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历史部分(满分 40 分) B.孟子 D.墨子 B.②③④ D.①③④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B.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般船政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该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2.(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对于诏令内容理解 准确的是( )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 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 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 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 3.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就曾主 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C.荀子 4.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A.安庆内军械所 C.汉阳铁厂 5.戊戌变法内容中,能说明这次变法具有资产阶 级性质的是( ) ①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②鼓励么人兴办 工矿企业 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④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 报刊,开放言论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6.右图中的哪一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的位置( ) 7.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 ) A.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C.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8.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中共中央根据地敌我力量的变化,决定转入战略进攻。揭开 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9.20 世纪 60 年代,他带病坚持工作,率领河南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使贫穷面 貌开始改变。人民称颂创“党的好干部”。他是( ) A.孔繁森 10.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于( ) A.新中国成立 B.摧毁了敌人的据点 D.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 B.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文革”结束 11.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C.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12.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政治性”指 的是 A.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广泛支持 B.有政治纲领,工人要求获得普选权 C.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持续时间长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 13.沙皇政府 1861 年改革按其内容来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C.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D.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1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三国协约”组成国的是( A.美国 15.罗斯福政府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 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国家对企业做出上 述具体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进生产过剩 C.消除经济危机 D.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16.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蒸汽机和火车 C.电报和电话 B.内 燃机和飞机 D.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 B.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B.英国 C.法国 ) D.俄国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 1 分,共 4 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7.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其中发明最早的是 指南针。( ) 18.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 建农奴制度,进入社会主 义阶段。( ) 19.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体现了 鲜明的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色彩,具有进步意义。 ( ) 20.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是世界经济 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 三、材料解析题(第 21 小题 7 分,第 22 小题 3 分,共 10 分) 21.读图说史 (1)右图地点下面画横线的地方是近代中国最早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国开放这些地点的条约签订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 (2)1980 年我国开放深圳等四个经济经济特区。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3 分)对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2 分) (3)上述两次开放有什么不同?(1 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 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材料中的“宣言 ”指的是什么?(1 分) (2)签署宣言的国家又是怎样“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请各举一个 典型事例。(2 分)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23.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都是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思想中,最 主要的内容是什么?(2 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地位?(1 分)文艺复兴 的核心思潮是什么?(1 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有什么共同的革命精神?(1 分) 24.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和苏联都采取了一定的成就。二战前斯大林领导苏 联经济建设取得哪些成就?(2 分)确立了怎样的政治经济体制?(1 分)我国为解决对资 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有何创新举措(政策)?(1 分)20 世纪 50 年代, 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什么成就?(1 分) 历史部分答案: 6、B 16、D 11、B 12、B 14、A 15、B 4、C 5、C 2、A 3、B 9、B 10、D 7、C 8、A 18.√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 1、D 13、C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17.× 20.× 三、材料解析(第 21 小题 7 分,第 22 小题 3 分,共 10 分) 21.读图说史 (1)中国由独立自主的 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分) (2)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3 分) 意义: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2 分) (3)近代的开放是被迫的,现代的开放是主动。 (1 分) 19.√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联合国家宣言》(1 分) (2)政治上:美英苏召开雅尔塔会议(1 分) 军事上:诺曼底登陆(或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1 分)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23.最主要的内容:科学、民主(2 分) 新文化运动地位:开启了中国思想领域近代化的步伐(或是中国近代化思想 领域的开端) (1 分)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人文主义(1 分) 共同的革命精神:反封建(1 分) 24.建设成就: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 国,国防力 量大为加强。(2 分) 创新举措:,赎卖政策(1 分) 民主政治建设成就: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分) 注意:材料题和问答题,学生所做答案要点与参 考答案要点不同,只要符合题意,可酌情 给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