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 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60 分钟·6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请从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提出治 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 ) A.儒家 C.道家 B.法家 D.墨家 2.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域是在( ) A.西汉时期 C.元朝时期 B.唐朝时期 D.清朝时期 3.毒品是人类的一大公害,打击涉毒犯罪是各国政府的职责。早在 180 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嫌弃了一场销 毁鸦片的禁毒斗争。领导这场斗争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C.邓世昌 B.关天培 D.郑成功 4.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 主与科学”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5.在 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座城市付出了重大的牺牲,钟南山院士称它为“英雄城市”,在历 史上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座城市是( ) A.南京 C.武汉 B.北京 D.上海 6.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 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 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7.毛泽东在一首诗中吟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 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是( ) A.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了东北全境 D.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8.某同学在学习完“西藏的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这三个事件后,归纳了它们的 共同作用。下列归纳最恰当的是( )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 B.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C.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9.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右图是 20 世纪 80-90 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图中① ②两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南昌、雄安 C.北海、柳州 B.深圳、厦门 D.长沙、西安 10.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在民族危机时刻,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外交危机时刻,他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是( ) A.彭德怀 C.邓小平 B.朱德 D.周恩来 12.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了一部法律,这部法律捍卫了议会的权利,限制了国王的司法、财政等权 力。这部法律是( ) A.《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13.1789 年 7 月 14 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他的日记上写到“无事”,但这一天却发生了惊天大事。这件 大事是( ) A.法国大革命爆发 C.拿破仑发动政变 B.三级会议召开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4.科技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下列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图一 火车 图二 汽车 图三 飞机 图四 电灯
A.火车 C.飞机 B.汽车 D.电灯 15.某同学在互联网上搜索“1917 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关键词。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B.俄国十月革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16 题 10 分,17 题 10 分,18 题 10 分,共 30 分) 1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英国史学家李约瑟指出,在 15 世纪之前,中国在科技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水利篇】 材料一 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利用黄河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纵贯南北,沟通了不 同水系之间的联系。有诗赞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1 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作用。(1 分) 【制度篇】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创立了不论门第,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中国的这套选官制度在 17 世纪传到西方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十分推崇,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官办法。 (2)写出隋朝创立的这一选官制度的名称。(1 分)结合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分析伏尔泰推崇 它的原因。(1 分) 【航海篇】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麦哲伦船队航海活动对比表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时间 1405-1433 年 1492-1504 年 1519-1522 年 次数 7 次 4 次 人数 约 27800 人 约 1000-1500 人 船数 60-200 多艘 17 艘 1 次 265 人 5 艘 (3)根据上表概括郑和下西洋与另外两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相比有何特点?(2 分)联系所学知识,分 析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目的的不同点。(2 分) 【科技篇】 (4)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对人类文明传播和世界航海事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 分别是什么?(2 分) 17.判断分析题。(10 分) (1)判断下列史实或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1 分,共 7 分) ①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②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③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始的。( ) ④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⑤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保留了旧制度的残余。( ) 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⑦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 (2)先判断下面观点是否正确,然后说明理由。(3 分)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危机。在面对危机时,不同的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正确的抉择,将国家带向光明;错误的抉择,给人民带来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生死攸关的抉择】 材料一 由于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屡遭挫折,部队由 8 万人锐减到 3 万 多人。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在遵义召开会议,作出了重要决定。这次会议使红军摆脱 了极端危险的境地,成为长征的转折点,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写出材料一中提及的会议名称。(1 分)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在长征中的作用。(1 分) 【摆脱危机的抉择】 材料二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美 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整顿金融体系,推行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生产的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带领美国 摆脱了危机,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而德国、日本政府则在危机中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 一条对外发动战争、与全人类为敌的不归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与德、日的选择分别导致了什么结果?(2 分) 【面对强敌的抉择】 材料三 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 年 7 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日本 的侵略,中国人民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顽强抵抗。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随后进攻北欧、法国、英国、苏联等国。德军对苏联的进攻遭到了顽 强抵抗。1941 年 12 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面对法西斯的疯狂进攻,美、英、苏、中等 26 国发表 联合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抗击法西斯。1943 年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转折。世界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1 分)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2 分) 【应对危机经验谈】 (4)综合上述经验教训,谈谈一个国家在面对危机时应当如何做?(3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答案 C 2 C 3 A 4 D 5 C 6 C 7 D 8 B 9 B 10 11 12 13 14 15 D D B A A B 二、非选择题(16 题 10 分,17 题 10 分,18 题 10 分,共 30 分) 16.(10 分)(1)隋朝大运河(大运河)。(1 分)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1 分) (2)科举制。(1 分)因为科举制体现的公平原则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主张的平等思想相吻合。(1 分) (3)特点: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次数多或规模大。(答对其中任意两点给 2 分)目的:明朝郑和下 西洋: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弘扬明朝国威。(答对其中任意一点给 1 分)欧 洲航海活动:为了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或掠夺财富。(答对其中任意一点给 1 分) (4)造纸术或印刷术;(1 分)指南针。(1 分) 17.(10 分)(1)①√;②×;③×;④×;⑤√;⑥×;⑦√;(每小题 1 分) (2)答案一:错误。(1 分)《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分)因为《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丧失了领土、关税和司法等主权,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1 分) 答案二:错误。(1 分)《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 分)《辛丑条 约》中,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1 分) 18.(10 分)(1)遵义会议。(1 分)它使红军摆脱了极端危险的境地;成为长征的转折点;为长征的胜利 奠定了基础。(答对其中一点即可给 1 分) (2)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体。(1 分)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发动对外 战争,成为人类的公敌。(1 分) (3)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1 分)共同原因:都建立了统一战线(或都团结一心打 击敌人)。(1 分)都英勇顽强地与敌人进行斗争。(1 分) (4)做法:①要根据本国的国庆作出抉择;②要考虑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③要发挥政府的主 导作用;④要坚定信心,团结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点 1 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给 3 分)
分享到:
收藏