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4年吉林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4 年吉林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M={x|x2<4} ,N={x|x2-2x-3<0} ,则集合 M∩N= (A){x|x<-2} (B){x|x>3} (C){x|-1<x<2} (D){x|2<x< 3} (2) n 2 1  x lim 2 x 1 (A) 2 2 x  4 5 x   = (B)1 2 (C) 5 (3)设复数ω=- 2 1 + 2 3 i,则 1+ω= (A)–ω (B)ω2 (C) 1  (4)已知圆 C与圆(x-1)2+y2=1 关于直线 y=-x对称,则圆 C的方程为 (C)x2+(y+1)2=1 (A)(x+1)2+y2=1 (B)x2+y2=1  12 (5)已知函数 y=tan(2x+φ)的图象过点( (A)-  6 (6)函数 y=-ex的图象 (B)  6 ,0),则φ可以是 (C)-  12 (D)  12 1 (D) 4 (D) 1 2  (D)x2+(y-1)2=1 (A)与 y=ex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 (C)与 y=e-x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 (B)与 y=ex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D)与 y=e-x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7)已知球 O的半径为 1,A、B、C三点都在球面上,且每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 2 ,则球心 O到平面 ABC 的距离为 1 (A) 3 3 (B) 3 2 (C) 3 6 (D) 3 (8)在坐标平面内,与点 A(1,2)距离为 1,且与点 B(3,1)距离为 2 的直线共有 (A)1 条 (B)2 条 (C)3 条 (D)4 条 (9)已知平面上直线l 的方向向量 4(e 5 3, 5 ) 1AO ,点 O(0,0)和 A(1,-2)在l 上的射影分别是 O1 和 A1,则 1 =e ,其中= 11 (A) 5 11 (B)- 5 (C)2 (D)-2 (10)函数 y=xcosx-sinx在下面哪个区间内是增函数 (A)(  2 , 3 2 ) (B)(,2) (C)( 3 2 , 5 2 ) (D)(2,3) (11)函数 y=sin4x+cos2x的最小正周期为
(A)  4 (B)  2 (C) (D)2 (12)在由数字 1,2,3,4,5 组成的所有没有重复数字的 5 位数中,大于 23145 且小于 43521 的数共有 (A)56 个 (B)57 个 (C)58 个 (D)60 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从装有 3 个红球,2 个白球的袋中随机取出 2 个球,设其中有ξ个红球,则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为 (14)设 x,y满足约束条件      0 则 z=3x+2y的最大值是 . 1 2 ξ 0 P ,x  y,x  2 x  ,y 1 (15)设中心在原点的椭圆与双曲线 2x2-2y2=1 有公共的焦点,且它们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该椭圆的方 程是 . (16)下面是关于四棱柱的四个命题:①若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②若两个过 相对侧棱的截面都垂直于底面,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③若四个侧面两两全等,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 ④若四棱柱的四条对角线两两相等,则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 有真命题的编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写出所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锐角三角形 ABC中,sin(A+B)= 5 1 . 3 ,sin(A-B)= 5 (Ⅰ)求证:tanA=2tanB; (Ⅱ)设 AB=3,求 AB边上的高.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 8 个球队中有 3 个弱队,以抽签方式将这 8 个球队分为 A、B两组,每组 4 个.求 (Ⅰ)A、B两组中有一组恰有两个弱队的概率; (Ⅱ)A组中至少有两个弱队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数列{an}的前 n项和记为 Sn,已知 a1=1,an+1= n 2 n Sn(n=1,2,3,…).证明: (Ⅰ)数列{ S n }是等比数列; n (Ⅱ)Sn+1=4an.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 如图,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CB=90o,AC=1,CB= 2 ,侧棱 AA1=1,侧面 AA1B1B 的两条对角 线交点为 D,B1C1 的中点为 M. (Ⅰ)求证:CD⊥平面 BDM; (Ⅱ)求面 B1BD与面 CB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给定抛物线 C:y2=4x,F是 C的焦点,过点 F的直线 l与 C相交于 A、B两点. (Ⅰ)设 l的斜率为 1,求OA 与OB 夹角的大小;
(Ⅱ)设 FB = AF ,若∈[4,9],求 l在 y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 (22)(本小题满分 14 分)已知函数 f(x)=ln(1+x)-x,g(x)=xlnx. (1)求函数 f(x)的最大值; (2)设 0<a<b,证明:0<g(a)+g(b)-2g( b a  2 )<(b-a)ln2. 2004 年高考试题全国卷 2 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答案: (2)A (8)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4)C (1)C (7)B (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2 (13)0.1,0.6,0.3 (3)C (9)D (14)5 (15) 17.(I)证明:∵sin(A+B)= 3 ,sin(A-B)= 5 1 5 ∴  sin    sin   A cos B  cos A sin B A cos B  cos A sin B (II)解:∵ 
