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1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第一部分 1.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这一制度称为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禅让制 2.中国第一个创建皇帝制度的人是 A. 大禹 B. 成汤 C. 周武王 D. 秦王嬴政 3.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 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 C.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 .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美国军队 5.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 “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6.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 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 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 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哪个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8.我们经常在历史资料中看到这样的表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那么中共正式成立于 A.1920 年 B.1921 年 C.1922 年 D.1919 年 9.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甲午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
10.奠定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基础,成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制度 11.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奉行不结盟政策 12.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邓小平 13.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 A.汉莫拉比法典 B.拿破仑《民法典》 C.罗马法 D.《权利法案》 14.法国 1875 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 作用是 A.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B.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 C.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D.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1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D.工人运动的兴起 16.“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17.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若干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18.中国唐代农业生产工具的突破性改革是 A.锄的出现 B.铁农具的出现 C.曲辕犁的出现 D.翻车的出现 19.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 A.景德镇 B.佛山镇 C.唐山 D.苏州 2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1.史记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A.长期停滞不前 C.一直非常发达 B.虽受官府压抑但仍有发展 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22.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24.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汉铁路 D.京张铁路 25.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商人想在中国开西餐馆,他最有可能选择的地方是 A.上海 B.重庆 C.北京 D.武汉 26.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 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资企业出现 C.工人运动高涨 B.洋务运动兴起 D.实业救国热潮 27.“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宣传反映了大跃 进时期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业科技的进步 D.不切实际的浮夸行为 28.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 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 个圈”是指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建立环渤海经济区 29.下列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B.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C.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 D.可以杜绝各种经济贸易纠纷 30.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 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初步建立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D.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 31.1872 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 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核心是 A.通过谈判缓解社会矛盾 B.鼓励消费发展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 D.国家干预经济 33.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多种所有制并存 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34.经济区域化组织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现在某个地区要建立经济区域化 组织,请你推荐目前世界经济中最成功、也是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35.二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货币是 A.卢布 B.英镑 C.欧元 D.美元 36.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②世界市场的扩大 ③各国发展机会均等 ④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7.下列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发不阿贵,以法治国 38.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荀匡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39.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 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40.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41.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描绘市井风俗的作品是 A.《女史箴图》 B.《送子天王图》 C.《山水十二景》 D.《清明上河图》 42.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包括 ①《西游记》 ②《三国演义》 ③《聊斋志异》 ④《水浒传》 ⑤《儒林外史》 ⑥《红楼梦》 A. 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43.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自由平等 B.民主科学 C.物竞天择 D.中体西用 44.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指 A.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B.反对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平均地权 45.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出杂交水稻的我国科学家是 A.赫胥黎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加加林 46.对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47.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科学家是 A.托勒密 B.哥白尼 C.牛顿 D.爱因斯坦 48. 实现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历史性转折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49.标志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神州 5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50.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表现在
A.开展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通过《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一.2005 年 10 月 19 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 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其实自古以来,各国 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 18 分) 1.秦代开创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以后 2000 多年的中国 政治与社会影响深远。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形容“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 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秦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其中 央政府由哪几部分构成?(3 分) 2.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公众演讲中这样阐述雅典的政治制度“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 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雅典开创了哪种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 分) 3. 建立民主政治是中国近代以来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孙中山先生这样表述自己的政治 理想,“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 宪法行之。”你认为这种政治理想是否得以实现?其历史依据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历 史意义?(9 分)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确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图示。(3 分) 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是人类经济现 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共 17 分) 1.中国农耕经济历史悠久,并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扶持。墨子曾这样描绘“农夫早出暮 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 其分事也。”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至此,中国古代 农耕经济发展至鼎盛时期。 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主 要原因有哪些?(6 分) 2.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工业文明。有人这样评论:“工业革命至少具有双重意义。它是普 通意义上的革命,包括肉眼可见的一系列短时段变革。它也是一个渐进的、不露声色的、往 往难以辨认的长时段过程”“它可被认为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未来的时代仍将长期属于它。” 图一 万能蒸汽机的诞生 图二 耐用电灯的诞生 结合材料和所学请举例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短时段变革”(至少三个)。工业革命具 有哪些深远的历史影响?(7 分) 3.有人描述 20 世纪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说:伦敦的居民可以在 1990 年的某一 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 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
以在世界各个地方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4 分) 三.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 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回答相关问题。(15 分)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下面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讲学处——杏坛。假设你是孔子 的学生,请简述孔子当年讲学的主要内容。(5 分) 2.情景模拟:1916 年北京大学课堂上 甲教授曰:凡事不遵古法,无以承天。乙教授疾呼: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赛先生可 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丙教授慷慨陈词: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故二千多年来,不能 铲除阶级制度。众学生击掌欢呼:痛快!痛快! 上述模拟情景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何历 史影响(6 分) 3.2009 年 10 月 1 日,胡锦涛在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典讲话中说:“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 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 请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位领导人中任选一位进行简要说明。(4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