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 2023 年 11 月 5 日,____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希望大会充分发挥推动高水
平开放的平台作用,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
A.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B.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C. 2023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D. 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
2. 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____,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
A.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C. 网络安全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
B. 爱国主义教育法
D. 个人信息保护法
3. 2023 年 12 月 22 日,第 78 届联合国大会协商致通过决议,将____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
A. 春节(农历新年)
B. 端午节
C. 清明节
D. 中秋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
4. 自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以来,餐厨垃圾量平均减少了 11.2%。该现象表明( )
A. 科学立法能够有效杜绝食品浪费现象
B. 法治是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
C. 反食品浪费力度与餐厨垃圾量成正比
D. 反食品浪费需要自律,但更需要他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重要性。
B:自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以来,餐厨垃圾量平均减少了 11.2%。该现象表明了法治的重要性,
说明法治是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故 B 符合题意;
A:“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故 A 说法错误;
C:此说法是对题干主旨的曲解,故 C 说法错误;
D: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反食品浪费需要自律,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5.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
务院制定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据此可见( )
A. 空气质量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B. 保障人民健康是我国迈上新征程的首要任务
C.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是行政机关的重要责任
D.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先打赢蓝天保卫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靠考查生态文明建设。
C:国务院制定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可以看出持
续改善空气质量是行政机关的重要责任,故 C 说法正确;
A:人口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故 A 错误;
B: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迈上新征程的首要任务,故 B 错误;
D:“必须先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说法太绝对,故 D 错误;
故本题选 C。
6. 每逢高校毕业季,各地人社部门便“各出奇招”,出台人才落户、就业、创业的一系列
优惠政策。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 )
A. 高等教育毕业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B. 拥有大学文化水平,才能够成为中国梦的实践者
C. 出台人才优惠政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D. 高素质人才是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必然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才的重要性。
D:人才是第一资源。题文中各地人社部门便“各出奇招”,出台人才落户、就业、创业的
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现了高素质人才是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必然需要,故 D 说法正确;
A: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故 A 说法错误;
B:“才能”说法太绝对,故 B 说法错误;
C: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故 C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7. 我国面向青少年开设多次“天宫课堂”,航天员们在空间站内通过一系列奇妙的太空实
验,开展了一次次太空科普。开设“天宫课堂”的主要目的在于( )
①打造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②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贯彻落实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弘扬创新精神。
①:建设创新型强国,需要打造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题文中没有体现治理的相关内容,
①说法与题不符;
②③:航天员们在空间站内通过一系列奇妙的太空实验,开展了一次次太空科普,主要目的
是为了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贯彻落实,②③说
法正确;
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题文中没有体现,课程的设立旨在弘扬创新精神,④说法与题
不符;
故本题选 C。
8. 谁弱谁有理?谁闹谁有理?最高人民法院每年都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公开发布一些典型诉讼
案例,用“小案例”阐释“大道理”,以回应群众关切,引导人们向善向上。这一举措( )
①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行动指南②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具体体现
③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法治文化导向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①说法错误;
②:法院是司法机关,政务公开是对行政机关的要求,②说法错误;
③④:依据题文描述,最高人民法院每年都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公开发布一些典型诉讼案例,
用“小案例”阐释“大道理”,以回应群众关切,引导人们向善向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
一做法是在维护司法公正,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良好
社会价值导向,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9. 某班思政课以“法治的作用”为主题开展手抄报设计活动,某小组设计初稿如下。根据
主题和相关栏目的主旨,内容摘要应当调整的栏目有( )
A. 栏目一和栏目二
C. 栏目二和栏目四
【答案】B
【解析】
B. 栏目一和栏目三
D. 栏目三和栏目四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法治的作用。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
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所以法助富强、法守
统一栏目体现了法治的作用,B 说法正确;
ACD:栏目二体现的是党对依法治国所起的作用;栏目四体现的是我国资源现状,这两则栏
目没有体现法治的作用,ACD 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 B。
10. 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现地,许多博物馆不断推陈出新,集免费参观、休闲娱乐、
文化教育于一体,成为人们旅游首选“打卡地”。到博物馆“打卡”的热潮( )
①说明人们文化需求取代了物质需求②是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
③启示我们要坚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④是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的成果体现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享、改革创新精神。
③④:许多博物馆不断推陈出新,启示我们要坚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集免费参观、休闲娱
乐、文化教育于一体,是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的成果体现,③④说法正确;
①:文化需求并不能取代物质需求,①错误;
②:这并没有体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②错误;
故本题选 D。
11.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某市提出地铁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并召开了由市民、专家、地铁
相关企业等多方参加的听证会。召开听证会( )
①旨在确保地铁企业获取利润②充分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③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④是保障人民利益的有效方式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
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召开地铁价格听证会,充分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保障人民利益
的有效方式,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召开听证会是实行人民民主的需要,并不是旨在确保地铁企业获取利润;故①说法错误;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2. 某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人员深入各街道,逐户开展选民登记。初中生小江非常想参与,
要求工作人员认真登记他的选民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江对选举权知识了解存在误区②突出体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③小江不具有参与民主生活的意识④民主选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具有中国国籍,年满 18 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享有,小江
作为未成年人不具有选举权的资格,故①说法正确;
②:某区人大换届选举,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故②说法错误;
③:小江的做法是具有民主生活意识的表现,故③说法错误;
④:某区人大换届选举,表明民主选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故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B。
13. 一名科学院院士在参加节目时,不料鞋底老化,在舞台上掉下不少黑渣,局促不安的她
自嘲“出了洋相”。这位科学家的“自嘲”( )
A. 做到了行己有耻的自我督促
B. 展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C. 体现了知错能改的责任意识
D. 践行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传统美德的正确认识。
A: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使,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A 说法错误;
B:科学家院士的鞋底老化,在舞台上掉下不少黑渣,说明这位科学家弘扬了中华民族勤俭
节约的传统美德,B 说法正确;
C:题文中的科学家院士没有犯错,所以不能体现知错能改,C 说法错误;
D:题文中没有体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的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4. 在下侧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l 反映了 x 和 y 之间的关系:y 会伴随 x 的增长而不
断增长。若 y 为经济发展,则 x 最可能为( )
A. 科技创新
C. 环境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技创新。
B. 人口增长
D. 资源消耗
A:题文中 y 会伴随 x 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由此可见 x 最可能为科技创新,因为经济发展要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故 A 说法正确;
B:人口一直增长会阻碍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需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故 B 说法错误;
CD: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资源消耗增长会阻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要协调发展,
故 C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5.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
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段话蕴含的道
理有( )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②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强调人人参与
③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故①说法错误;
②: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故②说法错误;
③: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 0 二四新年贺词中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表明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
根本目的,故③说法正确;
④:题文中“这些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表明实现中国必
须凝聚中国力量,故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16. 已经施行十七年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于 2023 年迎来大修,其中有损英雄烈士保护的
行为作为新增内容,被列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并给予处罚。
(1)“本次修订对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所学知识,就上述新增内容
谈谈对此的认识。
2023 年 9 月 1 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
(2)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宁同学予以回应。
【答案】(1)国家和社会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
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有损英雄烈士保护的行为被列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并给予处
罚,体现了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公民的行为,捍卫英雄烈士的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
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观点错误。①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民主决策。专
家咨询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都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青少年要增强民主意识,
积极参与,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推进民主和法治的进程。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法治的作用、依法参与民主生活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