(II)解:由(I)知, S n 1 n  1  4  S n 1 n  1  ( n  )2 ,于是 Sn+1=4(n+1)· Sn 1  1 n  =4an(n 2 ) 又 a2=3S1=3,则 S2=a1+a2=4=4a1, 因 此 对 于 任 意 正 整 数 n ≥ 1 都 有 20.解法一:(I)如图,连结 CA1、AC1、CM,则 CA1= 2 , ∵CB=CA1= 2 ,∴△CBA1 为等腰三角形, 又知 D 为其底边 A1B 的中点,∴CD⊥A1B, ∵A1C1=1,C1B1= 2 ,∴A1B1= 3 , 又 BB1=1,∴A1B=2, ∵△A1CB 为直角三角形,D 为 A1B 的中点,CD= 1 A1B=1,CD=CC1 2 A C D B Sn+1=4an. A' C' M B' 又 DM= 1 AC1= 2 2 ,DM=C1M,∴△CDN≌△CC1M,∠CDM=∠CC1M=90°,即 CD⊥DM, 2 因为 A1B、DM 为平面 BDM 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 CD⊥平面 BDM (II)设 F、G 分别为 BC、BD 的中点,连结 B1G、FG、B1F, 则 FG∥CD,FG= 1 CD∴FG= 2 1 ,FG⊥BD. 2 由侧面矩形 BB1A1A 的对角线的交点为 D,知 BD=B1D= 1 A1B=1, 2 所以△BB1D 是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于是 B1G⊥BD,B1G= 3 , 2 ∴∠B1GF 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 B1F2=B1B2+BF2=1+( 2 )2= 2 3 . 2 A' C' A D C F G B M B' ∴cos∠B1GF= GB 1 FB 1 2 FG  2 GB  1 2  FG 2  3( 2 2 ) 2   ) 1( 2 3  2 3 2 2  1 2  3 3 即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π-arccos 3 3 解法二:如图以 C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I):B( 2 ,0,0),B1( 2 ,1,0),A1(0,1,1),D( 2 , 2 1 , 2 1 ), 2 M( 2 ,1,0), 2 DM (0, CD ( 1 ), 2 1 ,- 2 2 , 2 1 , 2 BA 1  1 ), 2 ,0 CD BA1 ( 2 ,-1,-1),  DM  ,0 CD  ∴CD⊥A1B,CD⊥DM. 因为 A1B、DM 为平面 BDM 内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 CD⊥平面 BDM (II):设 BD 中点为 G,连结 B1G,则 G 23( 4 1, 4 1, 4 ), BD (- 2 , 2 1 , 2 1 ), 2 ), ∴ BD  GB 1  0 ,∴BD⊥B1G,又 CD⊥BD,∴ CD 与 GB1 的夹角等于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GB1 (  cos   | 2 4 CD | CD 1, 3,  4 4 GB 1 | GB 1   3 3 .  |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π-arccos 3 3 21.解:(I)C 的焦点为 F(1,0),直线 l 的斜率为 1,所以 l 的方程为 y=x-1.
将 y=x-1 代入方程 y2=4x,并整理得 x2-6x+1=0. 设 A(x1,y1),B(x2,y2),则有 x1+x2=6,x1x2=1, OA  OB | | | OA  =(x1,y1)·(x2,y2)=x1x2+y1y2=2x1x2-(x1+x2)+1=-3. OB  ]16 xxxx 21 21 2 x 1 (4 |  x 1      x y x  2 2 2 2 ) 2 [ 41 cos< OA, OB >= | OB | OB |  3 41 41 .  2 y 1 OA | OA   所以 OA 与 OB 夹角的大小为-arccos 3 41 41 . 解:(II)由题设知 FB  AF 2=λ2y1 2, ∵y1 由 (2)得 y2 2=4x1,y2 联立(1)(3)解得 x2=λ.依题意有λ>0. ∴B(λ,2 )或 B(λ,-2 ),又 F(1,0), 得直线 l 的方程为(λ-1)y=2 (x-1)或(λ-1)y=-2 (x-1) 得:(x2-1,y2)=λ(1-x1,-y1),即 1 1(    y    1 2=4x2,∴x2=λ2x1……………………………………(3) x 2 y    x 1  ) 2 )1( )2( 当λ∈[4,9]时,l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2   1 或- 2   1 由  = 1 2  3 4 2   1  2 2 1    1  4 4 ,- 3 3 ∴  ,可知  - 2   1 2  在[4,9]上是递减的, 1  3 4 直线 l在 y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是 4[  3 3,  4 ]  3[ 4 4, 3 ] 22.(I)解:函数 f(x)的定义域是(-1,∞), 'f (x)= 1   x 1 1 .令 'f (x)=0,解得 x=0,当-10, (II)证法一:g(a)+g(b)-2g( 当 x>0 时, 'f (x)<0,又 f(0)=0,故当且仅当 x=0 时,f(x)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 0 2 b ba  ab  2 a 由 (I) 的 结 论 知 ln(1+x)-x<0(x>-1, 且 x ≠ 0) , 由 题 设 0- ln  2 b ba  ba  2  1ln(  ba  2 b )  ba  2 b .  0 . ln 2 a ba   1ln(  所以 a ln 又 2 a ba    2 a ba  ba  2 b ab  2 a ln b )  2 b ba  2 a ln ba  , a 综上 0a 时 xF )(' ,0 因此 F(x)在(a,+∞)上为增函数从而,当 x=a 时,F(x)有极小值 F(a)因为 F(a)=0,b>a,所以 F(b)>0,即 0a,所以 G(b)<0.即 g(a)+g(b)-2g( 0 ,因此 G(x)在(0,+∞)上 xG 当 x>0 时, )(' ). x ba  )<(b-a)ln2. 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