诞辰 周年,马克思以其开创性的理论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请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下第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什么? (2)列宁说:“在战争(指 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 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 请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国从“被打得半死”到“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说一说该原因的 创造性新体现在哪里? (3)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句话高度评价了林肯在美国 历史上的地位,请列出林肯的贡献。 (4)瓦特是技师的楷模,他的成就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 (5)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请你说说你是怎样认 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0 分) 16. 【答案】 图一: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 辟了道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图二: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资产阶级 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图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图四:新文化运动;它启发着人 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对东西 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邓小平理论;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 放以来经济方面成就均可)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长。 【考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开放性问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解答】 题目给出的四幅图片涉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任意选择两个说明 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即可。如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图 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 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 件;对东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 年, 请问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引领中国富起来的科学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 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值此改革开放 周年之际,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 济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事例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 改革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方面成就均可。我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作为一 名中学生,肩负着的历史使命,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长。 17. 【答案】 德国投降;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考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雅尔塔会议、开罗会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考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 屠杀的罪行。(意思相同即可) 抗日战争的胜利、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完 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意思相同即 可) 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努力使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全球化;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际间 合作;国际社会矛盾与争端应该通过和平谈判。(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 理即可) 【考点】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 太平洋战争 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一超多强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以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设立了与战争 相关的纪念日为切入点,以四则为依托,考查德国投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重大战役、珍珠 港事件、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大屠杀。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依据材料一“前苏联将 月 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并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纪念日”是源于德国投降; 年 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 了总攻。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月 日,柏林守军投降。 月 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 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结束。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进行的重要战役有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依据材料二“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纪念日”的设立与珍珠 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有关; 年 月 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 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 步扩大。 月 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 多 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加强 了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配合,政治上的合作如雅尔塔会议、开罗会议、国际反法西斯联 盟成立。 依据材料三“ 年,第 届联大决定将每年的 月 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此 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 屠杀的暴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目的是反对任何否 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 行。 依据材料四“ 年 月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 月 日和 月 日分别设立为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 祭日的设立分别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 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 兴的转折点。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联 合国的作用;努力使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全球化;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际间合作; 国际社会矛盾与争端应该通过和平谈判。 三、综合题(本题 1 个小题,共 10 分) 18. 【答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十月革命。 实行新经济政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考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蒸汽(或蒸汽时代)。 客观的、公正的、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把历史人物放在其特定的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